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与效益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水稻质量要求愈来愈高。新形势下,为了满足人们的各项需求,现代农业尤为重视无公害种植,即在种植过程中合理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在提高产量的同时确保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兴隆台区隶属于辽宁盘锦,当地水稻属于盐碱地种植,昼夜温差较大,且夏季降雨量较为集中,有利于病虫害滋生,因此必须要加强防治。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全市水稻种植面积为11.5万公顷,其中优质水稻种植面积高达95%。盘锦大米闻名于国内外,近年稻田共育独具特色,同步提升了水稻产量以及水产品产量。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水稻种植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病虫害,而要想增产增质,就必须要对绿色防控技术加以研究与推广。以下则是笔者就此的分析与论述。
一、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1、物理防控
(1)灯光诱杀。主要是指使用现代化设备来诱杀部分具有趋光性能的害虫。如频振式杀虫灯可诱杀绝大多数的稻飞虱、稻螟,降低田间虫害发生几率,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同时,使用灯光诱杀时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控制杀虫灯的数量,通常情况下密度约为每30~50亩放置一盏灯。
(2)色板诱杀。主要是指在稻田间布置色板,利用害虫趋色性来实现集中捕杀。在稻田间设置蓝板,对蓟马的诱杀效果较好,而黄板则对水稻蚜虫的诱杀效果较好。一般情况下,为了最大限度提高诱杀效果,一亩地应放置25块板左右,以棋盘型为主,且高于水稻植株。
(3)激素诱杀。主要是指使用性信息素诱杀害虫,避免雌性交配产生更多虫卵,有效减少田间的害虫数量。这种方式对二化螟的诱杀效果良好,性信息素诱捕器放置时间一般为该虫发蛾期,密度为1~3/1亩。要注意的是,激素诱杀方式最好大范围使用,同时必须做好田间管理工作,避免污染稻田。
2、生物防控
(1)稻田共育。主要是指在稻田中同时养殖虾、贝壳、鸭子等,以此来合理控制病虫害。虾、鸭子可以捕食田间害虫,也可以抑制杂草丛生,促进水稻的生长,降低纹枯病发生几率。另外,虾粪、鸭粪都可起到增肥的作用,为水稻提供更多的营养。这种共育方式可大大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绿色防控。
(2)天敌效应。主要是指在稻田间针对性地释放害虫的生物天敌,根据生物链规律来控制田间害虫数量。如可释放一定量的蜘蛛、青蛙,使其及时捕食田间飞虱、螟等害虫。
3、农业防控
(1)及时翻耕。种植人员需要科学把控时间,在四月中旬左右及时翻耕,并合理灌水,以耕沤方式为主,降低稻田间螟虫虫蛹的数量。
(2)选用优良品种。结合种植经验,早期选种时淘汰容易感染稻瘟病的品种,以抗病性的基准,尽可能从根源上降低发病几率。同时要做好种子处理工作,早稻可浸泡在咪鲜胺杀菌剂当中,中晚水稻可浸泡在低残留的吡虫啉当中。
(3)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控制稻田间水量,根据水稻实际生长情况合理晒田,同时把握好氮肥的使用时间以及使用量,强化水稻的抗病性。
4、化学防控
化学防控主要是指科学使用化学药剂对病害程度较为严重的病虫害进行处理。以简单的防治技术难以有效地防治病虫害,这时只有以化学防控为主才能达到目的。为了降低化学防控的污染,应在病虫害前期选用适宜的药剂。如防治卷叶虫时,应当将用药时间选在害虫低龄期,使用10%氯虫苯甲酰氨悬浮剂,药剂用量约为10ml/亩,均匀喷洒在植株表面。推广绿色防控,必须要遵循低污染、残留期短、低危害的原则,尽可能选用毒性小且效果良好的药剂,对症下药、抓住关键防治阶段,有效提高水稻产量以及质量。
二、新形势下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的有效措施
1、组建高素养专业队伍
新技术的推广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推广人员的专业素养,使他们可切实展开工作,为农民提供更多绿色防控技术,有效降低稻田病虫害发生几率。相关部门应设置农村据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技术指导,使农民可及时咨询,针对性地获得防控方式。另外,相关部门可建立网上咨询平台,随时随地为农民提供意见,切实提高种植水平。
2、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新形势下,要想进一步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在这一科研项目投入更多的研究资金,使技术人员可展开更加深入的探究,同时也为农村据点切实发挥效用提供保障。除此以外,应重视技术宣传,通过农村广播、媒体等方式,使农民充分认识绿色防控技术。
三、绿色防控技术产生的效益
1、经济效益
应用绿色防控技术,一方面可以确保水稻品质,另一方面可获得更高效益。以往种植模式下,农民为了消灭病虫害,选用大量药物,不仅造成污染,而且投入成本极高。而以绿色防控技术为主,可大大降低投入成本,农民只需因地制宜,选择合理的防控方式,则可有效控制病虫害,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绿色食品受到人们的欢迎与认可,更多的人在购买产品时重视无公害。而不断提高水稻无公害种植面积的同时,农民也充分认识到绿色防控技术的优势所在,在种植过程中合理使用农业、生物等防控措施,降低田間病虫害数量,并确保水稻生长的养分,生产出一批又一批让消费者放心的有机大米。
3、生态效益
众所周知,仅以化学农药为主防治病虫害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绿色防控技术则更加侧重于污染小、残留期短的药剂,这些药剂可提高水稻抗病性,也可保护生态环境,如使用生物活性较高的悬浮剂能够降低乳油剂药物的使用频率。除此以外,利用生物特性以及生物链规律引进害虫天敌,可丰富稻田中的生物种类,稳定生态环境,同时大大提升水稻产品质量,带来更高的生态效益,有利于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124010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农业和水利服务中心)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1957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