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质问题国内研究现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思
摘 要 感受质问题是当代意识问题研究的核心之一,目前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刚刚起步,相关的研究论文仅有三十余篇,研究专著还没有出现,对该问题的研究深度也有待深入。以后国内的感受质研究,应该在感受质的结构与功能、感受质与意识的关系、感受质与神经活动的关系等方面取得突破。
关键词 感受质 物理主义 反物理主义 神经科学
中图分类号:B152 文献标识码:A
感受质问题是当代意识问题研究的核心,对该问题的讨论引发了心灵哲学中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之间的激烈争论。随着心灵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问题也逐渐进入到国内学者的视野。本文首先对感受质进行概念辨析,其次对感受质问题的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介绍,最后对之做出简要评价。
1 概念辨析
“感受质”(qualia)在心灵哲学中指的是个体直接感觉到的纯粹主观感受的质性特征。该词还被译为“感受质”、“感受性”、“感受性质”、“感质”等。
江怡把qualia译为“感受质”,他认为该译法能够把感受质与一般的性质区别开来,突出感受质作为不同于属性的经验内容的质性特征。“感受性”一词对应的英文是sensitivity或者impressibility或者receptivity,而不是qualia,该词一般作为心理学术语使用,意指个体的感觉系统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高新民把qualia译为“感受性质”,该词虽然体现了主体感受的质性特征,但是相对于“感受质”而言,在使用上不够简洁,并且易与心理学术语“感受性”之间混淆。程炼把qualia译为“感质”,该词是“感受质”一词的缩写,虽然也体现了主体感受的质性特征,但是在使用上或许会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在相关文献中并不常见。鉴于江怡的翻译更为强调主体感受的质性特征,并且在使用中更为简洁和广泛,本文采用“感受质”作为对qualia的中文翻译。
2 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感受质问题的国内研究现状,我们将分论文和著作两大部分进行论述,并对每一部分作出简要的述评。
2.1 论文部分
目前国内直接论及感受质的文章总共有35篇,根据文章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五类:介绍性文章、以感受质问题为代表的反物理主义与物理主义之争、神经科学对感受质的研究、关于“知识论证”的讨论、从知识构成和表达的角度看“感受质”。
2.1.1 介绍性文章
高新民的《心理世界的“新大陆”——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围绕感受性质的争论及其思考》(1999年)是国内第一篇介绍感受质的文章。这篇文章首先探讨了主观特性假说对感受质的存在、结构与作用的论证以及以此为基础提出的“主观观点”和反唯物主义结论,然后分别评价了功能主义、物理主义同一论对感受质这一“新反常”的同化和对反唯物主义结论的反批判,讨论了取消论对感受质的排解,最后提出了关于感受质的初步思考。文章认为,感受质是心理世界中不可漠视的存在,所引发的有关争论深化和拓展了人类对心理结构、本质与奥秘的认识,主观特性假说提出的新难题不是唯物主义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障碍,而是它迈向新境界的契机和突破口。
刘玲的《“感受质”:皮尔士、刘易斯、费格尔》(2010年)详尽地介绍了“感受质”一词出现的源起、该词的使用历史以及它如何进入当代心灵哲学,对我们理解澄清“感受质”这一概念,理解当今心灵哲学在这个问题上的争论很有帮助。
费多益的《“感受质”及其研究进展》(2009年)首先通过介绍相关的科学实验提出了对功能主义的诘难,然后分析了感受质的本体论地位问题,最后依据埃德尔曼和唐孝威各自提出的心智模型,提出一种对“私人性”的非还原的解释,并寄希望于未来会出现一种比属性二元论强,比实体二元论弱的新的概念框架来最终解决心身互动问题。
除了上述几篇文章之外,相关的论文还有李恒威的《意识经验的感受性和涌现》(2006年)、《表征、感受性和言语思维》(2008年),江怡的《意识、感受质与反物理主义》(2009年)、吴胜峰的《感受性质问题:提出及其论证》(2012年)、周晓亮的《试论西方心灵哲学中的“感受性问题”》(2008年)。
此类文章是对感受质问题的基本介绍,主要从词源学的角度对“感受质”进行概念分析,并介绍“感受质”一词的历史含义,以及它如何进入当代心灵哲学。除此之外,上述文章还涉及到了心灵哲学中支持感受质的五种主要的论证形式以及它所代表的反物理主义的思想。
2.1.2 以感受质问题为代表的反物理主义与物理主义之争
