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发展效率评价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发展循环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通过评价分析四川省绵阳市的循环农业发展效率,可有效促进当地循环农业发展,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变的同时实现绿色发展。选用DEA方法中的CCR模型,对绵阳市循环农业发展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7年绵阳市循环农业指标效率达到相对最优,DEA有效;而2016年指标效率未达到最优,DEA无效。最后针对如何调整绵阳市循环农业发展效率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DEA;循环农业;发展效率;四川省绵阳市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20) 16-0172-04
DOI: 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20.16.039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农业现代化再次入题,同时,也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当前,中国农业迫切需要通过实施新理念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实现绿色发展,发展循环农业尤为重要。发展循环农业能够将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发展实现完美结合。近年来,中国加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体现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两山”论,这些政策和理论的出台促使循环农业得到良好发展。
在农业资源长期透支的情况下,中国农业生态系统也因环境污染加剧而逐渐亮起了红灯。如何应对农业发展新挑战,中国应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四川省绵阳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地理位置独特,气候适宜,交通便利,水资源良好,良好的自然條件为绵阳市循环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然而,绵阳市农业整体仍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只有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绵阳市才能实现向农业强市的转变。
绵阳市通过农牧结合的方式实施循环农业,并且已经基本建立起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机制。目前,绵阳市农业节水技术已普遍应用,以无害化的方式集中处理病死的畜禽和鱼类,并大幅度提高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水平。截至2018年,绵阳市秸秆综合回收利用率达95.7%,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 312个,占行政村总数的72.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109.1万hm2,占总面积的53.9%[1]。近年来,绵阳市在大力提高循环农业发展效率、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降低资源环境压力以及科学组织循环体系的同时,扎实稳步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利用组合方式,多措并举,在已经细化的政策与方法上,追求更适合绵阳市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本研究通过对绵阳市循环农业的发展效率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能有效促进绵阳市循环农业的良好发展,还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1研究背景
中国循环农业早在20世纪80?90年代出现,之后开始慢慢形成[2]。循环农业的概念最早由张元浩提出,他认为循环农业是通过农业生产过程中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形成的,但目前关于循环农业的具体概念还未统一。21世纪以来,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在中国开始逐渐增多,更新了许多与此相关的理论研究等内容,因此循环农业也逐渐得到广泛关注。从循环农业到循环节约农业,循环农业的概念不断更新扩充,但其实质旨在于借助环境友好方式,使环境容量和自然资源达成一致,实现农业经济活动更加生态化的目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中国农业现有资源的消耗与浪费[3]。开展循环农业对中国当前的农业发展有着非常紧迫的现实意义,为尽可能地降低农业资源投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推进循环农业发展是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的关键[4]。
DEA效率评价法及模型于1978年由美国运筹学家Chames与Cooper提出[5]。关于循环农业体系的评价,需要根据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才能达到科学客观的目的。而对发展效率进行衡量选择,DEA法可更加直观地说明投入与产出的组合[6],因此相对于经营比率与利润指标,DEA法更综合且可信度更高,应用DEA法可对循环农业发展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林永钦等[7]对鄱阳湖循环农业发展效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存在大面积的化肥投入过量、粮食单产不高以及农业耕地面积所占比重较大等问题。DEA法是在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对研究区域的投入与产出数据进行效率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无效年份的投入与产出数据进行调整优化,从而促进该地区循环农业发展[8]。
