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玉米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玉米螟属于农业生产中破坏性最严重的害虫之一,该害虫具有分布广泛、危害农作物强的特点。主要以幼虫蛀茎为害,被害植株茎秆组织遭到破坏后,影响养分和水分的输送,造成穗部发育不全,籽粒灌浆不满等特征,玉米一旦感染该害虫会导致品质下降。玉米螟俗称箭杆虫,又叫玉米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也是世界性大害虫,分布广泛。本文分析了玉米螟发生的原因,总结了其的危害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治的措施,为相关农业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螟;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630051
  玉米螟是一种全球性害虫,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发生范围广、面积大、危害性严重等,其主要是对玉米的新叶、叶腋和茎秆等产生危害,被玉米螟侵蚀之后的玉米,容易出现玉米雌穗发育不良,籽粒不饱满等症状。因此,做好玉米螟防治工作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其是提高玉米产量、质量,增加种植者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1 玉米螟基本特性
  1.1 形态特征
  玉米螟生长到不同阶段时,其形态特征也可谓是各不相同,其主要可以分为成虫、卵、幼虫和蛹4种不同的形态。当玉米螟为成虫时,其外观为黄褐色,通常为中小型蛾子。雌性蛾子的体长多在13~15mm,翅膀张开时为28~34mm。蛾子的触角为丝状、头、胸为浅黄色,翅膀则为淡黄色或者是淡褐色。雄蛾的外观颜色比雌蛾更深,其身长的波纹与雌蛾类似,但是体形相较于雌蛾来说更小,其体长多为13~14mm。
  当玉米螟为卵的时候,其卵粒多呈扁椭圆形,不规则鱼鳞状卵块,每个卵块有20~60粒卵,卵粒在初期时为乳白色,略有光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逐渐变黄,卵孵化之后其中心会呈现出1个黑点,这就是幼虫的头部, 卵如果被寄生则在一段时间内将全部变黑。
  玉米螟处于幼虫期时,只有5d时间,其头部为黑色,初孵时表现为乳白色,半透明,幼虫的体长通常在20~30mm左右,身体为灰白色,身体背部则为淡灰色或者是淡红褐色,背部有3条纵线,中线比较明显,呈现为暗褐色。
  而当玉米螟为蛹的时候,其外观多为纺锤形,颜色为黄褐或者是红褐色,其体长多在15~18mm左右,其中雌蛹的腹部通常比较肥大,雄蛹的腹部则比较尖细。
  1.2 生活史及习性
  玉米螟通常在1a内会发生2代,2代老熟幼虫在玉米、高粱、谷子等作物的茎秆、穗轴或者是根部越冬,其中在玉米茎秆中越冬的玉米螟高达80%,成功越冬的幼虫往往会在次年的5月中下旬转化为蛹,6月上旬则会转化为成虫,6月中下旬往往是成虫盛发的阶段,也就是产卵期,玉米螟的卵期通常在5~6d,6月下旬—7月上中旬出现1代玉米螟害虫,玉米螟的幼虫期通常在20~30d左右,蛹期则在7d左右,进入到7月下旬—8月中旬,则过渡到2代螟卵高发期,进入到8月中下旬时,2代螟害虫大面积爆发,秋收之后,老熟幼虫则会进入循环越冬。
  而在对玉米螟的生活习性进行分析时,发现玉米螟的成虫多是昼伏夜出,其多在日落后到午夜前活动,成虫的飞行能力比较强,具有屈光的特性。大部分成虫都是在夜间羽化,通常雄蛾会先羽化,其比雌蛾羽化的时间早上3~5d。成虫成功羽化的当天就会进行交尾,1~2d内其就能够产卵,雌蛾产卵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一般来说,其会选择比较高大,生长态势比较好的植株,或者是生长在荫蔽、潮湿、低洼地带的植株,然后雌蛾将自己的卵产生玉米、高粱以及谷子叶背附近,每只雌蛾的产卵数量多在10~20块左右,数量高达300~600粒。
  通常玉米螟的幼虫会在上午孵化,幼虫成功孵化之后1h内会逐渐分散。由于幼虫本身具有趋糖、趋湿、趋嫩、背光等生活习性,因此,幼虫往往会选择在植株含糖量相对比较高,同时比较幼嫩的区域生长。一般来说2代螟低龄幼虫多数集中在雌穗顶的花丝以及成熟嫩粒部位生长,其主要危害的也是玉米这些部位,同时还有少数玉米螟幼虫会在叶腋部位危害玉米的生长,随着玉米的生长发育,玉米螟集中危害的部位也将会随之发生新的变化,因此在防治该害虫时,还需根据玉米的生长情况理性的防治。
  2 玉米螟危害特点
  玉米螟所带来的危害与其他害虫相比存在有较大的差异,玉米螟主要分为幼虫和成虫2种,玉米螟幼虫不仅会对玉米的花叶、折雄、折杆及雄穗等产生影响,还可能会导致玉米籽粒发霉腐烂,最终导致玉米大量减产。玉米螟幼虫主要以玉米不同部位为食物,如刚刚孵化的幼虫多以玉米嫩叶作为食物,而且其还将会寄生在新叶中,在玉米雄穗长出之后,幼虫则将会以玉米籽粒或者是雄穗作为食物,这样必将会对玉米养分的吸收产生影响,致使玉米籽粒重量降低,导致玉米减产。而玉米的大虫则主要危害茎秆,玉米茎秆组织被破坏之后,其养分传输将会因此受到影响。
  3 玉米螟发生规律分析
