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跑步APP使用情况的研究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为了提升学生体质,要求大学生使用跑步APP软件(简称跑步APP),并将学生的跑步里程与体育成绩挂钩。很多学者也由此对高校跑步APP使用情况展开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关于跑步APP的内涵认识研究;二是研究跑步APP在高校使用的情况;三是针对跑步APP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四是有关跑步APP发展的对策研究。该文对这些文献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关键词:高校 跑步APP 使用情况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6(c)-0197-02
自2012年国内首款跑步APP咕咚上线以后,各大跑步APP开始踊跃上市,获得快速发展。由于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一些高校纷纷采用跑步APP的方式督促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国内许多学者对高校跑步APP使用情况进行了研究。该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同时也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1 关于跑步APP的内涵认识研究
学者们对跑步APP的内涵认识大致相同,都认为跑步类APP是指拥有可以帮助用户记录跑步运动数据,指导正确的跑步锻炼方法,引领健康时尚生活方式等功能的智能手机或可穿戴设备第三方应用程序[1]。如刘佳依、李雪等分别在《跑步类APP传播效果研究——以贵阳市五大高校为例》《路跑热潮下跑步类APP应用现状与发展困境研究》中将健身运动类APP概括为:(1)手机软件或可穿戴设备第三方应用程序;(2)可以记录使用者的运动数据;(3)引领使用者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是李雪等指出跑步APP还具有指导作用,教人们如何合理地进行跑步锻炼。
笔者认为,学者们对跑步APP的內涵认识还有所欠缺,忽视了跑步APP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社交功能,即用户互动和交流的功能。毕竟跑步是件枯燥的事,而互动和交流给了用户坚持下去的兴趣和决心。
2 关于跑步APP在高校使用情况的研究
跑步APP在高校的使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二是在课余时的使用。
2.1 跑步APP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有不少学者认为,由于“当前高校田径课缺乏创新,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导致“部分高校已经没有开设田径课这门体育选项课程。即便有开设田径课,其在体育课程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少[3]”。而跑步APP既时尚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将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引入田径课堂,将会吸引学生喜欢上田径课,从而享受运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更有作者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如欧凡在《试析高校体育教学中跑步类APP应用策略》中提到,高校体育课的准备阶段,一般以慢跑作为热身活动。由于这个过程比较枯燥,不大受学生欢迎。如果利用跑步类APP的音乐伴奏及真人语音教练指导来开展慢跑活动,慢跑就会变得较有趣味性,学生更容易接纳;马文彪等(2018)更进一步指出,跑步类APP可以参与到田径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活动阶段、体能训练和评价环节。由于体能训练具有单调乏味性和反复性的特点,而且还要求受训者具有一定的韧性,一般学生比较排斥。如果将跑步APP的记录运动数据的功能引入到体能训练环节,事先规定学生的训练任务及完成时间,到时逐个检查学生跑步APP上的数据显示,这样既可避免学生偷懒,又可以客观评价学生的努力成果。
2.2 跑步APP在高校课余锻炼中的使用情况
大学生一周只有两节体育课,仅靠这每周仅有的两节体育课来提升大学生的体质,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课余体育锻炼是体育课的延伸,它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2017年向在校学生推出“运动校园 APP”跑步系统,随后黄燕飞(2018)对该校学生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自从推出跑步APP后,参与2次以内跑步的学生平均每周达到4400人次,参与2~4次跑步锻炼的学生达到1600人次,相比往年强制执行的跑步锻炼而言,学生自发形成的锻炼习惯更值得学校重视和推广。黎志芳等(2018)对云南大学大一、大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有68.91%的学生认为跑步APP对体质健康具有积极影响作用,但只有34.7%的学生认为跑步APP能满足健身需求;尹先平(2018)经过调查后得出结论:由于学生课余跑步里程与其体育成绩挂钩(一般要求一学期跑36次),学生为了成绩不得不跑起来,导致体质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身体形态(BMI)指数均值有明显的下降。
