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生活化的实践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冯光丽
摘 要: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是幼儿数学学习的必然要求。该文从生活化的数学目标制定、内容选择、经验预备、情景利用、经验迁移5个维度结合实例分析幼儿园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生活化的实践策略,以期把抽象的数学变得具体,把繁难枯燥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活泼。
关键词:数学 幼儿园数学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a)-0072-02
数学是一门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是对现实世界中物体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抽象表达和动态研究,因此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同时,“抽象的数学根植于现实的土壤,反映现实世界的规律,并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服务[1]”。“幼儿园数学教育是指根据幼儿园教学计划,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幼儿自身的活动,对客观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形状、体积及时间空间等形式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并主动探究的过程[2]”。数学知识的抽象性、逻辑性及幼儿思维发展的直观形象性决定了幼儿的数学学习必须以具体的感知经验为基础,在生活中、在操作中积累丰富多样的感知经验。
因此,幼儿园数学教育必须走生活化的路线,尤其是幼儿集体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拟定生活化的数学目标、选择生活化的数学内容、预备数学生活经验、创设生活化的数学情景和在生活中迁移、运用、巩固获得的数学经验。从而真正实现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内涵:“一是数学教育来源于生活,即教学目标的设计、教育内容选择与组织、操作材料选取、教学情景设置等来自生活,与幼儿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二是数学教育服务于生活,即幼儿到生活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并运用数学”。
1 生活化数学目标制定
1.1 目标难度符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制定数学教学目标时应思考幼儿已有的数学生活经验及应获得的数学经验。目标的难易程度应处于已有经验和应获得经验之间才能有效地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帮助幼儿梳理、修正、提升已获得的零散的甚至错误的经验并学习新的经验。
1.2 促进幼儿数学情感、数学认知、数学能力全面发展
在制定数学教学目标时,需要从数学情感、数学认知、数学能力3个维度进行设计,实现三维目标的融合、促进幼儿情感、认知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数学情感目标是基于幼儿对生活中数学有用和有趣的发现;数学认知目标是对幼儿生活中数学感知经验的梳理与提升,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科学的、系统的数学认知;数学能力目标是指幼儿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掌握新的数学经验并通过操作巩固以及能在日常生活中迁移、运用所学经验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如大班数学活动《我身边的单双数》,情感目标可拟定为:对生活中的单双数感兴趣;认知目标可拟定为:认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能力目标可拟定为:能区分1O以内的单双数并在生活中寻找数量为单数和双数的物体。
2 生活化数学内容选择
2.1 挖掘有价值的数学生活经验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数学既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积累着数学经验,这样的经验是零散的、无序的,甚至是错误的、无价值的,教师应结合《纲要》《指南》中的目标内容、结合教学计划生成数学活动。如幼儿常到水果店购买水果,对分类摆放的水果很好奇,因此,教师可结合《指南》中分类教学的要求设计分类活动,如《分水果》《分点心》《送玩具宝宝回家》《我是整理小能手》等系列活动。如在超市购物中,幼儿对商品价格及商品结算非常感兴趣,可设计《超市购物》《两元店》等系列活动,帮助幼儿在活动体验中感知数学的有用和有趣,也可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10以内的单双数等。又如幼儿喜欢为大家分发餐具、点心、学具等可设计《小小值日生》《能干小帮手》等系列活动帮助幼儿学习一一对应和计数的相关经验。
2.2 分析数学内容中隐含的生活元素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系统的,幼儿数学学习需要借助现实生活经验来同化、顺应、理解和掌握数学内容、构建数学意义、发展数学思维。因此设计抽象性、逻辑性强的数学内容时要分析内容中隐含的生活元素,融入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体现内容对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适宜性。如学习《AB模式排序》时可融入幼儿在生活中感知到的路面砖块的排列规律、房屋墙砖的排列规律、演出时队形的排列规律、冰糖葫蘆的排列规律等经验。又如学习《认识长方体》时可融入幼儿在生活中运用积木进行拼搭造型的经验。
