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时期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古蓬勃
摘要:职业素养是职业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衡量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要素。职业素养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旨在通过对新时期幼儿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的分析,希望幼师高专的大学生能进一步了解幼儿教师的劳动特点,明确幼儿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热爱幼儿,锤炼品德,努力学习,勇于实践,肩负起新时期幼儿教师的神圣使命。
关键词:职业素养幼儿教师大学生
《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这一目标,不仅为幼教工作提出了要求,更为我们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着力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指明了方向。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或者说是职业人在从事某种职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是个很大的概念,专业是第一位的,但是除了专业,敬业和道德是必备的,体现在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衡量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重要指标和关键因素。
职业素养概括的讲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职业道德,二是职业思想(意识),三是职业行为习惯,四是职业技能。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
职业素养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作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就应着力在自身的职业素养上加以自觉培养。
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里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这个角色的特殊身份要求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掌握的知识影响幼儿,还要通过自己的人格和道德力量,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和感染幼儿。
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是幼儿园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幼儿园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当然也是我们这些幼专生(准幼儿教师)在校期间注重塑造自身职业素养的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幼儿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幼儿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幼儿质疑、调查、探索,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幼儿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关注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创设能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这些表述对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工作中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这样的信息时代,教师“传授”知识的传统教育方式转变为教师“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主动获得知识经验;教师以“知识输出者”转变为给幼儿提供舞台、指出方向,并在关键时刻给予幼儿指导和支持的良师益友。
那么,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素养呢?
一、幼儿教师应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而未来的儿童――21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是全面发展,开拓进取,立足本国,放眼世界,善于合作,具有高尚品德和创新、竞争意识的人。作为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应当从这一培养目标的高度出发,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去尊重儿童、了解儿童、热爱儿童、教育儿童,只有这样才能像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那样去创造环境和设计活动,时时处处充分发挥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1世纪的幼儿教育应让幼儿“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关心”。
基于这些对儿童新的要求,科学的儿童观主要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1)儿童是一个社会的人,他们具有一切基本的人权。包括儿童的生存权、保护权、发展权(含受教育的权利)。教师应维护他们作为人的基本权利,而且要创造条件使儿童的权利得到最好的保护。(2)儿童是正在发展的人。儿童有充分的发展潜能,而且存在发展的个体差异,教师应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承认个体差异,充分发掘其潜能。(3)儿童是独立的人。应有主动活动、自由活动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权利。(4)儿童是完整的人。除了健全的身体之外,还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必须高度重视其在身体、认识、品德、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教师只有科学地认识儿童,才能正确对待儿童,才能使儿童真正得到健康成长。
二、幼儿教师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
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学前儿童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成长,成人的爱抚对幼小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对教师有种特殊依恋,教师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和极其重要的教育手段。所以说,热爱幼教事业,对幼儿充满爱心,对教育充满热情,是幼儿教师首先必备的职业行为准则。
爱是人类最重要最本能的情感。爱是纯洁的,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爱是可贵的,是人的真情流露和人的普遍需要;爱是宽广的,具有山容海纳、忍辱负重的博大胸怀;爱是理智的,尊重的,严格的,每个幼儿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幼儿教师要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的潜能都得到发挥。幼儿是建设祖国的未来的栋梁之才,教师要向幼儿提出正确的、一贯的要求。激发幼儿做好孩子的愿望,引导他们开展游戏和各项活动,发扬他们的优点,耐心帮助他们改正不足,而不是溺爱或放纵的爱。爱是全面的、平等的对待幼儿,尤其是对那些调皮、爱动、任性的幼儿,教师要多加关爱,不应一味训斥,不能对幼儿感情用事,厚此薄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奉行“爱满天下”的宗旨,他认为:“我们深信师生共同生活,共甘苦为最好的教育”。他曾提醒教师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因此,要当好一名新时期合格的幼儿教师,不仅要有社会主义觉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和坚持幼教工作,而且多么需要有一颗慈母之心,多么需要具备母爱。未来幼儿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心,才可能对幼儿施以良好真诚的教育。但在当前的社会上,对我们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却还存在着一些错误的看法与偏见,如认为我们幼儿教师是“社会的高级保姆”,“没有出息”,“工资少,任务重,地位低”等。然而,我认为世界上却把最真挚、最无私、最圣洁的心献给孩子的莫过于母亲了,而我们的教师却胜似孩子的妈妈,因为我们有着无私的母爱,有着为幼教事业献身的崇高精神。教师对孩子的爱既是敬业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现;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师这个职业的具体体现。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话说:“教师应该是职业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
三、幼儿教师应成为积极主动的终身学习者
对于同学们来说,你们在校的首要任务和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且作为准幼儿教师来说,你们在学校里发奋的学习都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帮助幼儿成长,并为自己将来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是幼儿教师考虑、选择和实施教育教学策略与行为的出发点,为此,同学们不仅需要在学校里学习有关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习有关幼儿教育教学原则方面的理论。我们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构建“校・园合作共同体”和“以专长引领幼师生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走“校园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路子;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人才。这也就是说,学校不仅应当重新建构课程体系,丰富和深化幼师生的学习内容,而且使同学们成为积极主动的终身学习者。很难想象一个主要依靠机械记忆,依赖死记硬背,只求通过考试,获得及格分数的幼师学生在将来成为幼儿教师时,会真正对幼儿的学习过程与品质感兴趣,会真正为幼儿创设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会不辞辛劳地引导幼儿经历探究的种种艰辛,并自始至终地鼓励幼儿不放弃,还能真正分享幼儿探究成功后来自内心的热情与激动。因此,对幼师学生来说,重要的不仅是学习的内容,同样重要的还有学习的方式,以真正领悟这些专业知识与能力。
