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民垃圾分类调查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张君文
摘 要:随着我国对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越来越重视,以及城市居民对环保的意识逐渐增强,垃圾分类渐渐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上海已走在全国前列,率先立法规范市民的垃圾分类行为。南京与上海同属长三角城市群,面临着相似却不同的垃圾分类困境。该文通过文献阅读和网上问卷调查,试图了解南京市民垃圾分类意识,从个体层面了解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垃圾分类 南京 宣传
中图分类号:X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2(c)-0076-03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emphasis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domestic waste and the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urban residents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ste separation has gradually integrated into our daily lives. Shanghai has taken the lead in the country and took the lead in legislation to regulate the garbage classification behavior of citizens. Nanjing and Shanghai belong to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urban agglomeration, facing similar but different.The garbage classification dilemma. Through literature reading and onlin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awareness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in Nanjing, and understands th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garbage classification from the individual level, and puts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Key Words: Garbage classification; Nanjing; Propaganda
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多,城市土地资源又十分有限,越来越多的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难题[1]。而垃圾分类是垃圾减量化处理和提高垃圾回收率的必经之路。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进入了生活垃圾立法强制分类和源头分类时代。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也是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也做过许多垃圾分类的相关尝试,但效果不尽如人意[2]。2000年,南京被纳入全国8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3],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逐渐增强,但由于垃圾桶没有明确标识,或市民没有充分地了解垃圾分类具体标准以及这样制定标准的合理性等种种原因,垃圾分类试行效果不显著,南京市民垃圾分类积极性不高,未能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分类[4]。为此,我们通过“问卷星”平台发布了问卷,从而了解南京市垃圾分类的现状和市民对于垃圾分类的理解和支持程度,并联系了上海市正在进行的垃圾分类工作,因为对相关知识足够了解才能将垃圾分类意识转化为垃圾分类行为。
1 数据分析
发布网上问卷后,共回收答卷91份。由1、2题可以看出,将饼干错选为干垃圾、湿巾纸错选为湿垃圾的被调查者还是不在少数,基本可以得出南京市民对于垃圾分类标准还不够了解。干垃圾是指除了有害垃圾、湿垃圾、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或难以辨别的垃圾,源头分类后用于焚烧。而湿垃圾包括除大骨、扇贝壳等无法被粉碎的垃圾外的几乎所有厨余垃圾,最终被粉碎后进入肥料,回归土壤。干垃圾与湿垃圾的区分标准不在于含水量,而在于处理的方式。当然,此次调查问卷题目的设置以上海市现行的垃圾分类标准作为依据,南京市采用的垃圾分类标准与之不同,南京市民不一定了解上海市的垃圾分类标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根据2013年6月1日起施行的《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规定,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4类[5]。第3题中有一小部分被調查者表示自己身边的垃圾桶几乎都没有明确的分类标识,给垃圾分类工作造成了阻碍,也印证了研究开始前我们对于垃圾桶上面没有明确标识的情况可能降低了市民垃圾分类积极性的推测。第4题中,表示自己一直坚持分类投放垃圾的被调查者不到半数,可以表明目前南京市民垃圾分类积极性不高。起初,上海市民对于强制性垃圾分类也颇有微词,许多人都认为麻烦,但后来随着处罚的进行和对于新的生活方式的渐渐适应,市民的垃圾分类正确率开始提升。第5题中认为目前南京市垃圾分类实施效果一般的人数最多,说明南京市民也对于目前愿意分类投放垃圾却未能做到的情况有清醒的认识。而对于南京市垃圾分类实施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市民认为是不了解分类标准,宣传力度不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以得知,现在多数人通过网络渠道了解垃圾分类知识,但浏览网页时一目十行,对于垃圾分类的认识还不够完善[4]。包括小区内的宣传栏以及楼道内张贴的海报其实都介绍了垃圾分类目的和标准,但鲜有人会仔细阅读。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双向的问题:我们对于垃圾分类和环保的宣传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与此同时市民也缺乏主动求索的精神,不愿意刨根问底,没有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然垃圾分类标准本身具有一定误导性,不同类别之间界限较为模糊,也会使市民在进行垃圾分类时感到困惑。以上海市现行垃圾分类标准为例,干垃圾与湿垃圾界限不够清晰,厨余垃圾与湿垃圾概念并不等价。大骨、蟹壳等属于干垃圾,而小龙虾壳属于湿垃圾[6]。而第7题中,许多被调查者呼吁南京市的垃圾分类工作应该尽快跟上上海的步伐,也有被调查者认为应该根据上海市的成功或失败之处制定新的管理方法,因为上海市垃圾分类管理的相关细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定时定点投放,是为了便于指导、提醒、监督每位市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不一定具有可复制性。 2 可行性建议
2.1 实施更严格的奖惩机制
对于长期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的南京市民,可以给予一定奖励;而对于不主动分类投放垃圾并且不改正的市民,则进行罚款等处罚[3]。以此达到统一、规范的标准,进而指导南京市民的垃圾分类行为。
2.2 在现有的垃圾分类宣传基础上进行创新,优化宣传内容
针对南京市民对垃圾分类标准不够了解和现阶段社区宣传、网络媒体等方式宣传效果一般的问题,为了调动南京市民垃圾分类积极性,不应当只介绍什么物品属于什么垃圾,更要通过“垃圾围城”的严峻现实和对于垃圾分类标准制定的实质的分析——垃圾分类的根本目的是让不同类别的垃圾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一旦可回收垃圾与湿垃圾混合投放,可回收垃圾将无法回收;一旦蟹壳等较大、较硬的垃圾进入湿垃圾粉碎设备中,它们很难被粉碎,容易损坏设备。当市民了解了这些知识之后才能真正理解某种垃圾为何这样投放。同时垃圾分类的宣传应该尽量简洁,应当抽丝剥茧,才能将垃圾分类的本质和盘托出。
3 结语
从调查结果可知,对于垃圾分类标准不够了解,环保意识不强,是南京市目前垃圾分类实施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南京市民垃圾分类积极性的主要因素。同时,垃圾桶标识不清,奖惩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进一步阻碍了南京市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只有当南京市民不仅愿意参与垃圾分类,也充分了解垃圾分类时,才能让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取得理想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焦玉稳,孙绍荣.中国垃圾围城问题与发展策略探析[J].生态经济,2015(10):103-106.
[2] 周昱辰,馬一鸣.关于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调查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22-23.
[3] 张志恒,徐菊芬.南京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研究[J].住宅科技,2014,34(9):57-60.
[4] 封筱,雷田田.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科学与财富,2018(25):296-297.
[5] 陈云雁.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3(19):117-118.
[6] 上海市人大.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Z].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9248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