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四川省凉山州烟区烟蚜发生规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2017—2018年,采用五点调查法对四川省凉山州3个主要植烟县的烟蚜(Myzus persicae)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凉山州3个植烟县烟蚜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时序动态,但年度间差异较大。2017—2018年四川省凉山州3个主要植烟县的烟蚜为单峰型和M型混合发生,3个县2018年烟蚜发生高峰期较2017年均早15~30 d。温度和雨量是影响烟蚜发生时间和发生量的主要因素,温度的提高和雨季的提前会导致烟蚜的发生时间提前,凉山州主要烟区的烟蚜防治关键时期是5月下旬至6月下旬,具体防治时间根据当年气候适当调整。
  关键词:凉山州;烟蚜(Myzus persicae);发生规律;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0)04-0081-04
  Abstract: From 2017 to 2018, the occurrence of Myzus persicae in three tobacco growing counties in Liangshan state prefecture, Sichuan province was investigated with 5 point sampling method. The occurrence of Myzus persicae in three tobacco growing counties in Liangshan state prefecture has obvious temporal dynamics, but the annual difference is great. From 2017 to 2018, the occurrence of Myzus persicae in three major tobacco planting counties was a mixture of single-peak type and M type. The peak of Myzus persicae occurrence in the three counties in 2018 was 15~30 days earlier than that in the average year of 2017. It is found that temperature and rainfall a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occurrence time and amount of Myzus persicae. Higher temperatures and earlier rainy seasons lead to earlier occurrence of peach Myzus persicae, therefore, the critical period of Myzus persicae control in tobacco growing areas of Liangshan state prefecture is from late May to late June. The specific time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hould be appropriately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climate.
  Key words: Liangshan state prefecture; Myzus persicae; occurrence law; biological control
  烟草属茄科烟草属植物,全球有至少60余种,绝大部分来源于美洲,自明代万历年间传入中国以来便迅速扩植,直至中国成为烟草种植及消费第一大国[1,2]。烟草为中国的重要经济作物,烟草行业上缴财政总额常年超过1万亿元;烟草还是传统的药用植物[3,4],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烟草中具有药用价值的生物碱达到40余种,尤以烟碱表现为甚[5-9]。
  烟蚜(Myzus persicae Sulzer)属半翅目蚜科,亦称桃蚜,是世界范围内为害烟草较严重的害虫之一,其寄主范围极广,且在不同地域表现出黄色、红色和绿色的体色差异,由于不同色型烟蚜在种群动态、生殖特征、稳定性、寄主选择及抗药性等方面有差异[10-15],从而为烟蚜的单一性化学防治带来困难。
  捕食性瓢虫及寄生蜂是蚜虫的重要天敌,在世界范围内的蚜虫生物防治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16-18],而近年来,四川省在应用天敌昆虫防治烟蚜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摸清了四川省烟蚜优势天敌昆虫种类[19],初步明确了四川省凉山州烟区烟蚜发生规律[20]和为害特点[21],为七星瓢虫、煙蚜茧蜂等天敌昆虫的高效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凉山州烟区为全国面积第二、四川省面积第一植烟区,植烟面积6万hm2左右,占全省植烟面积的70%以上,烟草种植是当地烟农的主要收入来源。同时,凉山烟区生态条件差异较大,年度之间气象条件复杂多变,为进一步明确凉山州主要植烟区的烟蚜发生规律,精准指导应用天敌昆虫防治烟蚜,2017—2018年,在凉山州会理、会东、冕宁3个主要植烟县设置固定试验地,定期调查研究,明确了当地烟蚜发生动态,现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及调查方法
  1.1.1  调查时间  2017—2018年5月上旬至7月下旬,所选时间依据当地烟草种植情况,调查时间对应烟草移栽至打顶期。
  1.1.2  调查地点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城南街道新德村;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姜州镇山北村;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回龙镇丰乐村。3个调查点的地理位置信息和烟草的主要栽培品种见表1。   1.1.3  试验材料  供试烟草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红大和云烟;试验田面积均大于800 m2,整个生长期内均不施用任何杀虫剂,农事操作按常规进行。调查时间为烟草移栽后10~20 d至烟叶打顶期,即5—8月。
