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宣城市水东镇古树银杏现状及保护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本文总结了宣城市水东镇古树银杏的现状,提出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包括环境改造、树体修复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內容,以期为逐步改善古树生长环境、提升树体生长势提供参考。
  关键词    银杏;古树;现状;保护措施;水东镇;安徽宣城
  中图分类号    S792.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1-0158-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atus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on  Ancient  Tree  Ginkgo  in  Shuidong  Town  of  Xuancheng  City:Take  Xuancheng  City
  No.34180210538  Ancient  Tree  Ginkgo  as  an  Example
  YAN Wang-zhi
  (Xuanzhou District Greening Committee Office of Xuancheng City,Xuancheng Anhui 242000)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status of ancient tree ginkgo in Shuidong Town,Xuancheng City,put forward some effective protective measures,such as environmental renovation,tree body restoration,disease and pest control and so on,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gradually improving the growth environment of ancient tree and improving the growth potential of tree body.
  Key words    ginkgo;ancient tree;status;protective measure;Shuidong Town;Xuancheng Anhui
  银杏(Ginkgo biloba L.)属银杏科银杏属的落叶高大乔木,为深根性喜光树种。银杏适应气候范围很广,在冬季绝对最低气温高于-20 ℃、平均气温为10~18 ℃、年降水量为600~1 500 mm、冬春温凉润湿、夏秋阴雨和煦等条件下,有利于生长。适应土壤性也较强,在酸性土、中性土或钙质土等均可生长,尤其适宜在排水良好、肥沃、湿润的深厚沙质土中生长,而石砾含量较多和瘠薄干燥山坡地不利于生长。若土壤湿度过大或者盐分过重,则银杏无法存活。
  1    现状
  1.1    古树信息
  银杏为Ⅰ级,编号为34180210538,位于宣州区水东镇前进村大张村村口,地理位置为东经119°00′10.49″、北纬30°48′30.69″,海拔为79 m。树高25 m,胸围为480 cm,冠幅为17 m×17 m,树龄为510年。
  1.2    环境
  1.2.1    树池与杂物。古树砌有半径为2.5 m、高为0.6 m的花岗岩树池。池内有石凳4块、植草砖残破不堪,水泥灰底长期遭受人为踩踏。
  1.2.2    土壤与排水。古树四周为深厚黄红壤,树池内土壤厚实,透水、透气性极差;树池外为村民园地,雨季排水不畅。
  1.3    树体
  1.3.1    根颈部。根系闭气严重,部分根系上翻,濒临死亡;根颈部西侧木质部腐烂严重,形成贯穿洞,洞内有小香炉。
  1.3.2    树干与大枝。下部干皮缺失,露出少许碳化树干;下部枝条凌乱,通风透光性较差;分枝处朝天洞众多,时有积水加速古树干腔腐烂。
  1.3.3    枝叶。大量开花结实导致树体严重透支;银杏超小卷蛾危害树叶。
  1.3.4    历史痕迹。2008年古树遭雷击而自燃,树势逐渐衰弱。树梢数次遭雪压、台风摧残,多处折断。
  1.4    人为活动
  1.4.1    迷信活动。有人在古树根颈部空洞内焚香、烧纸(如清明、冬至、春节和农历七月十五日)以及在树干悬挂布幔等宗教迷信行为。
  1.4.2    休闲娱乐。经常有村民在树池内聚集,在石凳上参与打牌和下棋等娱乐休闲活动。
  2    保护措施
  2.1    环境改造
  2.1.1    杂物清理。移除石凳和植草砖等,将水泥灰层逐片敲碎移除,作业过程注意保护根系不受损伤。
  2.1.2    降低覆土。适当降低树池内覆土高度,恢复到原来的根颈部位,形成内高外低的最佳排水地势。   2.1.3    改良土壤。将二氯异氢尿酸钠混合有机菌肥均匀撒施于根系层表面,减弱水泥碱性,回填黄泥土,将上翻根系压实,覆土厚度15~20 cm,再次将二氯异氢尿酸钠混合有机菌肥均匀撒施于黄泥土表面,增强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后浇透水。
