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群核心能力要求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艾尔肯·艾海提 古丽巴哈尔·若孜

  [摘要]深刻认识专业群核心能力定位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在充分考虑现代工业制造系统对高职机械类专业能力要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机械类毕业生在现代工业制造系统中的定位,明确机械类群核心能力的内容,在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上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职院校 机械 专业群核心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在教育理念、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深化职业教育结构布局调整,提高职业人才培养适应性、职业学校办学活力和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教育改革发展的各个方面”,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影响其健康发展的更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显现,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较多而较为复杂。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专业群核心能力定位问题,专业核心能力定位也是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做好专业建设的关键。
  
  一、现行机械类专业建设一般流程图和往常的做法
  
  按照专业建设的一般流程,我们往常的做法是:
  1.首先进行市场调研论证该专业开设的必要性、形成可行性报告、审批;
  2.开始拟定专业建设方案:即在企业调研、校企共同参与讨论等形式收集岗位能力要求信息,并围绕所掌握的岗位能力要求信息,拟定专业建设软硬件方案以及里面的各个项目方案(软、硬件方案中的每项的操作等另文讨论);
  3.执行专业培养方案、并且在执行过程中根据方案执行者、教学督导、部分企业反馈的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执行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
  4.总结各环节所反映的问题,并对专业建设方案进行修改,为下一轮做准备。
  
  二、执行中所发现的主要问题
  
  1.培养方案执行结果与高职培养目标之间总时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且这一差距有越来越扩大的趋势;
  2.市场、企业对人才能力要求的变化信息把握不准,动作始终跟不上市场变化,总时慢半拍;
  3.专业建设软件方案(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中相关内容的实施、改革以及与岗位对专业能力要求相互匹配的难度较大等。
  
  三、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导致以上结果的原因众多,在这里重点谈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获得信息渠道较为单一,单凭表面信息汇总制定专业培养方案,容易走误区
   不论,进行企业需求调研拟定专业开设的必要性方案,还是,对企业进行专业能力要求调查制定专业建设方案中的岗位对专业能力的要求,我们一般比较通用的获得企业需求信息的做法之一是:到企业进行调研、与企业联合组织座谈会研讨专业培养方案。但是,到企业调研一般在短时间内直接能够观察得到或者通过现场能够了解得到的岗位群对能力的要求往往是比较单一(一般直接观察的到得就是一些设备操作、维护、维修等)、获得的是比较笼统的信息轮廓。主要原因是:(1)毕竟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生产,虽然,绝大多数现场工作人员对专业群对能力的要求有经验性认识,但是,所掌握的信息零碎不系统,体现不了行业对该专业能力的全方位要求;(2)有部分管理人员及企业决策人员对自己企业岗位群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具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但是,不同企业对相同专业的岗位能力要求,因管理者或决策者个性上的差异,表现形式上有所差异,获得的信息通用性差、信息系统化难度大;(3)企业的管理者或决策者也不能为某所学校全程服务,而且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也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的经常性调整,趋势信息不好确定。
  2.盲目跟风,短期效果看得较重
  因对制造行业现状的认识和发展趋势的预见性不到位,对社会对专业人才能力要求的规律性和不同生产条件下制造行业对专业能力要求的中,长期稳定性的认识不到位,普遍要求和个别企业特殊要求的区分能力不到位,从而导致,把企业短期和阶段性的需求看得太重。企业应对一些生产旺季或技术改造期所需的一般劳动者和企业中长期需求的“面向一线的技能型技术人才”的能力要求没有明确划分,就对培养方案进行一些调整,忽略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虽然因企业短期需求的原因解决了短期就业,解决了燃眉之急,但是从长期效果来看一定会出现,就业的学生对企业发展的贡献率不大等问题,这对企业的健康发展也是相当不利。
  3.培养方案的核心因素定位不明确,学校要培养的能力因素和技能因素未能在专业培养方案中方案中重点体现
  培养方案的核心因素,即,培养目标中的能力培养、技能培养、自我发展能力培养、综合能力培养、职业素养等因素中,那些是属于“能力因素”、那些是属于“技能因素”、而那些又是“个性因素”,没有明确划分。作为学校应该把培养重点放在“能力因素”的培养上还是“技能因素”或“个性因素”的培养上?有那些内容是属于学生进入不同企业时企业要完成的内容?在这些问题上没有形成共识并没有在培养方案中重点体现。
  随之出现的是:编制教学计划过程中,凭不完整信息削减课程门数、削减课程学时数,为了提高技能增加单一工种重复性训练、浪费各类资源,不确定性因素太多而导致老师对教学改革及课程改革失去信心、不积极、不主动等一系列问题。
  
  四、解决问题基本思路
  
  1.制造系统对专业能力要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突破口
  18世纪以后,随着生产量的爆发性增加,出现了大量的技术革新及随之而来的经济社会的变化,在生产模式上也逐步形成了“单纯产品大量生产”的生产模式。20世纪后半业开始,随着生产多元化和制造系统柔软化的推进,制造系统的发展也从开始的“单纯产品大量生产”“能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的生产思维模式,发展到了今天的“需要的产品、在需要的时间、生产所需要的量”的生产思维模式。这种基本思维模式的转换称之为参照系统的转换。制造业参照系统的转换可以整理为以下表格:
  
