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重庆市菜用大豆高产品种筛选与配套栽培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从国内引进8个菜用大豆品种,2016—2017年对其在重庆市的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2018年对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鲜9号和交大11号表现优良,适宜重庆市种植;浙鲜9号的施肥量、田间密度、播种期对产量均有明显影响,迟播对产量影响大。结合生产实际,从品种选择、选地整地、播期确定、密度控制、水肥管理、杂草管理、采收期确定、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提出了重庆市菜用大豆高产配套生产技术。
  关键词:重庆市;菜用大豆;高产品种;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0)03-0091-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0.03.018
  Screening and support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high-yield varieties of
  vegetable soybean in Chongqing city
  ZENG Xin-yu,ZONG Hong-xia,ZHANG Li,SUN Xue-ying,ZHU Ti-chao,HUANG Cheng-wen
  (Chongqing Three Gorges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Chongqing Mountai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Chongqing 404100,China)
  Abstract: Eight vegetable soybean varieties were introduced from China, and their economic traits in Chongqing were studied from 2016 to 2017, and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studied in 2018.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Zhejiang Fresh Bean No. 9 and Jiaoda 11 performed well and were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Chongqing. The amount of fertilization, field density, and sowing date of Zhejiang Fresh Bean No. 9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yield, and late sowing had a big impact on yield.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production, the high-yield production technology for vegetable soybeans in Chongqing are proposed from aspects of variety selection, site selection, site preparation, planting date determination, density control, water and fertilizer, weed management, harvest period determination, and pest control.
  Key words: Chongqing city; vegetable soybeans; high-yield varietie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菜用大豆也叫鮮食大豆,在R6(鼓粒盛期)至R7(初熟期)生育期间采收青大豆供应市场。菜用大豆豆荚鼓粒饱满,荚色、子粒呈翠绿色,粒大,具有较好风味、香味和结构,口味微甜,蒸煮时间较短,适于菜品加工[1-3]。其主要特点在于鲜采食用,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及食用蛋白质,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一定效果[4,5]。
  菜用大豆具有生育期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从播种到采收只需80~100 d,产量可达1 200 kg/hm2以上。中国主要菜用大豆产区在江浙一带,其品质好,质地优良,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种植鲜食大豆经济效益是粒用大豆的2~4倍[6],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广受欢迎。
  中国菜用大豆最早可追朔到5 000年前,主要药用,起治疗和保健的作用[7]。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菜用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8],菜用大豆产地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栽培面积15万~20万hm2[9]。重庆市有种植大豆的传统,种植模式多以田埂豆、肥田豆为主,单个面积小,规模化种植较少,生产技术措施落后,规模种植面积和产量不高[10]。
  重庆市作为菜用大豆重点消费区域,用种量大,菜用大豆用种供不应求,无专用菜用大豆品种供日常需要,也鲜见重庆市菜用大豆关键栽培技术研究报道。农民常使用普通大豆采摘青荚方式生产菜用大豆满足日常需求,产量不高,商品性低下,口感不佳,严重制约重庆市菜用大豆产业发展。 重庆市菜用大豆规模化种植发展缓慢,究其原因是缺少良种良法,急需加大良种及配套高产技术研究。
