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上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刘艳华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是课程改革的灵魂,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那么,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这一理念呢?
一、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教学着眼于知识技能,忽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因此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其实,新课程下的教学过程是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教学”归根到底,“教”是为了“学”,“师教生学”、“以教导学”、“以教促学”。因此教学目标在此显得异常重要,在新课程下,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初步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选择教学目标时,必须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让学生采取掌握、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二、教学过程的核心是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
新课程标准下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
教学过程中要把每一位学生都看做是生动活泼的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既关注他们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学习态度,树立起他们的学习信心,又要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因此,教师的高超的教学艺术之一就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之从客体变为主体,使之积极地、目的明确地、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功的教育是非显露痕迹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这可以从心理学上著名的“皮格马翁一罗森塔尔效应”得到验证。
教师在沟通与交流过程中,以中肯和赞美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给学生已经取得或正在取得的进步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不断将教师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更高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的不断发展。
三、教学过程的完美实现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充分理解和信任
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切身感受,理解他们的处境,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只要你对学生充满爱心,相信学生会向着健康、上进的方向发展。因为“教育是根植于爱的”(鲁迅语)。“聪明的教师总是跟在学生后面;愚昧的教师总是堵在学生的前面。”
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不必作直接的详尽的解答,只对学生作适当的启发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找出答案,以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他们良好的自学习惯。课上教师应该做到“三个不”:学生自己能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
在新课程下教学过程对学校管理,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要树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把握新课程,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学会关爱、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给予、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选择、学会激励、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与新课程同行,“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流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198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