高新民的《感受性质——新二元论的一个堡垒》(2009年)认为,感受质问题是新二元论最为重要的理论依据,感受质是意向性之外的另一重要心理属性,许多哲学家通过提出各种思想实验证实了感受质的存在,并认为它不可能逻辑地随附在物理的事实之上,以致于许多唯物主义者认为,感受质是唯物主义最难以克服的困难。该文章通过概念辨析理清了感受质的理论所指,考察了心灵哲学中支持感受质存在的五种论证形式以及二元论结论,最后做出结论:对以感受质问题为代表的新二元论的研究是推进唯物主义发展的良好契机。
陈晓平的《下向因果与感受性——兼评金在权的心—身理论》(2011年)分析了金在权在这两个问题上失败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两个解决方案。作者持二元论的功能实在论立场,把功能实现的整体看作第一实在,认为感受质是一种内在的功能意义,既是非物理的又是实在的。
除了上述几篇文章之外,相关的论文还有高新民的《主观特性假说与当代唯物主义发展的契机》(1999年)、蒉益民的《现象概念与物理主义》(2009年)、梁晓磊等的《“感受性是哲学家的词藻”——丹尼特取消感受性的激进立场探析》(2010年)、严国红和高新民的《意识的“困难问题”与新二元论的阐释》(2009年)、王晓阳的《论现象概念——解析当前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争论的一个焦点》(2010年)、刘玲的《B类物理主义》(2012年)、陈巍和丁峻的《感受性问题与当代心身关系功能主义的批判》(2008年)。 上述文章认为,感受质问题是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争论的焦点。感受质问题不仅是解决意识问题的关键,也是物理主义无法回避的挑战。对该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心灵哲学的物理主义基础,而且还关系到整个人类知识大厦的基础。对该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对心身问题的立场。
2.1.3 神经科学对感受质的研究
王晓阳的《当代意识研究中的主要困难及其可能出路》(2010年)提出将特定的哲学概念考察与认知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的方法,设计出一种“私密感受论证”,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展示了一条能处理感受质的神经哲学进路。
除了上述一篇文章之外,相关的论文还有赵泽林和高新民的《埃德尔曼等人关于意识的惊人假说》(2006年)和《埃德尔曼对意识“困难问题”的新解答》(2006年)、杨足仪的《心灵哲学的脑科学维度》(2009年),这三篇文章均是对埃德尔曼意识问题思想的介绍和阐述。埃德尔曼是神经科学对感受质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不仅肯定感受质的本体论地位,而且还提出“神经达尔文主义”和“动态核心假说”为感受质提供了一套自然化的说明。
2.1.4 关于“知识论证”的讨论
程炼的《杰克逊的“知识论证”错在何处?》(2008年)批判地考察了杰克逊所提出的反驳物理主义心灵观的“知识论证”。文章提出一种捍卫从本体论意义上还原的物理主义的版本。根据这种物理主义,感受质就是大脑的微观物理状态,这些状态被感知为现象,并不能够证明这些状态就是非物理的。文中为感受质为何物,该如何处于物理世界之中提供了正面的说明。
王晓阳的《如何应对“知识论证”?——一种温和物理主义观点》(2011年)在梳理“知识论证”的论证结构的基础上,归结出“知识论证”的强弱两个版本。然后引入一种概念二元论的思路,分别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案。该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了物理主义的两层含义,即“物理主义的两项基本原则”,再借助概念二元论的思路,在论证知识的层面而非本体论层面回应了反物理主义的攻击。
除了上述文章以外,相关的论文还有刘玲的《知识论证和Frank Jackson的表征主义回应策略》(2009年)、《知识论证与丹尼特的辩护》(2012年)、蒉益民的《知识论证与物理主义》(2006年)、吴小华的《感受性质是非物质的属性吗?——杰克逊的反物理主义及其批评》(2004年)。
上述文章均以“知识论证”与物理主义之间的论争为主题。不仅介绍、讨论了近二十年来关于“知识论证”的各种主要类型的反对意见,指出了它们各自的缺陷,而且也指出了“知识论证”本身存在的意义和缺陷。
2.1.5 从知识构成和表达的角度看“感受质”
江怡的《感受质与知识的表达》(2009年)和王姝彦的《“可表达”与“可交流”——解读“感受质”问题的一种可能路径》(2010年),两篇文章提出了一种解决“感受质”问题的新路径。它们认为,还原论的解释和随附论的解释都无法摆脱“感受质”问题面临的困境:因为仅仅只是用物理的或者生物的方式来描述主体的感觉是不够的,这种解释往往与我们的常识和直觉相悖。“感受质”的研究最终应该还原到研究“感受质”的意义和目的上来,把“感受质”的问题还原为对“感受质”的表达问题,才符合我们为了增加对身体状态和心灵状态的知识这一最终目的。
除了上述文章以外,相关的论文还有江怡的《感受质与知识的构成》(2009年)、刘毅的《从维氏的私人语言论证看感受性质的特征》(2005年)、黄缅的《会话含义的不确定性——心智哲学新解》(2011年)、徐盛桓的《心智哲学与语言研究》(2010年)、徐盛桓和陈香兰的《感受质与感受意》(2010年)。
上述文章的特点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解析“感受质”,部分文章还讨论了感受质在语言学研究中的意义。
