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生物反应堆实用技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将农作物秸秆在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净化剂作用下,定向转化成作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分,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条件,提高作物光合效率,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新技术。
一、秸秆反应堆优点
1、在严寒季节里温室内20厘米地温提高4-6℃,气温提高℃,幼苗死亡率降低20%-30%。
2、二氧化碳浓度提高2-4倍,达到1000-3000p,光合效率提高50%以上,饥饿程度得到有效缓解,生长加快,开花坐果率提高,标准化操作平均增产30%-50%。
3、菌种在转化秸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抗病孢子,对病虫害产生较强拮抗、抑制和致死作用,植物发病率降低90%以上,农药用量减少90%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10倍以上,为根系生长创造了优良的环境。
4、秸秆在反应过程中,菌群代谢产生大量高活性的生物酶,与化肥、农药接触反应,使无效肥料变有效,使有害物质变有益,最终使农药残毒变为植物需要的二氧化碳。经测定:一年应用该技术植物根系周围的农药残留减少95%以上,二年应用该技术可全部消除。
二、操作要点
1、方式
有内置式、外置式和内外结合式三种,其中内置式又分为行下内置式、行间内置式,温室内一般采取行间内置式。
2、用量
每亩秸秆用量3000-4000公斤(7-8亩玉米田秸秆)、菌种7-8公斤、麦麸140-160公斤、饼肥70-80公斤。使用前一天或当天,菌种必须进行预处理,方法是:按1公斤菌种兑掺20公斤麦麸,10公斤饼肥,加水35-40公斤,混合拌匀,堆积发酵4-24小时即可使用(堆积时打孔散热)。如当天使用不完,应摊放于室内或阴凉处,厚8-10厘米,第二天继续使用。
3、方法:
(1)开沟
大行开沟,沟宽30-40厘米,沟深20-25厘米,开沟长度与行长相等,开挖土壤按等量分放沟两边。
(2)铺秸秆
沟内底部铺放玉米秸,上部放麦秸、稻草、玉米皮树叶以及食用菌下脚料等。铺完踏实后,厚度25-30厘米,沟两头露出10厘米秸秆茬,以便进氧气。
(3)撒菌种
每沟用处理后的菌种6公斤,均匀撒在秸秆上,并用铁锨轻拍一遍,使菌种与秸秆均匀接触。
(4)覆土
将沟两边的土回填于秸秆上,覆土厚度高出地面10-15厘米。
(5)浇水
浇水以湿透秸秆为宜,隔3-4天后,将地面找平,秸秆上土层厚度保持15厘米左右。
(6)打孔
在垄上用12#钢筋打一行孔,孔距20厘米,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以促进秸秆转化。
(7)定植
在小行距起垄栽苗后,进行膜下灌溉。以后根据作物长势进行灌水,大行一般不浇水。
三、注意事项
1、内置式操作时间应比定植播种期提前20天左右最少不低于10天,否则表现效果不明显。2、第一次浇水要巧,常规法浇2-3水,反应堆技术浇一水,第四次浇水要慎,入九至立春期间不宜浇水,以看到旱情才可浇水。3、使用该技术禁用各种化肥和杀菌剂,如发现虫害严重时才可使用杀虫剂。若使用化肥、农药会降低菌种活性,过量会使菌种死亡,使作物减产。4、温室大棚和拱棚采用内置式,除低温季节外一般不用地膜盖,因为地膜覆盖会阻碍二氧化碳冒出、氧气的进入,影响反应堆的定向转化和反应速度。
2、使用外置式掌握三补三用的原则
(1)三补
一补气:保持回气孔畅通,增加堆内通气性;二补水:秸秆转化需要大量水分,缺水会影响反应速度和效果,低温季节8-10天补水一次,高温季节5-7天补水一次;三补料:当反应堆中秸秆下降一半多时,及时添加菌种和秸秆,一般菌种3公斤,秸秆1200公斤。
(2)三用
一用氣:当外置堆做好后,当天就要安机抽气,开机时间苗期6一8小时,花期活性酶、抗病孢子、多种矿质元素等,对作物增产作用约占30%,用好反应液既能当肥又能当药,一般5-7天喷施一次,或结合浇水进行冲施;三用渣:外置堆中清理出来,堆积放置好,下茬定植时穴施,能增产20%以上。
(作者单位:719400陕西省府谷县园艺技术推广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481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