  本研究通过引进国内市场主流品种,选择适宜重庆市种植的菜用大豆品种,并总结了菜用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1  品种筛选
  从中国主要优势产区引进菜用大豆品种8个,分别为绿宝珠、浙鲜5号、浙鲜9号、浙鲜12号、交大11号、青酥2号、沪鲜6号、奎鲜5号,以辽鲜1号作为对照(CK),2016—2017年2年进行品比试验。   调查各品种的产量性状(表1),浙鲜9号,2年平均每公顷鲜荚产量16 269.0 kg,较对照辽鲜1号增产22.6%,居第一位;交大11号,平均每公顷鲜荚产量14 809.5 kg,较对照辽鲜1号增产11.6%,居第二位。青酥2号与奎鲜5号均表现减产,减产幅度较低,不太适宜当地种植。
  品种种荚特性比较(表2),单株荚重由大到小依次为浙鲜9号、交大11号、浙鲜5号、浙鲜12号、奎鲜5号、辽鲜1号、绿宝珠、沪鲜6号、青酥2号;标准二粒荚长最大为浙鲜9号5.8 cm,最小为青酥2号4.3 cm,标准二粒荚宽最大为浙鲜9号1.6 cm,最小为绿宝珠、浙鲜12、辽鲜1号1.3 cm。浙鲜9号、交大11均具有子粒大而饱满、单株荚重高的特点,其单株荚重分别为59.8、58.2 g,其百粒鲜重分别为103.1、97.8 g,且其标准二粒荚长和宽均超过5.4 cm(长)、1.4 cm(宽),500 g标准荚数均低于150个,符合菜用大豆品种要求,商品性较好。
  鉴于平均产量及品种种荚特性数据,综合比较单株荚重、标准荚数、标准二粒荚长宽、百粒鲜重数据,得出浙鲜9号及交大11号产量稳定,荚大饱满,商品性好,适宜作为重庆市高产品种种植。
  2  高产技术研究
  2018年,選择产量高、商品性好的浙鲜9号作为试验材料,进行高产配套技术试验,采取单因素(施肥量、播种密度、不同播期)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施肥3个水平,F1为0 kg/hm2,F2为225 kg/hm2,F3为450 kg/hm2;播种密度3个水平,D1为25万株/hm2,D2为30万株/hm2,D3为35万株/hm2;播期3个水平,P1为4月1日,P2为4月11日,P3为4月21日。
  对不同施肥水平下产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3)表明,不同施肥条件下鲜荚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施肥量对鲜荚产量有明显影响。
  随着施肥量的减少,鲜荚产量明显下降(表4),表现为F1>F2>F3,在试验设计条件下,施肥量降低,产量明显下降,产量最高为施肥量最高的F1,为15 699.1 kg/hm2,极显著高于F2、F3,F2、F3间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鲜荚产量有升高趋势,但施肥量增加较小的条件下,增产效果并不明显。
  对不同播种密度的方差分析结果(表5)表明,不同播种密度下鲜荚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田间密度与鲜荚产量密切相关。
  不同播种密度下的鲜荚产量见表6。由表6可见,随播种密度降低,产量降低,D1
  对不同播期下产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表7)表明,不同播期鲜荚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播期对鲜荚产量有明显影响。
  随着播期的推迟,鲜荚产量明显下降(表8),表现为P1>P2>P3,播期延迟,不利于增加鲜荚产量,产量最高为播期最早的P1,为14 917.7 kg/hm2,P1显著高于P3,P1、P2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鲜荚产量有下降趋势,适时早播,有利于高产的形成,一定时间内早播,对产量影响不大,播期太迟对产量影响较大。
  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增施肥料(施肥水平高产量高,施肥450 kg/hm2产量为15 699.1 kg/hm2)与增加播种密度(播种密度大产量高,播种密度35万株/hm2产量为15 984.8 kg/hm2)有利于鲜荚产量增加,前者靠增加单株粒重来增产,后者靠增加单位面积群体数量来增产。播期推迟,鲜荚产量下降(4月1日播种产量高,为14 917.7 kg/hm2),迟播不利于高产。因而,可以推断重庆市栽培菜用大豆采用施肥量225~450 kg/hm2,密度控制在30万~35万株/hm2,播种期在4月1日左右,易获得高产。
  3  配套栽培技术概述
  3.1  优选良种
  重庆市夏季易发伏旱,春播品种鼓粒期应尽力避开干旱,需选择中早熟、中熟品种,不宜选择晚熟品种,浙鲜5号、浙鲜9号、交大11等品种较为适宜春播。播种时将病粒、瘪粒、小粒剔除,可选用拌种剂拌种,确保出苗质量。
  3.2  精细选地
  大豆忌雨水浸泡,播种出苗期对土壤水分含量极为敏感,需选择前茬无豆科作物种植,无长效除草剂残留的地势较高、肥力较好、排灌条件优良的田块。如在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等田块进行种植,利用残留营养元素,可获得高产。为防菌核病发生,一般不选择菊科类作物,如向日葵,作为轮茬。平坝、河谷3月下旬,山地4月中旬至5月上旬进行整地,耕地、起沟、炕土,达到面平厢直,保持土块细碎,满足备播需要。
  3.3  适时播种
  播种选择日均气温15 ℃以上进行,该温度适宜播种,地温低于7 ℃不宜播种。平坝、河谷一般采取开沟穴播,丘陵、低山起垄覆膜穴播。开穴不宜太深,太深不易出苗。窝深大致5 cm。土壤保持湿润、足墒,较易出苗。小面积栽种适宜育苗移栽,地温保持在10 ℃以上。重庆市夏早秋长,霜期短,地温上升快,露地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春播,大棚或小拱棚配套技术,可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早播有利于提高菜用大豆经济效益。
  3.4  密度精确
  根据商品菜用大豆外观要求,播种量一般在45~75 kg/hm2,采取开沟窝播(适量留苗以备补苗),行距40 cm,每窝2株,窝距0.16 m,保苗密度30万株/hm2。为保障鲜荚品质,达到荚大粒大,可适当降低播种密度,增大行距至50 cm,每窝2株,窝距0.20 m,保苗20万株/hm2。为保证播种质量,在播种20 d后查苗1次,同时补苗、间苗。如田间出现大面积缺苗、少苗,则需及时采取补苗、补种等措施,确保群体数量。
