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实效性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陈汉明

  摘 要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发展迅速,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给教育模式提供了改革的技术支持,也改变了学生的知识接受方式。这对传统教育方式来说,是颠覆性的改变。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的思政课的教学形式进行分析,探究信息化教学在促进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思政课 信息化教学 实效性 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20.01.049
  Abstract From the current point of view,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s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to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 model, but also change the way students accept knowledge. This is a subversive change to the traditional way of education.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teaching 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xplores the role of 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in promot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n a real sense.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alysis
  1 信息化教學模式
  信息化教学的具体含义首先是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将信息化技术作为技术支持,融入到教室的教学过程中去,改变传统教育方式的单一化和死板化,丰富教师教案的表现形式,用智能化和多样化的信息技术设备展现教学内容,体现信息化教学的教学优势,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运用信息化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其中蕴含的教学思想简单明了,可以和通俗性理论进行结合,也可以和教学实际无缝对接,主要的教学特点有可实践性较强、有明确的完成目标以及便于学生学习理解。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具体表现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进行问答环节、进行自主授课环节、进行合作学习环节等等,主要做出的改变符合素质教育理念,强调实现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主要等教学手段为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烘托适合学习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性学习的转变。[1]
  在进行思政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学生的知识巩固练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经过信息化教学内容的影响,对知识内容进行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加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加深对课程结构的了解,对课程内容中的疑惑点自行提出,并且运用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问题探讨,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解决能力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对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提供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理解和研究,真正意义上完成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将学到的知识,还能充分利用到其他内容的学习过程或者日产生活中,将学习到的内容真正成为自己所有。同时信息化教学的一大教学优势是可以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转换为活灵活现的信息化内容,这可以提高思政课理论内容的教学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转化传统的教学结构,体现教学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对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2 高校思政课的信息化教学的意义分析
  2.1 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形式
  高校采取信息化教学的教学模式,首先跟上了时代的发展形势。高校学生都是较为年轻的群体,本身对于信息化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快,因此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转变适应他们的发展心理。同时学生从被动式学习转变成了主动式学习,改善了传统思政课教学课堂的枯燥氛围。信息化教学通过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进行多感官的思政内容学习,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增加思政课教学方式的多样性,提升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2.2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技能
  高校思政学科教师在进行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中,要实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化设计,这样才能和信息化技术进行巧妙结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同时要对思政课的课本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对于不必要的冗长理论可以进行适当缩减,主要体现重要知识点的作用,将知识点内容运用到信息技术所表现的教学形式上,例如将知识点融入教学设计中的PPT或者动画,从而呈现给学生更为生动具体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融入自身感官,深刻体会教学内容的真谛。同时这种直观性较强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发现教学观点的两面性,对知识点进行客观化分析,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拓展思维。[1]   2.3 优化思政课的教学氛围
  高校教师在进行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引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技术将教学内容进行智能化设计,通过图像信息或者图片资料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改变学生的被动接受的学习地位,促进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沟通合作,促进师生之间的学习互动,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同时在多感官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海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化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深刻程度,优化思政课教学的课堂学习氛围。
  2.4 丰富教师的教学资源储备
  信息化教学是新兴的教学方式,能够在技术方面来改善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让学生在富有乐趣的学习互动中,掌握知识的学习,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影响,对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也提供了不小的帮助。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接触教学知识的途径只有课本的理论描述和教师的口头解释,学习资源较为匮乏,学生容易对思政内容的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但是信息化教学在思政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问题,首先信息化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方便教师进行教学资源的整理和体现,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思政内容产生探究欲望,促进学生自主交流完成对思政学科的学习过程。
  3 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
  3.1 进行教学资源的整合
  要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首先要具备大量有历史依据的教学资料。同时要将这些历史资料和现代时间进行联系,要跟上世界的发展形势,跟上社会的多样变革。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做好思政课教学资源的整合非常重要。在进行高校思政学科的教学内容相关资料整合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分析,对其性质和内容进行分类整合,同时在信息技术网络的帮助下,搜寻与之对應的教学资料,进行巧妙的整合设计。高校思政教学团队要建立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材料,引导学生参与多种多样的思政方面的教学活动和集体活动。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功能,完善原有的教学资源内容,提高教学资源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搭建合适的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加深对学习资源的了解程度,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无障碍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原有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匮乏、可接收人群较少、互动性不强等问题。
  3.2 提高高校思政课的课堂信息化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的教学成果是教师专业化教学能力的具体表现,从目前情况来看,将信息化教学应用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中去,可以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化设备,进行游戏互动,也可以采取投票方式对教学课程进行评价和建议,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2]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从多个感官角度加深学生印象,加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学习程度,提高了学习反馈的及时性和信息交互的效率,改善了传统教学方式中的课程评价不到位的现象,加强学生在课后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和拓展,提高思政课教学的课后成果反馈水平。同时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应用拓展了思政课教学的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实践和地点的限制,实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学生经过信息化教学的学习过程,能够更好地互动学习,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3.3 加强高校思政学科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培训
  要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就要提高思政学科教师的整体职业水平。首先要做的是,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确立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水平的教师培训内容,对授课教师进行严谨细致的内容讲解,让教师认识到自身教学水平的不足,强化自我学习。学校之间也应该注重校际交流合作工作,定期进行教师互相访学活动,例如将另一所学校中的精英教师请到本校进行教学经验展示,在教师之间开展教学成果研讨会等。除此之外,要加强开展高校思政课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工作,让高校思政课教师认识到改进教学观念的重要性,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脚步,积极深入到思政学科的信息化教学中去,积极学习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操作,并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积极使用信息化设备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现。强化这一工作的好处,首先是提高了高校思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其次减小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代沟,促进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发展,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学得更好的学习欲望。例如在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片段内容,融合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信息,例如影视资料、书刊书籍、互联网信息等等,让学生深刻交流体会其中奥妙。或者可以为学生展现一部分视频资料,例如《舌尖上的中国》把中国传统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首先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度,然后再深入探讨,加深学生对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引导学生建立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3]
  4 总结
  信息化教学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使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迫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创新式变革。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一直都面临着学习资源匮乏、学习人数较多、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信息化教学的应用极大程度改善了这些问题。因此加快实行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转变,有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吴冠勇,吴寒梅.供给侧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19.26(02):15-19.
  [2] 孙淑卿.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0):119-120.
  [3] 宋杨.新时代提升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1):78-8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7299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