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生自主学习品质的缺失与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梁 辉
摘 要:由于学习策略、学习目标、学习意志和学习兴趣的缺失,很多高职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品质,使其在思想状态、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学习结果上呈现出了种种不良表现。为了顺利实现高职教育的目标,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培养高职生的自主学习品质。
关键词:自主学习 学习策略 厌学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适应大学学习自觉性特点的一个重要方面,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养成自学的习惯。而高职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则往往表现出自主学习品质的缺失,这为高职教育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一、高职生自主学习品质缺失的表现
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相比,高职生的生理机制、智商水平和学习条件并无明显差别,其学习成绩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自主学习品质的缺失。高职生自主学习品质的缺失常常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1. 从思想状态看,表现为普遍的厌学情绪。一些高职生尽管希望取得好的成绩,但受焦虑、抑郁、担忧、失望等情绪的影响,缺乏对知识的崇拜和渴求,学习情绪淡漠或不佳,要么硬着头皮强撑,要么心烦意乱、焦躁不安,这种潜意识的厌学情绪不仅有损于心理健康,也极大地阻碍了潜能的发挥,降低了学习效率。
2. 从学习过程看,表现为普遍的学习困难。学习困难的高职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呈现出一种不稳定倾向。他们缺乏恰当的记忆方法,只靠增加记、读、背的数量来机械地完成记忆任务,往往会“记得慢、忘得快”,天长日久会遗漏很多学习内容。另外,他们普遍缺乏概括能力,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注意力分配不合理,反应速度慢,很难迅速跟上教学进程。
3. 从学习行为看,表现为对学业的应付、松懈。一次次的失败(尤其是高考的失利)使一些高职生开始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抱怨自己记性不好、基础差,产生了习得失却感。所以,高职生中作业马虎、抄袭的现象十分普遍;从不预习功课、从不复习功课、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大有人在;上课睡觉、看小说、接打手机,经常逃课、迷恋网吧的比例也很大。
4. 从学习结果看,表现为基础知识的断层和知识系统的缺失。很多高职生长期以来轻视学习,缺乏有效的知识积累,造成了“知识断层”,在接受新知识时就很难消化吸收。另外,一些高职生的迁移能力差,又欠缺有效的学习方法,不能把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不善于融会贯通,也就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二、高职生自主学习品质缺失的原因
高职生自主学习品质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 学习策略缺失
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有效学习所采取的用于帮助理解、学习和记忆新信息的特殊思想和行为。在养成教育阶段,大部分高职生的学习成绩都不甚理想,其原因常常不是智力的缺陷,而是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主要有三个方面:①思维缺乏创造性,只会死记硬背书本上现成的字句和生硬地套用书本上的公式。②不能独立思考问题,把完成作业寄托在教师辅导和同学帮助上,更为严重的是抄袭同学的作业,甚至躲避、不交、不做作业。③复习方法不当,表现为学过的知识不及时复习,而是到考试时才临阵磨枪,从而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 学习意志缺失
调查发现,部分高职生的意志力比较薄弱,这容易造成学习过程中的依赖性和无持久性。一方面,这些学生缺乏吃苦精神,一碰到难题,就显得焦躁不安。另一方面,和一般学生相比,这些学生的忍耐性较差,容易在外在情景的影响下,或在不由自主的状态下,将注意力转移到与课业无关的刺激物上。尽管有些高职生有求学上进的良好愿望,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学习意志,就很难长时期地保持学习韧劲,也就无法在学业上取得长足的进步。
3. 学习目标缺失
相当一部分高职生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呈现出一种漫无目的的学习倾向。这种学习目标的缺失,使很多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看待学习活动及其对他们成长的意义;缺少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甚至缺乏对自己认真负责的态度,生活懒散;缺乏求知的内驱力和学习上的好奇心;对于学习无成就体验,自我评价指数低下。于是,很多学生形成了“等、靠、要”的心态,即等着父母给自己安排工作、靠着教师给自己的学习开绿灯、要求学校迎合自己的多种需求。
4. 学习兴趣的缺失
稳定而持久的兴趣是长时间、高效率从事学习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而这一品质在很多高职生的身上难以找到。很多高职生即使对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也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另外,部分高职生的学习兴趣也容易倾向于低级肤浅的内容,对于高深难懂的学习内容不感兴趣,表现为对教师生动有趣的描述本身产生兴趣,而对描述内容的本质、对逻辑性的讲述兴趣索然。高职生的这种兴趣取向,使他们很难建立对知识的持久追求和向往,因此,也就缺乏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激情。
三、培养高职生的自主学习品质
自主学习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立足点,具有自我监控、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的能力。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想学”、“相信自己会学”,增强自信心,建议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 指导学生建立同化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能
所谓同化学习策略是指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大脑中的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依据彼此相似性所发生的一种正迁移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如果头脑中有一个或若干个相似的知识,这些相似的知识便会帮助个体同化这个新知识,因而使新知识的学习变得容易;相反,如果大脑中没有相似的知识充当原有固定点知识,那么,这个新知识就特别生涩难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异中见同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建立起有效的同化学习策略,提高学习的效能。
2. 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定学习目标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遇到困难而不能达到学习目标时,个体是否产生挫折感、挫折体验的深度和导致挫折行为的强度与个体的学习目标密切相关。可见,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同,对挫折的反应也迥然不同。因此,教师应通过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会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开展自我评估、设计职业生涯路线和目标、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并指导他们建立学习与职业的双向联结,明确今后的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激发学习的热情。
3. 引导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克服厌学情绪
高职生的厌学心理常常是因为某次失败的消极情绪迁移到了随后的学习中而形成的。鉴于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症结,根据学生和学科的特点设定相关的情景,鼓励和帮助学生克服面对的困难,引导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使其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能有效唤起学生的学习愿望,改变他们对学习的态度,克服厌学情绪,最终使其建立起积极的学习行为模式。
4.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动机水平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见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自信心和成功感。很多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成绩不是很好,自我意识中对学习有一定的畏惧心理,存在厌学情绪。教师要以真诚和热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相信自我、肯定自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成功愿望,让这种兴趣和愿望转化为成功的动力,使他们保持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金洪源.学习行为障碍的诊断与辅导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3]王红时,朱焕桃.高职学生学习内部动机[J].中国科技信息,2005,(15):226,218.
[4]彭秋艳,范海波,吴艳秋.高职院校学生非智力因素作用分析及其优化措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7):48-4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0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