  1.1.4  调查方法  每7 d调查1次(雨天顺延),每次调查时间为昆虫活动频繁的10:00—16:00,采用五点调查法,每试验点系统调查75株。
  1.2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03進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烟蚜发生规律
  2.1.1  会理县烟蚜发生规律  由图1可知,会理县烟蚜发生较轻,两年的发生量相近,2017年蚜虫发生量在6月下旬有一个明显的高峰期,为2.60头/株;2018年蚜虫发生量在6月上旬有一个明显的高峰期,为2.72头/株。
  2.1.2  会东县烟蚜发生规律  由图2可知,会东县烟蚜发生较轻,两年的发生量相近,2017年蚜虫发生量在6月下旬和7月中旬有2个高峰期,呈明显的M型,发生量分别为0.74头/株和0.79头/株;2018年蚜虫发生量在6月下旬有一个明显的高峰期,为0.80头/株。
  2.1.3  冕宁烟蚜发生规律  由图3可知,冕宁县烟蚜发生较轻,2018年烟蚜的发生量较大,2017年蚜虫发生量在7月中旬有一个明显的高峰期,为1.79头/株;2018年蚜虫发生量在5月下旬和6月下旬有2个明显的高峰期,呈M型,发生量分别为1.67头/株和3.91头/株。
  2.2  2017—2018年凉山州主要烟区温度和降雨量情况
  2.2.1  四川省凉山州主要烟区温度情况  2018年凉山州各个烟区的温度较2017年均有所上升,上升幅度为1~2 ℃,3个调查点2017—2018年5—7月的温度情况见表2。
  2.2.1  四川省凉山州主要烟区降雨情况  2018年凉山州各个烟区的降雨情况有所变化,其中会理县的整体降雨时间增加,但增量不大,会东县的整体降雨时间与往年相当,但前期增量较大,冕宁县整体降雨时间增量较大,特别是在5月,降雨时间延长了8 d,3个调查点2017—2018年5—7月的降雨情况见表3。
  3  小结与讨论
  2017—2018年凉山州3个主要植烟县的蚜虫发生量均低于5头/株,2018年3个县烟蚜高峰期较2017年提前15~30 d,结合2017—2018年3个县的天气情况,2018年与2017年相比温度较高,5—7月月平均温度高1~2 ℃,初步推测温度升高致使蚜虫发生高峰期提前。从同一地区来看,5—6月,会理县2017年和2018年降雨时间分别为32、33 d,会东县2017年和2018年降雨时间分别为33、34 d,冕宁县2017年和2018年降雨时间分别为40、49 d,初步推测蚜虫发生高峰期提前是由雨季提前所致。7月下旬,打顶后烟叶变老,烟蚜发生量急剧下降。
  中国是烟草种植大国,也是烟草消费大国,烟草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而烟草病虫害伴随烟草全生长期均有发生,成为制约烟草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科研人员对中国烟草昆虫普查共发现627种[22],袁锋等[23]研究表明,陕西省烟田昆虫10属56科共198种,刘旭等[24]对四川省主要烟区害虫调查共发现75种,总结出四川省烟田主要害虫均为烟蚜、小地老虎、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等[25],蒲德强等[19]发现四川省烟区烟蚜天敌6目10科29种,其中优势种类为烟蚜茧蜂、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大草蛉和黑带食蚜蝇。
  烟蚜是烟草主要害虫之一,其特点在于喜欢集中在烟草较嫩的叶柄及叶耳背面为害,造成烟叶面积减小、单产下降、烘烤后易破碎、缺乏光泽、叶绿素及烟碱含量降低等现象,同时烟蚜分泌的蜜露能诱发烟草煤烟病发生[20-23],还能通过有翅蚜迁飞扩散传播烟草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蚀纹病毒(TEV)、马铃薯Y病毒(PVY),同时还传播烟草丛枝病[26-30]。因此,明确烟蚜发生规律,对烟蚜进行有效的防治,是提高烟草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烟蚜种群的动态变化受烟蚜天敌、周边植物、营养条件、气候变化和烤烟品种等条件影响[12,13,16,31];饶应勇[32]研究发现,在贵州省高海拔烟区,烟蚜种群消长呈单峰型,这与本研究结论基本一致。烟蚜主要发生在5—7月,这一结论与刘旭等[24]、吴雨明等[33]研究结果一致。但3个县出现烟蚜高峰的时期有所差异,冕宁县发生高峰期较会理县和会东县晚,这可能与地理条件、气候变化和烤烟生长状态等因素有关,表现比较直观的是温度条件和雨季对蚜虫发生量的影响,冕宁县2017—2018年5月的温度较会理县和会东县均低2 ℃以上,推测气温较低是冕宁县蚜虫发生高峰期较会理县和会东县晚的部分原因;冕宁县2018年5月由于雨季提前,蚜虫发生时期也相应提前,推测雨期提前是导致蚜虫高峰期提前发生的部分原因。
  结合前期研究[20,21],烟蚜防治时期的标准为烟草种植后温度达到25 ℃,5月降雨量不超过15 d,则于5月中下旬进行生物防治,若出现雨期提前和连续降雨,或平均高温达到27 ℃,则防治时期提前10~20 d;反之,若出现雨期延后和持续干旱,或平均高温达到27 ℃,则防治时期推后10~20 d。
  当前农业生产面对长期持续的病虫为害,主要采取以化学药剂为主的被动防治策略,不仅破坏生物多样性,而且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出现害虫交替暴发的现象,通过大规模人为繁育及释放天敌以防治害虫暴发、恢复自然生态成为未来防治害虫的重要手段[34,35]。但释放天敌昆虫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即田间需要有足够天敌昆虫繁育的害虫量),为此需要明确田间害虫的发生情况,在达到防治标准时进行释放工作,以保证天敌昆虫释放后的防治效果和后期天敌持续发挥作用。   烟蚜种群的暴发受多种因素影响,需持续关注,并积极做好本地区优势天敌的培育和应用技术研究,建立烟蚜生物防治技术体系,降低因长期化学防治对烟草质量、天敌昆虫、甚至生态系统[36-38]等的影响,为绿色烟叶的生产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 龙  怒.中外烟草业发展比较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04(2):61-69.