综上所述,发展循环农业是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利用科学客观的方法对绵阳市循环农业发展效率进行评价,可有效促进绵阳市循环农业发展。
2绵阳市循环农业发展效率评价分析
2.1 模型选择
数据包络分析法是在保持决策单元投入与产出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利用数学规划,通过观察一组多投入、多产出的数值来评价相对有效性的一种综合性效果评价方法。
本研究选取CCR模型,该模型是由假设须被评价的多个同类部分组成的决策单元,每个决策单元有m个投入变量存在,也有n个产出变量存在。xij表示第i种投入变量存在于第j个决策单元,xij<0;yij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对第r种输出的产出变量,yrj>0 [9] ;vi表不第i种输入的一种度量,ur表示第r种输出的一种度量,i=1,2,…,m ; r= 1,2,…,n。xij、yrj为已知数据,根据历史资料可知为变量,公式为:
maxu,y (u'yilv'xi)
st u'yjlv'xj≤1 ,2, ··· ,N
2.2 指标选取
2.2.1 指标拟定 降低农业资源与材料投入量,控制废弃物产生与排放量,与此同时增加对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并提高农业生产体系产出,是循环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和农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总体发展目标。
循环经济是根据研究区域的农业实际生产情况,严格遵循“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行为原则(简称“3R”原则),全面、准确地将农业系统投资的复杂内容、产出终端和运行过程反映出来[10]。在评价循环农业发展效率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发展的核心技术指标[11]。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本研究选取农林牧渔业劳动力等6项为投入指标(表1),选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等3项为产出指标(表2)。 2.2.2 指标检验 在进行效率评价之前,本研究选用Pearson法利用相关系数,针对所选取的投入与产出指标进行检验分析。该方法可通过检验结果来确定最终的投入与产出指标,若投入值与产出值之间的t存在双尾检测不显著时,则予以剔除(表3)。
由表3可知,投入指标中,农林牧渔业劳动力与所有产出指标均呈负相关,农作物播种面积与所有产出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由于这2项指标均不满足DEA法选取指标的基本要求,因此将这2项指标剔除。产出指标中,由于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林牧渔业劳动力、化肥使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4个投入指标呈负相关,且与化肥使用量、農村用电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4个投入指标无显著相关性,也应剔除。
根据Pearson法相关系数检验结果,确定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使用量、农村用电量和有效灌溉面积4项为投入指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粮食总产量2项为产出指标。
2.3效率分析
根据四川省绵阳市《2013—2017年统计年鉴》,并借助DEAP 2.1软件,在规模报酬不变的情况下(CRS)对绵阳市2013-2017年循环农业发展效率进行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7年 E=1.000,说明 2013 年、2014 年、2015 年和 2017年DEA运行有效;2016年E=0.989,说明2016年DEA运行无效。
表5和表6是绵阳市2013-2017年循环农业投入和产出松弛量。由表5可知,2016年,农业机械总动力投入冗余值需要减少3.693个单位,产出冗余值需要减少2.002个单位;化肥使用量投入冗余值需要减少0.251个单位,产出冗余值需要减少0.569个单位,说明2016年农业机械总动力多投入了2.002个单位,化肥使用量多投入了0.569个单位。农村用电量投入冗余值需要减少0.133个单位,有效灌溉面积投入冗余值需要减少2.495个单位。
由表6可知,2016年对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化肥使用量进行调整便可实现DEA有效。改进绵阳市循环农业发展效率,需从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化肥使用量等方面进行调整。
3提高绵阳市循环农业发展效率的途径
3.1提高纯技术效率
提高纯技术效率需要从径向调整和松弛量调整2个方面进行(表7)。①径向调整。将该决策单元移动至其在生产前沿面上的投影点,通过径向调整可知,投入损失是由纯技术效率导致的[10]。②松弛量调整。在投入与产出指标均多的模型中,比较容易出现投入与产出松弛的情况。当某投入指标投入量过大时,需要减去与之相应的松弛量,以此平衡由于投入指标过大而出现指标松弛的现象;如果产出量不足,说明产出存在松弛,应将产出量加上相应的松驰量。
3.2提高规模效率
由表4可知,由于2016年绵阳市循环农业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所以选择的方案是产出不变、投入减少。①径向调整。2016年绵阳市循环农业规模效率为0.989,在保持目标值产出不变的情况下,针对各投入指标均降低1.10%,此时规模效率仍为0.989。②松弛量调整。在径向调整的基础上,在农村用电量和有效灌溉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将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化肥使用量减少2.002和0.569个单位。在仍然保持目标值产出不变的情况下,此时模拟的结果为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相等,且都为1。
4小结及建议
4.1 小结
绵阳市循环农业发展效率处于相对良好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13年、2014年、2015年和2017年,绵阳市循环农业投入与产出指标效率均达到相对最优,D E A有效;而2016年投入与产出指标效率未达到最优,DEA无效。从循环农业的表现来说,要使资源利用与产出效率越高,DEA有效的年份应越多。造成绵阳市2016年循环农业投入与产出指标效率相对无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2016年,针对粮食品种的供求矛盾,绵阳市积极主动调整种植结构,同时,提高耕地质量建设。2016年,绵阳市大力整治农村土地,建成0.8万hm2高标准农田;大力实施田网、渠网和路网“三网”建设,建成1万hm2高标准农田,导致2016年绵阳市农作物播种面积大量减少。
