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高中地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李爱湘

   [摘要] 基于校外课程资源所实施的高中地理教学,需要每一位地理教育工作者充分重视真正符合地理新课标理念和培养人才要求的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需要教师从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方面面克服诸多困难,进行不断地研究摸索、科学完善以使之系统化、常规化。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校外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原始兴趣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是逐级递减的。尤其到了高中,很多学生觉得地理知识越发抽象、难懂,地理学习枯燥乏味,因而放弃了对地理的学习。新课标的颁行让我们看到了高中地理教学的美好未来,而在新课改实施近十年的实践中,笔者深深体会到,这美好愿景的实现是一个困难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一个重要的核心问题就是课程资源。正如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所普遍认同的那样――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
  对于课程资源,其广义的理解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地理课程资源是指形成地理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地理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新课标指出:“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地理教学,增添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长期以来,受传统思维和教学惯性的影响,学校和教师要么还没有认识到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并付诸于行动,抑或虽有行动,却只将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视野集中于校内,校外丰富的课程资源被排除在外。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全面开发利用地理校外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标颁行前,我国长期采用高度统一且唯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课程资源的结构和内容都较为单一,许多课程资源尤其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带有鲜明时代烙印和地方特色的校外课程资源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有效开发,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与此同时,在教师的思维中,这样的观念也日益根深蒂固:“国家专家编教材,一线教师教教材。”老教师:教材、教参、地图;新教师:教材、教参、地图和多媒体课件,往往就是教学、课程资源的全部;校内课堂几乎就是教学的唯一形式和场所。长此以往,单一、枯燥、乏味、无趣等就成了传统高中地理教学的标签,学生消极、厌恶、逃避,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新课程标准赋予了地方、学校、教师“因地”、“因时”“因生”制宜,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权力。地理学科本身的特性决定了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尤需关注的是,对于这样一门广泛渗透于我们生存的自然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角落的学科来说,只有积极开发、挖掘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延展地理教学的新天地,才能让地理教学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才能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感悟生命的真善美,发展生存的知识技能。对于教师来说,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校外课程资源,亦会大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校外课程资源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的校内课程资源所提出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只要是符合新课标理念,对高中地理课程目标的实现有所助益、可被开发利用的存在于校外的资源都有可能成为校外课程资源。“校外地理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包括青少年活动中心、地理教育基地、图书馆、科技馆、气象台、天文馆、博物馆、陈列馆、展览馆和主题公园、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政府部门,区域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等。”(新课标语)
  早在数十年前,大教育家杜威、陶行知就告诉我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道理,可是通览今天的基础教育,我们却发现,所谓的学校教育,基本就是教室教育、校内教育的一统天下。伴随着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学生户外活动时间的锐减,学生学习兴趣的递减也就不足为奇了。走出课堂,走出书本,让学生走进广阔的自然、社会的新天地,通过开设现场教学,及参观访问、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身去领略自然的美,感悟生活的魅力,品味应用地理知识,验证地理知识,发现地理奥妙的快乐,重新唤回学生对地理科学探索学习的兴趣,并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正因如此,笔者认为,基于校外课程资源所实施的高中地理教学,不应像有些地理教学专家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课堂教学的辅助、补充和延伸,更不是一线地理教师出于一时教学激情或心血来潮偶一为之的产物,而是需要每一位地理教育工作者充分重视的真正符合地理新课标理念和培养人才要求的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需要我们从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方面面克服诸多困难,进行不断地研究摸索、科学完善以使之系统化、常规化。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29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