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础。创新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能力。当前教育系统中,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级人才与发展科技的高层次教育。本文分析了当前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现状,阐述地方高校研究生需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进而阐述了培养与提高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1-0023-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1.010
  我国地方高校占高校总数的95%以上,承担着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以及提高全民科技和人文素质的重要任务。由于地方高校在国内、国际上影响力有限,学科发展不均衡等因素,致使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受到较大限制[1-2]。重视对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问题的研究,并着力提高其创新能力,对推动地方高校研究生质量和提高地方高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能够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能力[3]。创新是第一原动力,能够引领国家发展与社会现代化的建设。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等对培养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把它作为考察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标和核心内容,抓住了研究生创新能力这个着眼点,就抓住了高校培养人才的“牛鼻子”[4]。
  然而,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与重点大学以及发达国家大学普遍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差,研究生普遍缺乏创新思维,缺乏学术想法和看法,研究内容以模仿和验证其他人已发表的论文、论著居多,缺乏原创性的研究发现[5]。目前绝大多数地方高校研究生表现出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生源质量:由于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师资水平、学术影响、学科平台、培养质量等方面与重点大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生源一部分是本校中等水平的学生或比本校更低水平本科院校的毕业生[6],另一部分为未能录取报考志愿的调剂生,其中甚至有部分是跨专业读研,学生专业知识基础积累参差不齐,这部分学生毕业后大多选择找工作就业,不再进一步深造读博,学生自身缺乏创新原动力。
  知识体系设置:地方高校课程体系重理论轻实践,为研究生设置的课程偏重基础知识,实践类课程开设偏少。所学到的理论没有与实践充分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学术创新思维没有得到锻炼,导致研究生重死记书本,缺少质询能力[7]。
  学术交流平台和导师:由于地方高校受到经费投入不足的制约,研究生缺少展现科研创新能力、学术观点和创新成果的舞台[8]。研究生培养遵循的导师负责制,出现研究生扎堆现象,高水平的研究生导师招生数超出导师指导能力。同时一部分三无导师(无科研项目、无文章发表、无科研经费)也可以招收学生,导致研究生并没有真正有机会接触和参与到课题中,也就不可能真正提升他们的项目经验和创新能力,更不可能撰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9]。
  发表论文和申請专利: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科研水平。尽管学校要求研究生毕业需要发表一篇核心期刊以上的论文,但大部分地方高校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刊物层次不高,论文质量差。与学术论文相比,发明高质量的专利甚至比SCI论文更重要,专利可以直接被利用从而产生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更符合地方企业真实需要。但高质量的专利一般要求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地方高校研究生申请的专利一般质量不高从而导致最终授权率也不高,因此都不符合社会对研究生的实际要求[5]。
  所有以上这些自身与外部多重因素都表明地方高校研究生缺乏创新驱动力,创新能力徘徊不前。
  2 提高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提出新的人才战略,即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地方高校面临的最大关卡就是如何培育出大批创新型复合人才来适应国家的需要是当前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重点[10]。地方高校必须充分重视创新能力培育,努力构建更科学的培养体系用于应对国家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要[6]。
  目前,社会、国家均不断需要创新人才,所以培养创新能力也就成了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地方高校应意识到这一趋势。
  3 提高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法
  地方高校研究生的培养应兼顾基础理论、创新实践以及科学研究。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明显能提升地方高校研究生的综合水平和整体素质,也有利于提升地方高校研究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10-11]。
  设置科学的教学体系:科学的课程体系设置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设置的课应尽量避免重复;同时根据多学科交叉和融合,应添加交叉及边缘性学科课程的设置,让课程更前沿;另根据专业发展趋势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更多学生可选择的选修课[12]。
  课程体系对于综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很关键。在教学环节中,应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能分析问题、会解决问题,鼓励授课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情境化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另外,教学内容要及时更新,教师应将最新的科学前沿知识带到课堂中,使教学内容更具前瞻和专业性。
  导师队伍建设:导师是研究生的引领者,对于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引和启示作用。要对导师队伍进行培育,通过让导师参加国内外名校访学、进修、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导师科研水平和影响力。同时应尽量使学科交叉和专业界限模糊,让导师们相互切磋交流,打造更高水平的新型创新型导师团队[5]。同时,在研究生阶段,让学生拥有主动权,勇于表达,敢于提出新观点、新看法、新问题,进而挖掘出学生的潜能,驱动创造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从多维度培育研究生的创新能力[12]。   其次,对于导师考核体系应更健全。要求导师发表一定质量和数量的高学术论文才能指导研究生,要有科研项目和经费供学生研究使用,还要让研究生对自己的导师进行评价,让学生有机会对导师进行公平、公正评价。
  学校统筹兼顾,创造便利条件:为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可采用一些激励方法。设立创新基金或者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培育基金等,通过这些方法调动研究生的兴趣。学校也应加强与外校的交流合作,促进国内、外各高校研究生互换机制,让地方高校研究生感受更多学术体验,开阔思路,必要时引进国内、外成功的教育理念,创造文化氛围培育创新人才。
  区别对待不同志向的研究生: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对于选择继续升学或直接就业要区别对待。决定继续深造读博的学生,应更多培养他们科研能力,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有更多参加大型学术交流;而对于准备直接就业的学生,应给予尽可能多机会参与工程实践,强化他们的岗位技能,提升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为后续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12]。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各级应着力营造出培养创新能力的外部环境。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各管理职能部门应力所能及增加对地方高校科研经费分配,不能仅关注985、211名校,也要让地方高校也能分到“一杯羹”,以激起地方高校师生们的科研热情。
  4 结语
  总之,本文從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提高创新能力必要性以及提高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展开了叙述,通过对提高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以期对地方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李立国,黄海军.政府主导下的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特征[J].复旦教育论坛,2014,(01):67-73.
  [2]曹阳.多要素协同的地方高校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05):124-125.
  [3]高岩.关于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5):107-109.
  [4]曹艳晓,宋永伟,陈曦垚.创新能力内涵及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表现形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8):31-33,76.
  [5]刘海涛,王贵,刘焕牢.SCI论文和发明专利驱动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06):16-19,23.
  [6]张宇.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管理纵横,2019,(02):146-148.
  [7]范文静.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J].山西青年,2016,18:171.
  [8]张蕾.地方高校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9,(01):49-53.
  [9]张斌.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5,(12):35-37.
  [10]刘伟,江婷,陈燕,李可,王永祥.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J].专家论坛,2019,(02):6-8.
  [11]潘成胜.地方大学科学发展目标定位与学科特色创新发展的思考[J].文化学刊,2010,(01):32-34.
  [12]蒋开东,冯志敏,周伊萍.地方高校学科特色培育的若干思考[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05):39-4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540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