庐江县沼气事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阐述了庐江县沼气事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沼气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沼气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农村沼气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沼气;现状;问题;对策;安徽庐江
中图分类号 S21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13-0158-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 of Biogas in Lujiang County
ZHU Zhong-bin
(Lujiang County Eco-Energy Bureau in Anhui Province,Lujiang Anhui 231500)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biogas industry in Lujiang County was elaborated in this paper.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biogas at present were analyzed,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biogas were put forwar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rural biogas development.
Key words biogas;status;problem;countermeasure;Lujiang Anhui
当前,我国农村沼气事业发展迅速,在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入“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农村沼气事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居住方式、农民用能方式的新转变,对农村沼气事业发展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在这种背景下,笔者以庐江县沼气事业发展调查研究为基础,阐述了庐江县沼气事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沼气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农村沼气事业发展的对策。
1 庐江县沼气事业发展现状
1.1 起步早,发展快,沼气建设已初具规模
庐江县农村沼气建设起步早,发展较快,20世纪90年代户用沼气就超过1万户以上,是安徽省第一个“万池县”。目前,庐江县沼气建设已初具规模。截至2018年底,全县共建设农村户用沼气2.45万户;建设大中小型沼气工程45处,总池容逾7 100 m3,年处理畜禽粪便约6.1万t,沼气年产量902万m3,相当于替代1.27万t标准煤,可减排二氧化碳3.05万t、减排二氧化硫203 t,农村沼气年均生产有机沼肥近22万t。
1.2 开展“三沼”综合利用,引导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
庐江县从发展循环经济、生态农业、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高度,開展“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先后在白湖、盛桥、乐桥、柯坦等镇建立了20多个各具特色的“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粮”“猪—沼—鱼”等不同综合利用模式的生态家园示范村(点),充分发挥“三沼”的作用,用沼液、沼渣替代化肥、农药,带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形成了独特的种植、养殖模式,以“三沼”为纽带推进了农村能源绿色技术、绿色生产、绿色环境的循环发展。发展典型案例有庐江县恒福禽业专业合作社,沼气工程规模600 m3,利用养殖场产生的鸡粪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用沼气进行炒茶、做饭、取暖,多余的沼气经过脱硫输送到沼气发电机组进行发电;产生的沼液用于种植有机茶叶和无公害蔬菜;沼渣用来养殖蚯蚓,再用蚯蚓作为养鸡的饲料。通过对“三沼”的综合利用建立起了“鸡粪利用—清洁能源—有机肥料—绿色种茶—农业增效”的生态农业和循环产业链。
1.3 建设模式转型升级,沼气工程发展迅速
庐江县立足沼气发展面临的新形式,积极探索农村沼气建设模式转型升级。沼气建设模式由原来的主要发展户用沼气向发展规模化沼气转变,目前已建大型沼气工程4处、中型沼气工程4处、小型沼气工程37处、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 12处,沼气工程总池容7 100 m3,配套建设沼气发电装机容量200 kW,年沼气发电量12万kW·h,沼气工程发展迅速。 1.4 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初步建立农村沼气服务体系
庐江县在安徽省率先出台了《沼气服务网点管理办法》和《沼气生产工管理办法》,率先实行户用沼气合同管理办法,将农村沼气建设和管理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在中央投资的沼气服务网点项目资金支持下,庐江县目前已建立乡村沼气服务网点26个,沼气服务从业人员42人,为沼气建设后续服务发挥了一定作用。自2015年起,为巩固农村沼气民生工程建设成果、保障农村户用沼气持续发挥效益,庐江县按照“农户自主、网点管护、政府扶持、有偿服务”的原则,将农村沼气民生工程建后管护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探索构建农村沼气建后管护长效机制,在沼气建后管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2 沼气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已建成户用沼气使用率偏低
以2018年庐江县户用沼气使用情况为例,2018年庐江县户用沼气池为2.450 4万户,实际正常利用的户用沼气池为1.224 5万户,户用沼气使用率仅为49.97%。经调查,户用沼气使用率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农村大量人员外出打工,常住人口减少,导致建成的沼气池因家中无人使用而闲置;二是随着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畜牧养殖业朝着规模化发展,养殖场逐渐增多,个体养殖散户减少,导致原料获取困难,沼气池产气不足,不能正常使用;三是随着清洁能源的推广,农村能源已不再紧缺,用能呈现多样化,再加上沼气宣传不力,农户对使用沼气的综合效益认识不足,更倾向于使用电能、液化气、太阳能,从而弃用沼气。
2.2 户用沼气发酵原料单一
户用沼气发酵原料主要为人和畜禽的粪便,畜禽养殖减少造成沼气原料短缺,而单靠单一的人粪尿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气量稀少,不足以满足日常生活使用,导致沼气池停用、弃用。
2.3 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过于依赖国家和政府,投资来源少,沼气建设压力较大
庐江县沼气建设主要采取国家补助和农户自筹资金的建设模式,社会资本投入不足。2014年之后,安徽省取消了省、县两级的建池配套补助,农户建池负担较重,再加上当前人工、物价普遍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建池积极性。
2.4 沼气管护服务体系薄弱
