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走进生活 走进心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周国伟

   [摘要] 提高《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效率,发挥品德课程实效性的关键是:《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在学生乐于接受的丰富活动中,使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熏陶、感染,从而使他们的道德心灵一步步成长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起到能导致行为的改变的作用。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 有效教学 效率
  
  《课程标准》的第二部分基本理念中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要想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发挥品德课程实效的关键是什么呢?我认为关键就在于:《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走近学生生活,走进孩子心灵。
  一、走进生活
  《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指出:在教学时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必须做到走近学生生活。
  1.课前活动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前活动生活化主要是指课前的观察记录及调查访问。观察记录是指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并记录的方法进行探究的活动。如教学《不和烟酒交朋友》课前要求学生选择学校附近的某一区域或某一公共场所,看一看有多少烟头,了解可能造成的危害,并学会思考如何解决这种问题。调查访问是要求学生到现场与当事人交流,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在课前做有关的调查,从而使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如教学《身边的变化》课前要求学生向长辈收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人们购物的各种票证和家人不同时代的照片,采访调查人民公社时代农民劳动工分分配的情况,以及选取一个点(如住房、家用电器、交通工具等)变化作调查记录。课前的观察及调查访问这些“热身”活动为课内开展“讨论”、“辨别”、“创造”和“表现”提供了前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保障。
  2.课内活动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内活动生活化是以学会正确处理自然、人、社会关系,并积极主动生活为目标的课堂教育模式,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时必须立足生活,目标要体现对学生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的引导与培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社会生活,制定出具体的、层次不同的学习目标。制定出的学习目标要贴近学生实际,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质。《感受村民选举》一课教学中,我设计了模拟选举村干部的活动,要求学生:自学课文,了解选举办法和程序;分工负责,进行筹备;正式选举;活动评价。这样的活动对学生而言是具体可行的,让他们在真切的生活体验中体会民主政治的意义,初步树立民主意识。
  3.课后活动生活化
  生活化的课后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道德要求,培养道德行为能力,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课后活动可与综合实践活动、班队活动、社会实践等紧密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亲身实践,发展道德能力。
  学习《隔海相望》后,让学生访问附近的台资企业、收集台湾歌星影星资料、调查日常使用的台湾商品等,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我们同根同源,我们都是中国人,台湾是祖国血脉相连的一部分。这样的课后活动既使学生了解台湾的社会生活,又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走进心灵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不止一次的提到,在我们的教育领域中,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和满腔热情地去感触儿童的内心世界,去感触儿童时代的特征。我们应该像航海家依据指南针那样,把我们与之打交道的是儿童这个客观事实作为一切工作的依据。儿童时代的世界,是一种特殊的世界。儿童有自己的幼稚的善恶观、好坏观,有自己幼稚的审美标准……在品德课的教学中,我遵照并努力践行教育大师的教育理念,坚持做到让品德教学走进学生心灵。
  1.激活真情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变换,某些生活中场景往往难以迁移到学习中来,《筑起血肉长城》一课教学中,在安排学生看《狼牙山五壮士》片段听王二小的故事后,进行抗日歌曲大联唱,《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歌》、《保卫黄河》、《大刀进行曲》等歌曲,影片、故事和歌曲让学生感受到了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列强面前,英勇不屈、顽强抗争的豪情壮志和英勇斗争精神。激发起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懂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懂得国家兴亡,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前途和命运。由此教师号召学生:努力学习吧!为强大我们的民族,强大我们的国家而奋斗。
  2.触动真情
  《品德与社会》中有些内容需要和现实生活进行链接,需要将生活中人或事引进课堂。比如,在讲《我心中的那颗“星”》时,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我的梦•中国梦》片段,残疾人刘伟(后被评为“中国达人秀”冠军)命运对他十分残酷!10岁时因电击失去双臂,可他偏偏爱上了专门为手设计的乐器――钢琴!对于一个平常人来说,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而刘伟,用他的信念与坚持做到了!他用脚趾,弹奏出了人间最美的音乐。听到刘伟演奏的动听的钢琴曲,学生们的心中涌起震撼与感动,刘伟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努力,梦想就会实现!学生从中也了解了“明星”们成长的艰辛历程,体会了他们的人格魅力,精神力量,并以他们为榜样,树立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
  3.真心参与
  学生的参与不仅仅要注重活动形式的有趣,更要注重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丰富生活经验的历程,也是他们逐步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在参与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能够找到自己与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的共鸣,能够寻求到个体与社会的情感认同。这样也就让学生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而这种参与的快乐又大大促进了学生社会性发展,并逐步在提高他们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如在教学《我做志愿者》这个内容时,学生在现场模拟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要当好志愿者不仅要有乐于奉献的爱心,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外语,了解一些国家的风土人情。他们在享受模拟志愿者乐趣的同时,还复习巩固了前几课学到的印度、埃及、希腊等国的饮食、文化生活习俗。
  三、结语
  总之,《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走近生活,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要力争让教育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生需要,让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懂得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要走进心灵,要在学生乐于接受的丰富活动中使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从而使他们的道德心灵一步步成长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起到能导致行为的改变的作用。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19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