2.2 著作部分
目前国内尚无以感受质为研究对象的专著和译著,关于感受质的论述散见于在已出版的著作中,如高新民《现代西方心灵哲学》(1996年,第十一章 感受性质与心理现象的主观特征)、高新民和储昭华编译的《心灵哲学》(2002年,第二部分 感受性质)、高新民和刘占峰的《心灵的解构:心灵哲学本体论变革研究》(2005年,第七章 感受性质:心理世界的新大陆?)、高新民的《人心与人生——广义心灵哲学论纲》(2006年,第五章 心理现象的特征问题)、高新民和沈学君的《现代西方心灵哲学》(2010年,第十一章 感受性质与心理现象的主观特征)。
高新民的《现代西方心灵哲学》(1996年)是国内第一本论及感受质问题的哲学著作。作者用一章的笔墨,五个小节对感受质问题进行了介绍。在第一节中,作者对“主观特征”进行语义辨析,并从哲学史上简要回顾了该问题的提出和意义。在第二节,作者分别介绍“蝙蝠论证”与“知识论证”,并论述主观特征假说包含的内容。第三节将功能状态与质的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第四节和第五节分别论述了物理主义对感受质的同一论说明和取消论对感受质的“颠覆性”论证。
高新民和储昭华编译的《心灵哲学》(2002年)是国内第一本较全面向国内读者介绍当代西方心灵哲学重要文章的译著,该书涉及心身问题、感受性质、随附性、意识、思想的语言与心理表征、意向性与心理内容理论、他心问题、行动哲学、心理解释与民众心理学的地位。书中共列有6篇以感受质为主题的经典文献:《副现象的感受性质》、《玛丽不知道什么》、《成为一只蝙蝠可能是什么样子》、《感受性质与物理主义、取消主义》、《功能主义与感受性质》、《感受性质、表征论与自然主义》。
高新民和刘占峰的《心灵的解构》(2005年)一书中,作者把感受质看作是心理世界的新大陆,首先对该问题进行了概念辨析,然后详尽论述和分析了支持感受质存在的五种主要论证:经验的鸿沟论证、知识论证、哲学僵尸论证、模态论证以及颠倒光谱论证,最后论述了物理主义包括表征主义、功能主义以及取消主义对感受质的诘难。 高新民的《人心与人生——广义心灵哲学论纲》(2006年)一书详细阐述了感受质及其所引发的唯物论与反唯物论之争,其中包括功能主义的反击与能力假说、同一论、还原论对感受性质的说明、取消论对感受性质的排解以及几点初步思考。
上述章节均是对感受质问题的介绍,其中包含了概念辨析、论述支持感受质存在的五种论证,以及表征主义、功能主义、取消主义对感受质问题的批驳。其基本观点是,对感受质的研究标志着新二元论的崛起,感受质是新二元论对抗西方心灵哲学主流思潮唯物主义的堡垒,同时也是推进和深化唯物主义研究的重要契机。
3 小结
现有的介绍性文章具有研究视野宏大的特点,研究重点多集于对感受质的概念辨析和支持感受质的几种论证的一般性介绍上。存在的问题有:对感受质与原始感觉、现象意识、主观特性等同类概念的辨析仍然达不到清楚明白的程度;对qualia的翻译和定义仍然存在一定的分歧;尚无对感受质与感觉、经验、体验、意识、情绪、知觉等心理语词之间进行区分的研究,导致在一定程度上语词使用的混乱和错误;对“感受质”一词的使用历史,概念变迁以及该词如何进入到心灵哲学中演变成现在较为固定的含义等问题的研究非常不足。
围绕感受质问题引发反物理主义与物理主义之争的文章较少,并且不够全面,缺少对表征主义、功能主义、取消主义如何批驳感受质的具体性研究。
神经科学成果的日益丰富为感受质研究拓宽了道路,感受质的研究能够从众多的科学成果中获得更多的理论依据,而不再拘泥于各种无法验证的思想实验。目前将神经科学成果与感受质问题的哲学探讨相结合的研究只是集中在对埃德尔曼意识思想的探讨上,这显然不够,也并未把神经科学的成果利用最大化。神经科学成果该如何与对感受质的哲学探讨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有待研究者科学背景的进一步强化和对感受质问题的哲学反思的进一步加深。
从可交流与可表达的角度来分析“感受质”使感受质的研究不再拘泥于还原论和随附论,而是真正回到“感受质”问题提出的最终初衷上,以最终交流和选择为目的,并且保留个体作为智能体进行自主选择的优先性,为感受质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域,其中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
感受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还需要考虑的问题有:感受质与意识的关系、感受质与神经活动的关系、感受质的功能、感受质的结构、感受质的事实与价值意义等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会日益丰富。
综上所述,国内对感受质问题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不仅相关的研究专著尚未出现,而且发表的文章也为数不多,对问题讨论的深度更是有待进一步发掘。但是根据近年发表文章的数量来看,国内学界已经越来越意识到感受质研究对于意识研究乃至中国心灵哲学发展的重要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丰富的成果出现。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8/view-44777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