  在参照系统不同的阶段,对制造行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及能力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在19世纪的组织化阶段,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是:同时具备现场知识的技术者能力及能够不断思索、探索、总结的学者能力的人员。
  20世纪前半开始,为了满足社会对大量廉价产品的需要,把现场技术者的复杂技能分解为简单工序,从而实现了不熟练工人的雇佣的可能,并引入了管理手段,从而进入了机械化阶段。因为在机械化阶段彻底实现了作业的分化、单纯化以及制造工程的标准化,所以对这一阶段对现场作业人员的技能基本要求为:作业员只做好所面对的生产流水线中自己眼前的那份作业,技能要求单一而简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发现大量生产的较多弊端,人们开始考虑,有没有比较高效率的“生产量与消费需要相匹配”的生产模式?后来发现,比同一产品大量生产,把各种部品的生产要求平均化,实行混合生产,有利于减少废品、减少做到中途的产品、可以提前考虑工程改善、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出现了多元化生产阶段。与机械化阶段相比,在这一阶段对作业员的技术要求、知识要求和经验应用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作业人员不仅要掌握与特定领域有关的专业知识,而且也要针对产品开发、制造技术等领域能够进行横向协调的能力。
  随着信息系统的高速发展20世纪后半开始,在基本生产方式上沿用多元化系统的特点,把产品、制造有关的技术信息和管理信息通过信息系统进行一元化管理。从而,进入了能够超越生产机构、地域界限,具有柔软、公用特点的参照系统阶段―智能化阶段。这一阶段对作业人员的技术能力要求在多元化阶段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新增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的技术能力要求。

  2.明确高职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在现代工业制造系统中的定位
  首先,我们来看看现代工业制造系统的整体构成:
  
  一个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通过企业管理、产品设计、生产准备、生产执行等过程来实现。高职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在生产系统中的定位应该是什么?定位太低,体现不出高职的特色,定位太高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不匹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所以,高职机械类学生在现代工业制造系统中的合理定位,在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上显得尤为重要。
  从现代工业制造系统的结构特点以及系统各个阶段对岗位数量和岗位能力的要求上来看,高职机械类专业刚刚毕业的毕业生在现代工业制造系统中的定位重点不应该是在企业管理,更不应该只是面向生产执行环节中的一线操作员,而重点应该是:既能够满足生产准备和生产执行阶段不同环节能力要求又能够积极影响及参与产品设计,具有技术应用能力和能够不断学习提高自我技术能力的应用型人员。
  3.在现代工业制造系统对高职机械类专业能力要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机械类学生在现代工业制造系统中的定位,科学实现,核心能力在培养方案中的体现
  从上述现代工业制造系统高职机械类专业能力要求的分析和机械类学生在现代工业制造系统中的定位,高职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以下4个方面的核心能力:
  
  上述四个核心能力配合运转形成了高职机械类专业群的核心能力模块,核心模块包含了作业人员要掌握的特定领域有关的专业知识,也体现了针对产品开发、制造技术等领域能够进行横向协调的能力、信息处理、信息分析能力的培养。既能够满足“符合生产准备和生产执行阶段不同环节”、“积极影响及参与产品设计”,“具有技术应用能力和能够不断学习提高自我技术能力”的智能化系统对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又能够体现“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职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能力因素”、“技能因素”的内容。
  因此,作为职业院校以“具有机械工学基础知识、具有解决问题所需的理解能力和解析能力”、“具有创新能力”、“能够对机械制造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具备实现工业制造系统化所需能力”的技术者的培养为中心,充分考虑专业群核心能力的基础上拟定专业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此外,“个性要素”中的一些通用部分,比如,安全操作、设备维护、通用性操作规范等,通过规范实践教学承担着的行为来给学生传授。不同企业按照自己企业特点需要的大部分专门化“个性要素”应该留给企业,让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及企业文化再进行专门培训。
  可以明确的是:高职机械类专业群核心能力明确后,可以把握制造行业对从业人员主要能力要求的相当一段时间较为固定需求信息,可以确定培养方案中较长时间比较稳定的核心能力模块和相关的理论、实践课程。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避免,市场的临时小波动而引起培养方案的大变动,企业对人才能力要求的变化信息把握不准,动作始终跟不上市场变化、总时慢半拍,不确定因素太多而影响教师对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等问题。
  另一方面,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搞教学改革、课程改革、规范教师行为,对核心能力模块进一步进行细化、分化。通过逐步形成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健全教学监督,努力形成一种主线较为稳定能够及时改进的高职教学良性循环机制。
  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各能力核心模块由怎样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模块来支撑,这些课程模块教学内容怎么来安排,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这些问题也是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继续做更深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向丽,刘晓欢.高职院校课程模式的现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4).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木村文彦.现代工学基础第13卷[M].2002,3.
  [4]支卫兴.高等职业教育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0,(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12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