  3.5  杂草管理   播种后3~4 d用大豆专用除草剂防除田间杂草,有效降低苗期草害。日常田间管理采取人工除草,也可根据用工成本采用除草设备。在3叶时中耕灭茬,一般中耕2~3次,中耕深度3 cm。中耕简单,不但可以防除杂草,还能改善土壤结构,为根系生长提供良好环境。田间封行后杂草危害降低,适当控制多年生杂草即可。
  3.6  合理施肥
  生產上主要施用复合肥(15-15-15)450 kg/hm2,肥力较好田块施用复合肥300 kg/hm2。其中,2/3作种肥,剩余1/3作中耕追肥,有效保证后期不脱肥,减少肥料流失,提升肥料利用率。苗期及花荚期补施微量元素,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喷施锌肥、硼肥。在花荚期追肥可以使用尿素75 kg/hm2,也可使用腐熟的人畜尿液追肥。在成熟期适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氮肥,有利于高产、稳产。
  3.7  科学管水
  花荚鼓粒期是菜用大豆整个生育中的关键时期,该时期植株对水的供应非常敏感。在花荚期田间持水量保持在80%以上,鼓粒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20%,如天气干旱要及时灌水,以水攻粒,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有明显作用[11]。采收期,田间含水量不能低于50%,有利于菜用大豆保鲜,对产品风味及品质影响较小。
  3.8  适时采收
  菜用大豆在R6至R7时期百荚鲜重、百粒鲜重、出子率、可溶性糖含量均达到最高值,在此时采摘,能获得产量、品质具佳的鲜荚产品[12]。重庆市春播,一般75 d左右采收较为合理。具体表现为田间青荚饱满度达到80%以上。采收最好在清晨进行,采收后放阴凉处或冷藏,有利于保障菜用大豆的品质[13]。
  3.9  防病治虫
  菜用大豆常见病害有胞囊线虫病、根腐病、立枯病、菌核病、猝倒病、霜霉病;虫害有豆荚螟、根潜蝇、斜纹夜蛾、蜗牛、蛞蝓、地老虎和蚜虫等。对于病害的防治要对症下药,采用药剂拌种推迟侵染。对于豆疫病、锈病可以选用甲霜灵·锰锌500倍稀释液防治。对于常见病害立枯病,可以选排水较好的干燥地块种植,配合使用药剂拌种和轮作,或者在低洼地配合垄作、高畦深沟种植进行防治。主要虫害蜗牛、蛞蝓可用四聚·杀螺胺防治,蚜虫、斜纹夜蛾、豆荚螟、豆象甲等可用除虫菊酯等高效低毒无公害农药防治。
  4  小结与讨论
  菜用大豆较为适宜在重庆市种植,春播产量高,同一品种较江浙地区高出500 kg/hm2,且用工成本相对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比较优势。通过对8个市场主流品种进行筛选,选择出适合重庆市种植、产量高、商品性好的品种浙鲜9号,农户可选择种植。重庆市菜用大豆产业发展对于多渠道拓宽农村产业,助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具有现实意义。重庆市还未提出菜用大豆专业的种植技术,通过总结生产经验,结合实际需要提出的实用生产技术,可为农户指导生产,对菜用大豆生产具有现实意义。部分试验为1年或2年数据得出的结果,不同品种的产量及栽培技术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 姜信科,姚  俐,穆洪丽,等.我国春播鲜食大豆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J].中国果菜,2009(6):52.
  [2] 张秋英,李彦生.菜用大豆食用品质关键组分及其积累动态研究[J].作物学报,2015,41(11):1692-1700.
  [3] KONOVSKY J,LUMPKIN T A,MC CLARY D. Edamame:The vegetable soybean[A].O′ROURKE A D Understanding the Japanese food and agrimarket:A multifaceted opportunity[M].Binghamton: Ha-worth Press,1994.
  [4] 顾卫红,郑洪基,张  燕,等.菜用大豆的国际需求及科研生产动态[J].上海农业学报,2002(2):45-48.
  [5] 陈学珍,谢  皓,张  硕.高产优质菜用大豆品种的筛选[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5,20(4):21-22.
  [6] 寇  贺,吴  迪,郑新利.东北鲜食大豆产业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种业,2013(7):15-17.
  [7] 陈学珍,谢  浩,李  婷.我国菜用大豆研究进展与生产利用现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4(18):311-315
  [8] 韩天富,盖钧镒.世界菜用大豆生产、贸易和研究的进展[J].大豆科学,2012,11(4):278-284.
  [9] 董友魁,付连舜,单维奎.辽宁省鲜食大豆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J].大豆科技,2014(3):11-14.
  [10] 曾新宇,孙学映,宗洪霞,等.重庆市菜用大豆产业发展优势、不足与对策分析[J].南方农业,2018,12(1)41-45.
  [11] 张秋英,李彦生.菜用大豆栽培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12] 王丹英,汪自强,菜用大豆思维品质及其与内含物关系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3):15-17
  [13] 王殿宏,马建英.菜用大豆优良品种引种及栽培管理技术[J].中国蔬菜,2018(10):111-112.
  收稿日期:2019-06-10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民生一般项目(cstc2018jscx-msybX0249)
  作者简介:曾新宇(1986-),男,江西萍乡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大豆育种研究工作,(电话)023-58800575(电子信箱)xinyu523@126.com;
  通信作者,宗洪霞(1986-),女,重庆万州人,硕士,主要从事蔬菜作物研究工作,(电子信箱)842334452@qq.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053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