3 生活化数学经验预备
3.1 生活化数学经验预备的意义
有效的数学学习离不开生活化的经验预备,通常幼儿园教师们在撰写教案时都会写到物质的准备,包括教具和学具,但往往忽视幼儿相关生活经验的预备。
因此,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教学设计必须分析幼儿是否具有相关生活经验,能不能有效地将生活经验运用到新内容的学习中。
3.2 生活化数学经验预备的方法
支架式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为学习者提供或建构一种对知识理解有意义的框架,用于促进学习者对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在幼儿的数学学习中教师需要在幼儿已有数学经验和新的数学经验间搭建一座桥梁或一架梯子,为幼儿新经验的获得提供支撑点、做好经验的预备,帮助幼儿跳一跳能摘到“桃子”。教师可通过事先参观、事先体验、事先学习、提供范例、提供材料等多种方式帮助幼儿预备相关数学生活经验。如大班数学活动《生活中的数字》,教师可事先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字、数字的用途等,帮助幼儿做好经验预备。如《田鼠太太的项链》中,教师可提供制作好的项链供幼儿参考学习。又如《几何形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事先在建构区提供相应形状的积木供幼儿探索。 4 生活化数学情景利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作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3]。
4.1 创设生活化的仿真数学情景
集体数学教学活动的价值在于帮助幼儿梳理、修正、提升在生活中初步感知到的数学经验,可节约教学成本、提高效率,也能保证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但同时也易与幼儿的实际生活脱节,容易忽视幼儿的学习水平和需求,容易造成教师讲解为主,忽视幼儿操作与游戏。因此创设生活化的仿真数学情景,可以帮助幼儿唤醒相关知识经验,在情景中体验数学、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如《水果排排队》活动中,教师可创设一个仿真的水果店情景。又如《我身边的单双数》活动中,可创设一个仿真的两元超市情景。
4.2 充分利用生活中真实的数学情景
数学学习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情景,引导幼儿在真实生活中感知数学、体验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如学习计数时,可充分利用活动室内的环境,数桌子、椅子、来园幼儿数、画笔、绘本、玩具、每个区域的进区人数等。如学习分类时可引导幼儿将玩具、餐具等分类,也可请一定数量的幼儿作为分类的对象进行多角度分类游戏。学习几何形体时可引导幼儿到大型建构区感知几何形体的特征并自由拼搭。
5 生活化数学经验迁移
5.1 数学经验迁移的意义
集体教学活动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活动中获得的核心数学经验需要幼儿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巩固与运用,能将所学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进行数学思考、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在撰写数学活动设计和开展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延伸活动的效用。“延伸活动是对如何进一步通过其他教育活动来丰富、巩固、应用在此次活动中所获经验的说明。延伸活动不仅有助于丰富、巩固幼儿所获经验,促进幼儿在其他情景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而且有助于幼儿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感受數学的有用和有趣”[1]。
5.2 数学经验迁移的路径
数学经验通常可延伸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包括区域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及家庭活动等。如开展大班数学活动《认识整点和半点》后,幼儿可将学习经验迁移到家庭生活中,自己设定闹钟并按时起床。如开展中班数学活动《送玩具宝宝回家》后幼儿可将分类的经验迁移到整理活动区的材料、整理自己的玩具等活动中。学习了排序后能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领餐、上下楼梯排队不拥挤。学习按数取物后能在进餐时帮忙拿取和分发餐具、食物等。
6 结语
幼儿园数学教育根植于幼儿的现实生活,从幼儿生活中来,回归生活中去。只有基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制定数学目标、选择数学内容、做好经验预备、利用生活情景、有效迁移数学经验才能实现数学集体教学活动的最大价值,才能把抽象的数学变得具体,把繁难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帮助幼儿发现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实现想学、会学、乐学、善用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潘月娟.幼儿数学教育与活动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2] 徐青,刘昕.学前儿童数学教育[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0654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