四、幼儿教师应具有娴熟的业务能力
作为新时期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而且应具有娴熟的业务能力。能力是指思路、方法和创意。包括:(1)要有能够透析儿童内心世界的洞察力。(2)有清楚、流畅、生动、简明、富于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能力。(3)能创造性地设计各项活动的教育、教学能力。(4)能进行教科研,不断创新的能力。(5)能驾驭与管理班级集体生活的组织能力。(6)能随机教育的应变能力。(7)能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8)不断完善与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9)协调园内外关系做好家园沟通的实际能力。
五、幼儿教师应具有过硬的职业技能
通过学习和实践,要通过不断的强化训练,提高同学们过硬的职业技能。技能主要指各种活动的技术层面的能力。
1.口语表达技能。幼儿教师加强口语表达,主要目的是要与正处于语言发展阶段的幼儿进行交往,与幼儿进行情感、心灵的沟通,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教师应注意语言表达的诚恳、温和、妥帖、自然和语言的规范。
2.“写”和“画”的技能。“写”是写字和写作;“画”主要是绘画和简笔画。幼儿教师应该会写一手好字,会画幼儿喜欢的图画,还要善于在各种绘画素材中寻找优美的作品,提供给幼儿欣赏,塑造孩子的审美情趣。
3.唱歌、跳舞和弹琴技能。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正处于艺术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加上幼儿园活动大都伴随着音乐旋律,所以应该把唱歌、跳舞和弹琴等音乐技能作为幼儿教师的主要技能。
4.组织幼儿在“玩”中学习的技能(游戏技能)。爱玩是幼儿的天性,是儿童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纲要》要求教师引导幼儿在玩中学习。教师与孩子一起玩,开发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能力。
5.幼儿园教具制作、计算机操作技能。《纲要》要求教师根据本园的条件开展教育活动,提高教具制作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尤其是掌握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深受幼儿热爱的自制玩教具和计算机课件制作技能。
6.科学探索、观察技能。幼儿教师应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探究欲望,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教师还应善于指导幼儿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应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7.护理、保健技能。《纲要》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身体、心理各方面比较稚嫩,容易受损,儿童需要运动,儿童热爱运动。为此,必须提高幼儿教师的健康意识、护理和保健能力,包括对幼儿常见及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能力。
六、幼儿教师应具有优美高雅的风度和激情四射的活力
素质教育的实施对幼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要养成优美高雅的风度。外在风度是一个人德行的自然流露。一个光明磊落、心地善良、正直诚实的人,其风度自然是庄重、大方、优雅、从容。具体做到:谈吐从容文雅而不粗俗;衣着整洁得体而不奇异;举止优雅大方而不轻浮。
只有充满活力、激情四射的教师,才能激发幼儿的巨大潜能,使其迅速健康成长。所谓活力、激情,也就是幼儿教师充满自信、充满希望、性格开朗活泼、精力充沛,只有这样,才能与幼儿打成一片,水乳交融。
七、幼儿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养成教育,就是要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这将会影响幼儿一生。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可以在6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6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就要求未来幼儿教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能够浸润其中,耳濡目染,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孔子是中国第一个提出教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的人,他认为教师应是学生的榜样,要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教育学生。幼儿模仿性强,教师的行为举止就是他们直观的活生生的学习榜样,年龄越小的幼儿越是这样。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说:“一个教师也必须好好检点自己,他应该感觉到,他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下;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到这样严格的监督。孩子们几十双眼睛盯着他,须知天地间再也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细,更加敏捷。对于人生心理上各种细微变化更富余敏感了,再也没有任何人象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捉摸一切最细微的事物。”因此,作为幼儿教师,他比任何职业的人更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思想进步,言行一致。
作为一名新时期幼儿教师,应有崇高的理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教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积极进取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以及对工作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总之,教师的言行对幼儿是无声的教育,幼儿教师运用美的心灵,美的行为去影响教育孩子,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尊重,也才能成就其成功的一生。所以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八、幼儿教师应具有富于想象,勇于创新的精神
当今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中华民族的创新要从幼儿抓起,幼儿阶段最易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幼儿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兴趣广泛,充满好奇,勤于观察,敏于发现,善于思考,富于想象,勇于创新。
九、幼儿教师应具有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
教师的坚强意志是完成教育工作必要条件。如果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教师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同时,教师的意志对幼儿素质的提高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首先,作为教师应具有顽强的毅力。在困难面前能够百折不挠,知难而进,把培养幼儿作为一种神圣的事业,并为此奋斗终身。其次要有耐心,教师应认识到幼儿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不因幼儿暂时的退步而失去信心,也不因幼儿的反复而感到苦恼,而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倾注心血,要有不把孩子培养成才不罢休的精神。教师还应懂得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发和感染幼儿。如果教师缺乏自制力,遇到不听话,调皮的幼儿就暴跳如雷,以粗暴的方式随意辱骂和斥责幼儿,这不仅会伤害幼儿感情,而且会使矛盾激化,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在幼儿心中失去威信。幼儿教师的劳动是十分艰苦,复杂的,只有保持愉快平静的心境,才能给自己带来乐趣和幸福感,才能使幼儿产生一种愉快的的感情体验,提高积极性,并因此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幼儿教师是孩子进入集体教育机构的第一任老师,思想品德要求高,专业性强,工作也很辛苦。作为今天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光荣职责,了解幼儿教师的劳动特点,明确幼儿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真正做到热爱幼儿和幼儿教育工作,勤于学习,善于钻研,勇于实践,努力塑造幼儿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才能在已经到来的“学前教育的春天”里奋发成才,展翅翱翔!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0-11-25.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R].教基(2001)17号.
[4]陶行知教育名篇[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刘延东.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上的讲话[OL].2010-1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090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