2) 2016年起,中国农业系统开始推进持续5年的化肥零增长行动[12]。2016年绵阳市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但化肥使用量并未减少,化肥投入过量,导致2016年绵阳市循环农业指标效率未能达到最优。
3) 2016年,农业部办公厅颁布了《全国通用类农业机械中央财政资金最高补贴额一览表》,围绕“缩范围、降定额、促敞开”的补贴方向进行调整完善。这一政策的出台,使农业机械使用率有所提高,导致2016年绵阳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较高。
4.2 建议
解决农业资源投入过剩、使用过程中的浪费以及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冋题,是提局绵阳市循环农业发展效率的有效措施。可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调整。1) 提高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有效灌溉面积需要保证充足的水源以及必备的灌溉设备。要依据绵阳市水资源存量,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使用合适的水生产合适的农产品数量。同时,大力建设田间节水基础设施以及营造土壤水库,并完善好农田灌排、集雨蓄水、水肥一体化以及墒情监测等设施设备,进一步改造栽培制度,使农耕农艺节水与工程节水等集成配套措施突出。大力推广覆盖保墒、膜下滴灌以及耕作保护等技术,提高农作物利用水分的系数,对农业用水进行总量控制,通过扩大有效灌溉面积从而提高农业用水保障能力。
2) 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2016年,绵阳市出台《绵阳市“沃野绵州”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2016-2030年)》,提出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根据绵阳市《2016—2017年统计年鉴》数据可知,相比2016年,2017年绵阳市化肥使用量减少了 0.76 t。按照“3R”原则,在发展循环农业的过程中,绵阳市应当减少农药使用量,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将沼气或天然气发酵形成有机肥,加大有机肥的使用量。如三台县花园镇的麦冬-生猪模式和梓潼县的蜜柚-生猪模式,引导农民采用沼液、沼渣等生物有机肥进行培育;安州区黄土镇雪宝鸿丰牧场利用干湿分离机将牛粪、尿、水等分离开来,将干粪移至库房存放,发酵成有机肥,而液体则利用管网输送到发酵罐,经过30天发酵形成沼气,再经脱水脱硫后存放于双膜储气柜形成有机肥;北川县采用养殖场牲畜粪污发酵作为蔬菜绿肥。这几个区(县)的典型成功案例证明种养结合模式对发展循环农业至关重要。 3)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对于正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向现代农业阶段过渡的绵阳市来说,加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使用旧农机导致农业机械总功率消耗过大,只有鼓励农民弃用旧农机并及时更换新农机,扩大财政补贴,促进农机化改造,才能更加高效地促進循环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忠元,邓楠楠,何春华,等.绵阳市产业扶贫推动新农村建设案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26) :215-218.
[2]夏蕾.中国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保障措施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0.
[3]王雪.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创新[J].农业经济,2013( 12):57-58.
[4]彭升,王云华.以生态循环农业助推绿色发展——以湖南为例[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3):1-7.
[5]张之艳.熵权DEA模型及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6]鲍红梅,王冬冬,徐新丽,等.基于生产者角色的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绩效评价[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 1): 105-108.
[7]林永钦,熊雪,傅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 12): 1532-1536.
[8]杨春,杨利蓉.基于DEA方法的射洪县循环农业发展效率评价[J].农业技术经济,2011(4): 117-121.
[9] 胡凯.区域创新体系中企业主体地位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7.
[10] 徐峥,陈书章,朱琰洁,等.基于DEA的河南省农业循环经济效率评价[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45(4):482-486,492.
[11] 雷波,姜文来.北方旱作区节水农业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山西寿阳为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2): 134-138.
[12] 农村.农业.农民编辑部.农机购置补贴规模扩大补贴对象有三方面调整[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3(3):8-9.
收稿日期:2020-05-12
作者简介:唐笛(1995-),女,四川绵阳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电话)13350022771(电子信箱)438000635@qq.com;通信作者,陈昌洪(1970-),男,四川中江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项目管理和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研究,(电子信箱)zgcch@163.com。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153453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