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因疫而兴”的物流无人化末端配送发展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疫情期间,“无人化”配送模式备受认可。本文在智慧物流的背景下,浅析无人化末端配送现状,着重阐述其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智慧物流;末端配送;无人化模式
  0 引言
  近年来,在智慧物流的背景下,我国物流行业正朝着智能化不断发展。当前正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期间,减少外出和人际接触成了防止疫情蔓延进行自我保护的首选之策。无人配送车、无人机送货、包裹与外卖入柜等现象应运而生。“无接触”与物资配送的需求使得物流末端配送服务领域里的“无人化”理念得以被大面积应用。
  1 无人化末端配送现状
  一般而言,涉及末端配送的“去快递员化”、“无人化”产品以快递柜、无人机、无人车为主,快递柜主要应用于社区、单位、写字楼等地,无人机在物流配送上除了应急救援外仍使用较少,少量会应用于医疗药物配送[1]领域,而无人车的应用仍局限于部分试点社区、高校,以及一些餐饮行业的送餐服务。
  总体来说,这些“无人化”产品的未来优势(详见图1)立足于通过改变传统运力模式达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随着科技进步,无人化末端配送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应对之策开始受到关注。快递柜市场规模逐年加大,使用数量井喷式增长,如表1所示。
  而这类产品虽然逐渐迈入公众视野,但受到技术、制度以及消费者收派习惯的制约,仍然未能广泛应用,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2 存在问题
  2.1 盈利点模糊,盈利方式单一
  一方面,考虑到无人机车的配送成本,其业务范围往往只局限于急件,这使得获取利润成为一大难点。另一方面,作为另一“无人化配送产品”的快递柜在运营过程中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虽然目前大面积扩张,但盈利点的模糊和单一的盈利方式使其能否长期发展仍然存疑。在盈利方式上,智能快递柜主要以取件人逾期的额外收费、快递员的放箱费用、寄件人寄件费用和广告费用为主。且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广告盈利和寄件盈利常常难以实现或是盈利力度小,通常仅以取件人和快递员的放箱收费为盈利途径。
  2.2 部分产品业务应用度低,运营成本高
  无人机在实际配送过程中可能发生故障坠机[2],而无人车往往只能应用于高校、社区等少量场景,一旦上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当前无人机车的研发制造、日常维护成本较高,使得整体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当前末端运力形态仍以“人+车”为主,应用度较低。
  2.3 配套技術落后,设施制度不够健全
  传统的无线电遥控的无人机无法满足其在末端配送时的飞行需要,而配套技术在大范围的应用上仍然相对落后。
  在设施制度上,当前末端配送中的包括城市物流无人机、无人车、智能快递柜在内的无人化产品大都缺乏明确详尽的制度和宏观性政策法规[3],以无人机为例,低空领域管理政策的制定亟待解决。同时快递柜的收费标准不尽相同,不同地区对快递柜可能采用不同收费标准,且快递柜的收费标准以及收费标准的更改缺乏一定的透明性、公开性。
  2.4 收派双方体验较差
  对客户而言,考虑到部分快递员在相关制度的执行上仍不够规范,例如存在未经收件人允许直接将包裹放在快递柜的行为,弱化了收件人的便利感。与此同时,普通包裹在配送的过程中可能会有破损、空包裹的情况出现,而通过无人配送收件人难以当面对包裹进行验收,不利于明确赔偿责任。而部分特殊货品如生鲜、外卖食品等对存放时间以及保存条件具有特殊要求。除此之外,当客户产生问题,常常不能被提供有效的解决渠道。
  对派件员而言,以智能快递柜为例,在代存取功能的收费上,在免费一段时间后以0.5元/件左右的标准向快递员收取相应的派件费用。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市场推广,创新盈利模式
  借由疫情推进的消费者收派习惯的改变趋势,进一步推广“无人化”末端配送。另外,对于现有的布局可以根据盈亏情况进行优化,实地考量各类应用场所如逐步淘汰亏损严重的快递柜。
  在盈利模式上,通过科技研发和提高生产规模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改善工艺和外观形态提高无人机、无人车的单次运营利用率、运送包裹数。智能快递柜发展多元盈利模式,除了传统的广告收入、收寄件收入外,可以提供增值服务(如预约寄件、缴费、挂号等)从而挖掘流量,将快递柜的功能延伸为一个社区交互平台,提供便利的本地生活综合服务。
  3.2 规范无人配送体系,加强技术投入
  相关部门需要明确责任划分,从业人员制定统一的“无人化”配送标准,由此形成规范化的无人配送体系,建立健全服务标准和及时高效的突发事件处理制度,从而提升客户体验。
  与此同时,加强技术投入,提高配送效能和服务水平。将商用5G技术与无人化的末端配送相结合,利用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算法优化调度与配送路线,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
  3.3 推动配套供应链无人化发展
  进一步提高物流自动化水平,建立无人仓并提高其与末端配送间的协同性,通过应用配套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设施如分拣机器人提高无人化水平。
  4 结语
  当前,智慧物流下的“无人化”末端配送因疫而兴。如果物流企业能以此为契机不断纵深拓展无人配送领域,末端配送新模式必将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汪芸芳,刘粉.无人机配送中心布局优化研究[J].中国储运,2017(12):122-123.
  [2]原钰汀.基于SWOT分析的智能快递柜发展战略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2):123-124.
  [3]孙捷.智慧物流背景下无人机配送发展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29):218-2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305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