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侯素佩

  摘要:德育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德育工作势必进入课堂。挫折教育是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尝试探讨体育教学与挫折教育的重要关系。
  关键词:德育 挫折教育 体育
  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现在的德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如今独生子女的时代,学生们已经有着非常典型的特性:耐受力差,经不起挫折,吃不起苦头,受不了委屈。这样的状态使得学生在离开父母的庇护后,在生活中往往碰到令人失意的挫折感,近年来时有发生学生自杀事件。若不加以心理方面的教育疏导,帮助他们学会克服心理方面的障碍,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是十分不利的,也难以使他们在将来成为有作为的一代。因此,挫折教育刻不容缓。
  一、课堂教学渗透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孟轲有句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句中话语指的就是要让人经受一番挫折,忍受心灵痛苦的折磨,才能让人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不屈的斗志以及钢铁般的承受能力。可见,如果学生能正视自己的挫折,学会化解心理压力,善待自己,那么挫折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一笔财富。受挫者在以后的生活目标中将会更加坚强和努力。
  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文明习惯、道德风貌,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都有赖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在学生碰到挫折的时候,教师应以积极的态度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挫折,端正社会态度,加强正确引导,使其能走出挫折阴影,并建立起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进行挫折教育,不能只依靠心理咨询等专门渠道来进行,更要发挥各学科的渗透作用。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的主渠道。体育课虽然不是心理健康课,但它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体育锻炼不但能增强体质,还能培养人的勇敢坚强以及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还能让人释放自己的情绪。它能提供给学生丰富的活动内容,在活动过程中,往往会碰到一些较难项目的挑战,如体操、游泳、耐久跑等,在问题中,学生经常会选择逃避的心态对待,此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面对课堂中的困难,增强克服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最终战胜困难。其实人生和课堂一样,你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你的课堂,就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正视你的人生。因此在课堂中的挫折情境,可给予学生磨练意志品质的机会,增强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从而让学生逐渐适应将来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
  二、挫折教育在体育课堂中的实践探讨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引入挫折教育,致力于提高学生对挫折的正确态度,帮助学生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我从如何减少受挫和如何增强受挫两方面着手,探讨在体育课堂中渗透挫折教育:
  1.增强自身体质,减少受挫的可能
  学生之间身体素质的差异是非常普及的,在课堂教学安排中,经常发现某些学生身体素质强的很容易掌握新的动作技能,而有的学生却很难掌握新动作,可见有能力的人能够降低挫折体验出现的频率,因为他们能够更好地克服需要满足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对于身体素质不强的学生应该引导她们能坚持锻炼,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教师安排的项目中可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安排运动量的大小,只有如此,才能促进各器官系统的技能逐步提高,从而使体质不断增强。在课堂结束前,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同时点出某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地方,对比分析,学生就获得了基本的认识:身体素质强的同学就明显学的快,只有坚持锻炼,增强自身素质,才能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从而减少挫折出现的频率。
  2.以先进人物为榜样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生碰到挫折的时候,可以讲述奥运冠军的故事,以此让学生明白经受挫折,并不是件坏事,下面举个例子:
  自由体操、男子鞍马、男子吊环冠军李宁故事:
  23届奥运会单项决赛中,拥有“体操王子”头衔的体操巨星李宁展示了无与伦比的技艺,他一人连夺自由体操、鞍马和吊环三枚金牌,值得一提的是,李宁一届奥运勇夺三金的业绩,至今仍是一项全国纪录。但光荣的背后总是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刚进广西体操队不久的李宁,训练时爱在场上东游西串,大家把好动的李宁叫做“猴子”。同乡陈永妍早李宁半年入队。教练看她瘦小体弱,练了一段时间没有多大起色,便认为她不宜练体操。永妍哭着不愿离开体操队,从此成为“编外队员”。为了留在体操队,她含辛茹苦,日夜刻苦训练。陈永妍的遭遇给李宁很大的警示。从此,李宁一进体操馆就全神贯注,认真练习,再也不敢东游西串。后来陈永妍夺冠而被誉为“亚洲体操皇后”,而李宁也成为“体操王子”。他们对待巨大的挫折,没有颓废,随波逐流,而是愈挫愈奋,化悲痛为力量,成就了常人不能成就的成功,他们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给我们脆弱的青少年一代提供了不竭的精神财富,对这些奥运冠军的故事,必将对莘莘学子人格的完善产生积极的影响。
  (2)学会坚持,不轻言放弃
  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练习都要承受极大的肌肉疲劳,一般性他们都会选择放弃,不愿继续,此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面对困难,接受挑战,如做1分钟仰卧起坐时,告诉学生,当你做到25次时,肌肉感到酸痛,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否则你的成绩永远只能停止而不能进步,让他们在练习中养成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又如,中长跑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清楚、明白阐述“极点”这一生理现象,在他们练习出现“极点”现象时,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去战胜“极点”现象,逐步培养他们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在体育活动项目中,通过正确引导,提高抗挫能力,对学生坚毅的个性品质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挫折对弱者而言,是难以跨越的鸿沟,而对于强者来说,则是成就事业的催化剂。有志向的人,总是把绊脚石当成前进的阶梯,正如河蚌把磨砺它的沙砾,化成宝贵的珍珠。
  总之,我们要教育学生如何去追求目标,也要教育学生如何直面自己的人生,并引导学生多个视角看挫折,从中吸取自己需要的营养。通过挫折,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世界,懂得生活不是永远一帆风顺的,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优势,把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和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王玮.师爱――师德之魂.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7.
  [2]王道俊,等.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15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