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思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也应着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然而,当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师生依旧一味地追求考试分数,都没有认识到思辨能力的重要性,都不重视对思辨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严重存在着“思辨缺席”的现象。本文针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师作为课堂第一责任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策略:第一,提高教师进行思辨能力培养的意识。第二,提高教师自身的思辨能力。第三,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心。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教师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2-015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2.073
On the Strategies of Cultivat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ZHOU Song-qiong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Yichang Hubei 443002, China)
【Abstract】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have already become one of the key aims of higher education. Therefore, during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also cultivat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However, in the presen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ffected by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still focus on registering high marks in the exams. They neither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Nor do the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it. Hence, the phenomenon of critical-thinking absence exists severely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his paper has pointed out several strategi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achers who are as the first responsible person. First, try to enhance teachers’ consciousnes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Second, try to improve teacher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hird, reinforce the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responsibility.
【Key words】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Teachers
任耶鲁大学校长20年之久的理查德·莱文曾说过大学教育在于培养批判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批判性思考能力也就是思辨能力,亦即批判性思维能力。近几年来,国内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2010年7月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要注重“学思结合”,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目前虽然国内许多大学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目标都提到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但在我国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的课堂却不多,尤其是外语课堂,往往只是将重点放在了语言本身,重在对语言的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语言学习者思辨能力的培养,出现了“思辨缺席症”[1](黄源深,1998)。
1 思辨能力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思辨能力,又叫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 skills),是指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的能力[2](Paul R.& Elder L.,2006)。换句话说,思辨能力也就是思考、分析、辨别以及说服解释的能力,既包括思维能力也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和思维有着紧密的关系。思维的过程需要语言的参与,而思维的结果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英语学习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而语言的表达能力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帖,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要做到这些,少不了思维能力的参与。能够对问题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并且准确地表达出个人的观点,是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所以在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英语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笔者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基本是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英语了,到了大学阶段,平均每个学生已经学习英语九年左右,然而学生的英語语言表达能力依旧不理想。就大学生而言,制约其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往往不是大家通常认为的词汇量、句法等,而是学生不知道说些什么,往往出现所表达的内容空洞,甚至不合逻辑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在之前的英语课堂上,老师往往只注重了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思辨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可能出现以下现象:一篇学生的英语作文里可能没有任何语法错误,但看完后要么不知其所云,要么没有新颖的观点,只是人云亦云,要么仅仅是机械的套用范文模板。由此可见,“思辨缺席”将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因而,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老师除了强化语言技能的培养以外,还要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进行思辨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对其未来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影响。 2 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推行素质教育已有一些年了,但受多年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不仅小学、初中和高中无法摆脱“追求高分”的传统思想,就连大学依旧是追求分数、追求好成绩,导致学生将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备考上,课下依旧是机械地大量刷题,致使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
再者,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受考试要求的制约,老师课堂讲解的重点依旧放在了对单个词意思和用法的讲解以及对句子的句法分析上,相当于扮演了有声词典和语法书的角色,而忽略了对篇章的整体理解以及对作者思想的把握、理解和分析。这种课堂机械、单调,但迎合了学生追求高分的需求,长期受这种课堂的影响,导致学生惰于思考,没有了自己的思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到在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听讲最认真的部分是词语讲解和句法分析,笔记记得最多的也是这个部分。一旦讲到篇章结构、作者的思想以及文章对读者的启示等锻炼学生思辨能力的内容时,往往就没多少学生参与课堂了,留到课后的相关思考延伸题就更没学生认真完成了。因此,教师也就不“思变”了,放弃了创新教學方法,继续按照传统的应试教育的那一套来开展课堂教学。久而久之,少数思想活跃的学生也开始变得沉默,“思辨”也就随之淡出了课堂。
此外,部分老师尤其是从教已有一些年的老师,由于出现了职业倦怠,缺乏初上讲台时的热情和激情,对教学内容和方法也懒于思考创新,教师自身都没能认识到思辨能力的重要性,更何谈在其课堂上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大学英语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策略
3.1 提高教师进行思辨能力培养的意识
教师是课堂的第一责任人。在课堂上,教师起了主导作用,教师决定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首先要从教师身上下功夫。要提高教师对思辨能力的重视。只有教师自己重视了思辨能力,才能有意识地在其课堂教学中增加对学生思辨能力进行培养的内容。
3.2 提高教师自身的思辨能力
教师教学的内容受其自身知识框架结构的局限。“所谓的知识,在外语教学中大多指的是具体信息,而不是思辨所依赖的认知框架。”[3](曲卫国,陈流芳, 2017)如果教师本身缺乏对知识体系的认识和重视,那么其在课堂上只会是也只能是注重碎片化知识点的讲授,即教授学生什么是什么(what),而不是对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how和why)进行讲授。这样的课堂教学只会给学生带来零星的知识点的增加,提高的只有某些语言技能罢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但却不能提高更高层次的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其中就包括思辨能力。
3.3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心
信息时代,较之过去获取资源变得十分容易,大大方便了教师备课搜集相关资料。但与此同时,也出现“拿来主义”的现象。部分老师由于缺乏责任心,不精心备课,不认真制作教学课件,更有甚者自己不制作课件,直接“拿”网络找到的课件来进行教学,压根不考虑教学对象和教材体系等。如此一来,教师连授课对象、授课内容、教材体系都不能做到认真思考,更别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了。能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课堂绝对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必然要求教师具备更高层次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追求,不停留在只做一个“教书匠”的层面。
新时代,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对新时代的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具有思辨能力的新时代人才。教师作为课堂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要勇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思变”到“思辨”。大学英语教学由于受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限制,较之用母语进行教学的课程,给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加了难度。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课上课下做更多的工作,积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思辨”,使学生逐步养成“思辨”的习惯,并最终提升其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源深.思辨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19.
[2]Paul R. & Elder L. Critical Thinking: Learn the Tools the Best Thinker Use[M].New Jersey: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6.
[3]曲卫国,陈流芳.后现代知识批判地悖论:谈谈系统知识与思辨之关系[J].当代外语研究,2017(3):19-23+11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539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