沼气使用三分在建、七分在管。沼气池建设是发展使用沼气的基础,但农村沼气池要发挥最大的效益,关键还在于建设完成后的管护。目前,庐江县已经通过建设的26个乡村沼气服务网点,初步建立了农村沼气管护服务体系。总体来看,庐江县沼气管护服务体系还较薄弱,在沼气管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乡村沼气服务网点数量偏少,未建设镇级的沼气服务站,县级沼气技术服务机构就庐江县生态能源局1家,沼气用户点多、面广,从沼气配件供应到服务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来看,庐江县现有服务体系还较薄弱。二是沼气用户缺乏相关沼气使用知识,不足以满足日常沼气运行管理工作需要,具体表现在日常出现的小问题不能自己独立解决,日常操作由于常识不足对沼气设备造成人为损坏。三是沼气服务网点赢利能力差,市场化水平不高,沼气服务人员待遇低,队伍不稳定,管护服务积极性较差。四是沼气用户均为农民,大部分农民花钱购买服务的意识较低。
2.5 群众对沼气建设的认识较浅,宣传引导工作仍需加强
部分群众对沼气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地认为,建设沼气单纯是为了解决燃料问题,对农村沼气建设能够优化农村能源消费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粪便资源化利用、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建设美丽乡村等综合效益认识不足。
3 农村沼气发展对策
3.1 户用沼气向村镇集中生产和供气发展转变
由于规模化养殖、沼气原料减少、农村常住人口减少等原因,当前户用沼气使用率普遍偏低,发展遇到了瓶颈[1]。在解决户用沼气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上,村镇集中生产和供气优势明显。采用村镇集中供气,利于沼气产业化发展,集中供气实现了沼气生产者与使用者的分离,实现了沼气商品化;沼气集中供应也利于后期的管护,保障沼气科学管理,实现全年稳定供气[2]。
3.2 沼气建设向规模化发展转变
沼气建设规模化综合效益明显,可以降低单位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利于采用当前沼气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利于更好地对“三沼”进行综合利用,同时沼气规模化发展也是沼气产业化的必要条件。我国农村沼气事业发展长期以来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建设压力较大,从长远来看,沼气发展通过规模化运作,采用先进技术、科学管理逐步降低建设运行成本,提高沼气生产企业经济效益,實现盈利,才能更好地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村沼气建设运营领域,实现农村沼气产业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3]。
3.3 加强“三沼”综合利用,带动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发展
“三沼”综合利用技术是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技术,是农业生产中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的桥梁纽带[1]。通过发展“三沼”综合利用,能够有效带动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发展。沼渣、沼液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同时还具有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功效。增加沼肥使用量,可以有效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作物的农药残留,改善土壤性状,从而大幅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在农村沼气发展过程中要重视“三沼”综合利用,积极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猪—沼—菜”“猪—沼—粮”“猪—沼—鱼”等多样化的生态农业模式[4]。
3.4 发展秸秆沼气,向沼气原料多样化转变
庐江沼气原料较为单一,主要是人和畜禽的粪便。沼气原料的单一限制了沼气建设地点和规模,并且对沼气使用率影响较大,制约沼气事业的发展。沼气事业要更好地发展,发酵原料的多样化转变是必须的。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在发酵原料方面重点推荐秸秆或秸秆与粪便混合。农村发展秸秆沼气优势明显,并且具有可行性,首先是农村秸秆资源量巨大,价格便宜,便于运输,发展秸秆沼气,不仅可以解决秸秆综合利用问题,而且可以永久解决沼气发酵原料问题,一举两得;其次是秸秆沼气技术已经基本成熟,推广应用规模日益增大,发展秸秆沼气是切实可行的[5]。发展秸秆沼气、推动沼气原料多样化转变,对沼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3.5 完善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建后管护
发展农村沼气,重点在于技术、关键在于服务,服务体系建设至关重要。在现有沼气服务网点的基础上,建立镇级和县级服务网点,健全县、镇、村三级沼气服务体系,实现沼气服务全覆盖[6]。以政府引导、农户自愿为原则,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沼气专业合作社,以沼气专业合作社为主体,推动农村沼气管护机制创新,提升沼气服务质量和效益。加强对沼气服务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政府部门应加强政策扶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强化沼气管护力度,让农户切实在沼气建设使用中得到实惠和便利。
3.6 加强沼气宣传力度,引导农户对沼气建设的正确认知
通过网络、报纸等不同途径进行宣传,加强农户对沼气的认知,扭转农户为了解决燃料问题才会发展沼气的偏见,宣传发展沼气在提升农户收入、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农村环境等方面的重要性[7]。同时,通过宣传将国家在沼气建设、管护方面的政策及时向农户传达,提升农户建设使用沼气的积极性。
4 结语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沼气发展的外部环境已经改变,如再延续之前发展沼气事业的旧思路、旧方法已经行不通。为推动农村沼气转型升级,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部联合印发了《2015年农村沼气工程转型升级工作方案》,为农村沼气发展转型升级提出了方向。方案提出,推动农村沼气工程向规模发展、综合利用、科学管理、效益拉动的方向转型升级。总之,农村沼气发展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各地区要响应国家号召,立足于当地沼气发展现状,积极探索沼气发展转型升级对策。
5 参考文献
[1] 王全.以“三沼”综合利用技术为核心构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J].安徽农业工程技术,2016(31):71-73.
[2] 胡明阁,张艳,杨娟,等.信阳市农村沼气发展现状与转型升级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0):213-214.
[3] 季立仁.农村沼气发展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安徽農业科学,2015,43(14):289-291.
[4] 刘德江,绕晓娟,刘永刚,等.浅析我国发展秸秆沼气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31(增刊1):29-31.
[5] 罗永成.发展沼气集中供气是推进农村清洁能源的重要途径[J].可再生能源,2015(1):95-96.
[6] 吴进,程静思,雷云辉,等.专业合作社在农村沼气转型升级中的作用[J].农业经济展望,2016(4):20-23.
[7] 李秀全,周斌,袁海荣,等.中国沼气产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增刊2):352-3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49767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