  2.1.4    麦冬种植。就地取材选择较耐阴的麦冬草进行种植,栽植面积约35 m2,可以按照散射同心圆形状种植,种植后浇水定根。
  2.1.5    钻透水与透气孔。在树池不同方向接近地面部位打穿树池,打长、宽均为15 cm的孔洞4个,直至树池内部土层,然后安装网状帽头,改善树池透气性,同时便于排积水。
  2.1.6    安装改良装置。在树池外侧和树冠投影内,选择地势较低或板结严重的位置,下挖直径15 cm、深110 cm的安装坑4组,将4套地下环境改良装置分别放入坑中,回填土踩实;装置帽头高出地表1~2 cm,最后浇灌生根液100倍液。
  2.1.7    改良水系。利用园地内现有的排水沟,进行清沟沥水,确保古树根系位于地下水位以上[1],尤其要确保不让古树在雨季浸泡在水中。
  2.1.8    移除迷信设施。移除树洞中的小香炉,摘除彩色布幔,同时做好群众工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到依法保护古树。
  2.2    树体修复
  2.2.1    干体修复。首先,对树干、大枝的外露腐朽木质部用砂纸打磨清腐,清腐时保留正常与腐朽木质部之间隔离层约1 cm的安全距离,做到清理彻底、干体光滑[2]。其次,用电吹风或风力灭火器吹拂干净,用3%硫酸铜均喷涂匀,无遗漏消毒3次,每次消毒间隔时间3~4 h。最后,用防腐桐油均匀喷涂3次,每次间隔10 min左右,待第1次桐油收干后,再涂刷下一次;若喷涂2 h内遇雨,则要重新喷涂。
  2.2.2    枯枝修剪。及时剪除树梢枯死枝条,消除安全隐患,避免掉落伤人。直径5 cm以下的枯枝可采用高枝剪直接锯断,5 cm以上的枝条采用三锯下刀法,避免劈裂损伤活组织。粗大的枯死枝保留1.5~2.0 m的枝桩,避免破坏古树树形。对剪口及保留的枝桩精细清理并用电吹风吹拂干净后,用3%硫酸铜消毒3次,用桐油涂抹3次,密封,以防腐和防水。
  2.2.3    内膛疏理。对杂乱、病虫、徒长、平行、交叉、下垂等枝条进行适当修剪,同时剪去主干基部上萌发直径<3 cm的细枝,伤口用愈合剂涂抹,促进内膛通风,改善树体透光[3]。
  2.2.4    仿真修补。一是清腐打磨。对主干、大枝的7处朝天洞实施精准、彻底清腐,清除附生植物及腐烂物质,再进行砂纸打磨。二是消毒风干。首先,用电吹风或者小型风力灭火器吹拂干燥;然后,用3%硫酸铜消毒3次。最后,再涂抹3次桐油,达到防水、防腐的目的。三是填充树洞。按照石灰、麻丝、桐油混合比例为3.0∶1.5∶1.0进行填充,并使用环氧树脂密封。四是造型布网。外呈鼓凸状龙骨造型安装,造型完成后布网。五是仿真着色。将仿真泥均匀涂抹于网面,制作纹理和树瘤等造型,仿真泥与树干结合处要打硅胶,厚度0.5~0.8 cm,隔天进行喷水养护;仿真着色的颜色要与仿真体相似,整体感观自然、沧桑与协调(颜色干燥时间10 h)。
  2.2.5    疏果减负。一是雌株疏果。摘去中下部幼果,减少古树养分消耗[4];于翌年授粉季节,及时给树冠喷水,淋去外来花粉,防止受精结实,以减少结果量。二是雄株移除。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及早移除大张村周围的雄株银杏,防止传粉结果,以减少雌株古树的养分损耗。
  2.3    病虫害防治
  4月银杏超小卷蛾成虫羽化期,每天9:00前成虫常栖息于树干中下部粗皮凹陷处,可以人工捕杀或喷药杀灭。4 月下旬至6月中旬,人工剪除虫害枝,清除地面上的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消灭幼虫。每年4月上旬成虫羽化前,按照50%杀螟松乳油250倍液与2.5%敌杀死乳油500倍液比例为1∶1喷涂树干及骨干枝,可以快速毒杀刚羽化的成虫,可以用塑料薄膜包扎封闭干体。在4月下旬至6月中旬,用50%杀螟松乳油1 000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3 000倍液高压喷洒被害枝叶,降低幼虫危害。
  由于古树周边环境比较阴湿,容易引发白蚁危害,可以在周边撒施少量毒死蜱颗粒剂防治白蚁。
  实施树干杀菌涂白措施,于秋季落叶后,距离树干基部高度1.5 m范围内,干体清扫后均匀喷施、喷涂“白大夫”树干涂白剂(加少量石硫合剂)。既可以杀虫灭菌,又可以防范越冬银杏超小卷蛾翌年带来的危害。喷涂树干涂白剂前要做好高标,保证喷涂线平整美观。
  3    參考文献
  [1] 赵丽英,贾冀梅.南阳银杏古树资源及其保护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8(20):8587-8589.
  [2] 战臣祥,张彦玲,马瑞红,等.沂沭河流域银杏古树资源现状与保护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23):188.
  [3] 魏胜林,茅晓伟,肖湘东,等.留园古树名木树体现状与保护措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2136-2138.
  [4] 张艳红.丹东市主要古树名木及管理现状和保护建议[J].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 15(3):139-142.
  收稿日期   2020-02-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25364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