笔者认为,跑步APP将会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引进使用,它会让更多的学生由最初的被动锻炼慢慢过渡到自发自愿的主动锻炼。但跑步APP还有待提升功能和拓宽服务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健身需求。
3 关于跑步APP存在问题的研究
围绕跑步APP存在的问题,学术界反映较多,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3.1 跑步APP的数据精确度有待提高
跑步APP的数据准确度欠佳是目前大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这也是其数据专业性欠缺的问题。跑步中计算距离的方式可分为GPS和计步两种:GPS通过手机内置的芯片与卫星交换数据来获得使用者的具体位置,然后通过计算起点和终点的距离来得出跑步的公里数;后者是通过重力加速计来感应重力变化的大小、方向来计步,从而辨别使用者是跑步还是走路。相比较而言,后者因手机的震动和位移会影响计算的准确率,而GPS受信号的影响极易出现偏差。魏惠琳等(2017)、王相飞等(2016)、欧凡(2016)等在调查研究中都发现了类似问题。 3.2 跑步APP同质化严重
由于竞争激烈,为了投机取巧,减少研发投资,跑步APP市场出现了抄袭、模仿等现象,导致很多功能特别是界面设计、产品功能、赛事组织等方面同质化严重。要想突出自身优势,各公司仍需注重进行品牌建设与产品升级,否则会失去用户粘性。魏惠琳等(2017)认为,跑步APP无特色、无差异,不利于用户识别。
3.3 信息繁杂但传播价值不高
很多跑步APP都会推介一些相应的健身知识,但这些健身知识是否科学还有待考证;有些跑步APP植入一些招聘、交友信息,這些信息可信度低,并无多大价值可言;甚至有些跑步APP还播放较多的软广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的体验及心情,让用户非常反感。有些用户喜欢在跑步APP的社交界面发布自拍照、心情感想等,将运动社交区等同于微信朋友圈,没有充分突出运动社交的特点。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跑步APP不仅存在以上问题,而且还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随身携带下载了跑步APP的手机,使用交通工具(如骑自行车等)代跑的问题。
4 跑步APP发展的对策
4.1 技术创新跑步APP,既提高数据精准度又可甄别作弊现象
为了提高跑步APP的数据准确度问题,可以在定位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导航功能,对高校内的教学楼、行政楼、宿舍、操场等进行精确定位和导航,提升跑步APP与手机系统和相关外接设备的兼容性以及GPS精准度,同时根据学生移动的影像和动作甄别其在跑步还是在骑(滑)行。
4.2 优化跑步APP服务与功能,凸显自身特色
要想将自身产品从其他产品中脱颖而出,跑步APP就应精确细分市场,找出自己的用户群,根据自己用户群的特点及诉求来设计自己的功能和服务,这样就可以突出自身的特色,吸引更多同质用户,从而增加凝聚力和归属感,培养用户的忠诚度。比如,针对高校学生用户群,首先利用大学校园稳固的社会地域性特点,可以考虑建立一个校园运动交流平台,这样既方便学生约跑,又有利于学生进行运动方式方法的交流,逐步培养学生养成稳定的跑步习惯。其次,根据年轻人喜欢刺激挑战的特性,可以在跑步APP中设计游戏模式吸引其兴趣。如闫北歌等在《面向大学生的校园趣味社交跑步APP的功能设计》中提到宠物互动养成系统,就是将用户的运动数据、签到互动和目标完成等行为转化为一定的奖励[4]。学生每天完成任务后即可获得一定的奖励币,这些奖励币可以在宠物商城换取宠物的粮食及服饰。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刺激学生坚持跑步。
4.3 提高运动设计的科学水平,满足个性化需求
学者们通过调查发现,跑步APP在科学、专业的指导方面比较欠缺。团队的设计人员应积极向从事体育训练的专业人士请教,提高运动设计的专业水平,然后针对不同的大学生群体,了解其需求、喜好、体质后,经过反复实践提炼出科学、具体、可操作的跑步训练计划、训练目标、饮食营养安排等,进行有的放矢的推广,为大学生们提供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王相飞等(2016)进一步提出,跑步APP可以成为线上、线下活动的纽带,具体做法是,通过跑步APP将线下健身房的私教视频转移到线上直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网络直播训练课程,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雪,冯晓丽,王琰.路跑热潮下跑步类APP应用现状与发展困境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6,38(3):125-128.
[2] 王英凯.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研究[J].求知导刊,2016(6):141.
[3] 马文彪,李然.跑步类APP引入普通高校田径课的可行性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3):158-159.
[4] 闫北歌,李彦霖,石钊衡,等.面向大学生的校园趣味社交跑步APP的功能设计[J].技术交流,2018(11):181-182.
[5] 魏惠琳,宋玉梅,陈杰.跑步APP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7):190-195.
[6] 王相飞,王真真,王婷.我国跑步APP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6,32(5):14-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028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