  [2] 王健男.中国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3] 邵伏文,薛宝燕.明清时期烟草在我国的引种及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5094-5096.
  [4] 宋军令.明清时期对烟草药用价值的认识和利用[J].农业考古,2009(1):213-217.
  [5] 宓鹤鸣,位  华,柳正良.烟草的本草考证及药用研究进展[J].药学实践杂志,2005,23(6):321-325.
  [6] 田友清,丁  平,张云庆.烟草药用研究概述[J].中国药业,2015, 24(9):126-128.
  [7] 闫  宁,刘艳华,张忠锋.烟草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用蛋白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1):57-63.
  [8] 张  驰,刘信平.烟草生产废弃物提取烟碱的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13(4):38-39.
  [9] NG L K,HUP?魪 M. Effects of moisture content in cigar tobacco on nicotine extraction:Similarity between soxhlet and focused open-vessel microwave assisted techniques[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2003,1011(1-2):213-219.
  [10] 楊效文,张孝羲.我国不同地区烟蚜种群生殖特征研究[J].生态学报,2000,20(1):139-144.
  [11] 王茂涛,张孝羲.桃蚜体色生物型的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91,18(4):351-355.
  [12] 程新胜,韩移旺,王方晓.不同体色烟蚜的消长动态及对药剂的敏感性[J].中国烟草科学,1998(3):33-34.
  [13] 刘绍友,侯有明,周靖华,等.桃蚜不同体色生物型的寄主适应性[J].西北农业学报,1999,8(4):1-4.
  [14] 顾春波.烟蚜的抗药性检测及机理研究[D].济南:山东农业大学,2005.
  [15] 吴兴富,宋春满,邓建华,等.云南省烟蚜红绿2种体色生物型的差异[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24(3):240-244.
  [16] 程新胜,王方晓,韩移旺.烟蚜消长动态及体色变化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1998,26(2):149,151.
  [17] 王小艺,沈佐锐.四种杀虫剂对桃蚜和异色瓢虫的选择毒性及害虫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协调性评价[J].农药学学报,2002, 4(1):34-38.
  [18] 王  媛,陈  越,张拯研,等.不同龄期异色瓢虫对烟蚜的捕食潜能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5,37(5):1075-1080.
  [19] 蒲德强,王  勇,刘虹伶,等.四川烟区烟蚜天敌资源与分布调查[J].烟草科技,2016,49(9):27-32.
  [20] 蒲德强,刘东阳,刘虹伶,等.四川省凉山烟区烟蚜发生规律及防治效果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0):139-143.
  [21] 王小强,刘虹伶,蒲德强,等.四川凉山烟区烟蚜种群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J].中国烟草科学,2017,38(6):34-40.
  [22] 刘琳娜.昆明禄劝县和晋宁县烤烟病虫害调查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23] 袁  锋,花保祯,杨从军,等.陕西省烟田昆虫区系调查与分类体系[J].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7,25(2):27-36.
  [24] 刘  旭,夏先全,姚  革,等.四川烟草大田生长期害虫种类及主要害虫发生规律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9,22(1):87-91.
  [25] 何  群.湖南烟草主要害虫发生规律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4.
  [26] 魏宁生,张  荣.烟草蚀纹病毒(TEV)生物学及理化特性的研究[J].中国烟草,1989(1):1-6.
  [27] 李正跃,孙跃先,严乃胜,等.烟蚜传播云南烟草丛枝病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0,6(2):27-3.
  [28] 王凤龙.烟草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J].烟草科技,2002(4):43-45.
  [29] 李义强,刘金亮,王凤龙,等.山东河南烟草病毒病发生种类发病规律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04,10(3):7-13.
  [30] 洪家保,邓建华.不同体色种群烟蚜传播CMV的效率[J].烟草科技,2006(1):58-62.
  [31] 杨  静,陈  杰,杨如松,等.贵州省镇远县烟蚜及蚜传病毒病的发生规律[J].贵州农业科学,2016,44(6):71-74.
  [32] 饶应勇.贵州高海拔烟区烟蚜的发生规律及其对烤烟品质的影响[D].贵阳:贵州大学,2007.
  [33] 吴雨明,何玉安,王林玉,等.贵州黔南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重病区蚜虫发生规律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14,18(5):48-50.
  [34] 陈学新,任顺祥,张  帆,等.天敌昆虫控害机制与可持续利用[J].应用昆虫学报,2013,50(1):9-18.
  [35] 王夸平,詹莜国,潘  悦,等.烟蚜茧蜂和异色瓢虫综合防治烟蚜的效果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13,52(7):1567-1570.
  [36] 刘训理,王  超,吴  凡,等.烟草根际微生物研究[J].生态学报,2006,26(2):552-557.
  [37] 曾  钰.我国烟蚜防治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26-827.
  [38] 陈  杰,付继刚,杨天沛,等.我国烟蚜防治研究进展[J].作物杂志,2015(6):21-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3554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