  通常来说,玉米螟的发生主要受到气候、天敌、玉米品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生也有一定的规律可言。从玉米螟繁殖发生规律来说,其一般1a发生1次,集中在9月下旬,在此阶段玉米螟幼虫会集中在玉米秸秆、根茬及穗轴等部位等待越冬,成功越冬的幼虫将会在第2年的6月份,进化成蛹,7月份时玉米螟将会进入最佳繁殖期,而在8—9月份时则是玉米生长发育最为旺盛的阶段,因此玉米螟往往会对玉米造成较大的危害[1]。
  玉米螟的發生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也极为紧密,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温湿度的影响,玉米螟生长繁殖最为合适的温度多在20~30℃,空气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玉米螟则能够快速的传播,而相较于湿度来说,温度则是影响玉米螟生长发育的关键性因素,温度既会影响到玉米螟幼虫的生长速度,同时,其还将会影响到玉米螟的发生代数。此外,玉米的种类及生长情况,也将会对玉米螟的发生产生影响,如缺乏抗虫基因的玉米,生长越是旺盛,植株越是高大,玉米螟的寄生则越是集中;反之,如果玉米苗越小,则玉米螟幼虫成活率越低,同时,玉米种植布局也将会对玉米螟发生产生影响,如果将玉米与其他农作物混合种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玉米螟发生率。   4 玉米螟防治措施
  4.1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近些年来,防治玉米螟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主要是结合玉米螟的生长特点进行,如在种植玉米时,可以结合玉米螟的趋光性特点,使用高压汞灭虫灯将其诱杀。在防治方法相较于化学防治方法来说,突出性优势就在于,操作方便简单,成本比较低,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但是,应用该方法只能杀灭60%~70%的玉米螟,还有一部分玉米螟难以被杀死,而且该方法在应用期间,需要种植者熟悉灭虫灯的使用方法,必须结合玉米种植实际情况,合理设置灭虫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灯具作用[2]。
  4.2 生物防治
  所谓的生物防治法,就是利用玉米螟的天敵捕杀其幼虫,以达到防治该虫害的目的,其主要是借助白僵菌和赤眼蜂2种生物进行捕杀。在利用白僵菌时具体防治过程如下,即在种植玉米前将菌粒撒在田间地头,这样能够快速的将玉米螟越冬幼虫杀灭。在培养白僵菌时主要是借助玉米心叶,该生物防治方法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据相关研究分析使用该方法能够杀灭田间玉米螟在70%以上。而赤眼蜂的应有优势在于防治效果好、经济效益高、使用操作简单、生态效益显著等。其操作措施为在玉米螟化蛹率为上升20%左右时,进行第1次放蜂,然后在5~7d后进行第2次放蜂,放蜂数量需结合玉米实际种植面积进行合理划分。当然,在使用生物防治法时也应当注意,这种方法虽然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任何污染,但是其可能会破坏生物链,导致物种失衡,因此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所以在应用该方法的时候,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引进各种新生物。
  4.3 农业化学防治
  农业化学防治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防治方法,通常在玉米收获之后,为了节约资金种植者会将玉米秸秆作为燃料燃烧或者是沤肥,在开展该工作时,种植者就可以注意加强选择,如可以将寄生有玉米螟的秸秆用以燃烧和沤肥,这样也能够有效地降低玉米螟的发生率。此外,在必要情况下,种植者也可以适当喷洒农药,将各类幼虫歼灭,减少玉米螟对玉米生长的影响[3]。
  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为广泛的作物之一,玉米螟是玉米种植期间的常见害虫,其具有分布范围广、繁殖代数多、危害性大的特点,本文从玉米螟发生规律进行分析,探讨该虫害的防治方法,希望能够借此更好地促进玉米的健康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 周大荣.我国玉米螟的发生、防治与研究进展[J]. 植保技术与推广,1996(02):3.
  [2] 申效诚.兰考县玉米螟的种群动态及其防治对策探讨[J]. 河南农业科学,1990(06):13-15.
  [3] 王红军,张化远.夏玉米玉米螟的防治适期及施药方法[J]. 河南农业科学,2004(09):92.
  作者简介:
  吴兴文(1968-),男,大专,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服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77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