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源于“好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任海燕
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受历史条件和地理位置的限制,一些农村初中的办学条件仍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在英语教学中电教设备不足、学生基础较弱等方面存在问题。如何克服主客观方面的因素,促进农村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呢?现谈谈本人在教学中采取的措施,并希望广大同仁提出批评和建议。
一、师生感情好。学生肯用“脑”
“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教师动情,学生才会动心。教师的情感不是一种手段,而是基于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有了这种爱,教师的情感才会是发自内心的、纯真的、动人的和富有感染力的。我们爱学生越深,学生也才敬老师越深。喜爱成绩好的学生是人之常情,但也不可放弃中等生和后进生。为此,我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基础较好的学生我为他们提供与教材基本同步的课外读物或试卷,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从而使他们越学越有劲;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尽可能地关心、帮助他们。如2005年我任教的八(3)班有个插班生,其他功课还可以,就是英语很差,且思想上有包袱。我及时找他谈心,并教他学会音标,学会查英语词典,使他初步具备了自学英语的能力。他心里很高兴,觉得没学好英语很对不起老师。两年后,我收到该生上高中以后寄来的一封信,其中一句是:“感谢老师教给我绝招……”用词虽有点过火,但读起来我心里热乎乎的。还有一次,一个女学生在上课时面带愁容。课后我了解到她丢掉了父亲叫她买药的十元钱,因此担心回家后会挨打。我马上拿了十元钱给她,叫她放学后买药回家。从此以后,那个女学生十分刻苦,英语成绩从平时的五十多分提高到期末的八十多分。
二、口头动得多,上课如“行舟”
在有的农村初中英语课上,常看到一些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安安静静地听;或教师长时间地在黑板上写语法规则,学生在下面忙乎乎地抄写笔记。当然,适当的听和抄是必要的,但长时间地按照这种方式教学,就太乏味了。我们认为这样上课,达不到英语教学目的。初中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向学生介绍有关英语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学生要获得听、说、读、写等运用英语的能力,就必须反复地训练。在教学中我尽量多地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且多而不复杂;有时我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运用实物、手势等方法为学生创造动口的机会。如在教“ruler”这个单词时,我随便走向一个学生说:“May I borrow your ruler?”然后手拿着尺子问其他学生(个人、小组、全班皆宜):“Is this ruler long or short?What colour is this ruler?”一般说来,学生是能用英语回答的。如果答不上来,教师也可帮助回答。在这几个问句、答句中,“ruler”这个单词出现了好几次,学生基本学会了“rLlle!”的发音,也复习了旧的句型,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有时用适当的手势比划也能使学生更直观、更有趣味地学好英语。例如,在教人称代词时,首先我把“I,you,she,he”写在黑板上,教学生读准确,然后学生根据我的手势读。我指向正前方读:“you”;指向自己读:“I”;指向左边的女学生读:“she”;指向右边的男学生读:“he”。用同样的方法可教宾格、所有格和一些句型。这样反复比划,学生得到操练的时间多,教师也不会太辛苦,收获的效果比起教师不停地念一句,然后学生跟一句好得多。一些学生说,上我的英语课好像“水上行舟”,不知不觉地就下课了。
三、学生要学透,教师不怕“错”
初中阶段的孩子通常对外界事物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初中学生刚学英语时干劲很足,但时间一长,随着词汇、习惯用语和语法的增多,新鲜感与好奇心逐渐消失。为保持学生的兴奋点,让他们学得轻松、学得长久,我有时在课堂教学上故意出错,如故意把单词读错让学生来纠正,从而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有时在书写中我也故意和学生们一样地出现“失误”,然后师生共同纠正。通过实践证明,这样教学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为发挥我们广大教师的聪明才智和潜能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只要我们勇于改革、敢于创新,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就不仅能克服条件简陋带来的困难,而且能更好地促进农村初中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96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