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的欣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素描自出现至今,人们对其的认识与观念不断变化。本文讨论自文艺复兴以来架上绘画范畴下的素描。素描以平面形式出现,为绘画过程的组成部分,与成品关系密切,又是独立的艺术品,语言表达上具有相对的完整性。素描作品以其物理形式(物质)――画作存在,同时又有其表达的意义及自身内涵和文化背景。素描欣赏,可以从这两方面进行。
一、作品材质相对的特定性
从物理性上看,素描作品由基底,即作品载体同画家所采用的媒材及痕迹组成。基底在素描完成品中一般不被完全覆盖,常参与到作品中,故在欣赏中少不了对其基底的关注。载体与媒材选择属画家个人爱好,也称之为审美习惯。这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状态下的选择,但实质上很可能是画家一种审美观的潜意识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受画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制约,画家不太可能选择超越时代的媒材与载体。特定媒材、基底产生特定艺术效果。基于对艺术品质的追求,画家会寻求适合的媒材、基底。“画家要想完全实现自己的艺术目的,他就必须在遵从个别材质的要求和忠于自己的目标之间找到一种平衡。”①一幅成功的作品,两者是不大可能分开割断其联系而独立存在。在西方的若干素描教科书中,无一例外都涉及这一领域的研究。②人们一直尝试着解释画家在画绘素描时采用此种工具的目的及偶然性与必然性。对媒材与艺术效果之间关系的研究,除了了解工具材料背后的文化之外,也使我们有可能明白达・芬奇使用色粉笔而安格尔常用石墨铅笔的某些缘由。
二、对素描作品生成及生成过程的相互经验投射
媒材从在载体平面上留下第一个痕迹起就改变了原平面的关系,使其从一无所有,相对又是无限的潜在维度中释放出其隐藏的力量。作为画家的造型手段,其具体的物理体现――痕迹,是画家在模仿、创造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视觉形象因素,如笔触及由笔触构成的造型等。
痕迹自点至线成面,将手的动作、画家观念、审美趣味如实记录在平面上,是画家动态踪迹在静态上的体现。邀请人们参与画家在创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尤其使专业受众发挥想象力参与到作者原来的创造过程中,感受作者的动作:在手的牵引下,感受媒材所留的痕迹――动作途径与痕迹的品质――速度、轻重、缓急等,体会作者观念及趣味。即通过视觉通道,引发眼睛移动,乃至身体的移动等的参与,与作者产生相互间的经验投射――一种共鸣。在对静态痕迹还原的动态欣赏同时,对特定痕迹,即符号以及其按照一定的体系形成的符号系统的感受,并对之进行描述、分类,以受众的经验(想象的影像、意义投射)赋予符号、符号系统一定的价值,完成欣赏初级阶段的基本过程。好似中国书法欣赏,置身到作者原来的创造过程,感受痕迹品质,通过这种换位式体验体会作者在创作时的乐趣,感受“如龙飞凤舞的运动感,庄严方正的立体感,轻云蔽月之缥缈感、落拓不羁的豪放感”。③实际上,在西方素描教学中,素描与书法的联系有着悠久的传统。大卫・罗桑德(David Rosand)在《素描精义》中论证:“西方素描、书法的学习在某种程度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实质都是对形状、线条控制的学习过程,都是从基本形状练习起,运用眼睛判断,重视对佳作进行临摹学习,再进行创作。”④另外,画家留下的痕迹带着个人的习惯,即所产生痕迹的速度、压力等有一定规律,是画家观念和审美的具体化――个人面貌的一种体现(包括画家的生理等方面的差别、变化等),称为画家的生理风格。如一个人的笔迹,有着明显的个人烙印,在判别上起到佐证的作用。习惯痕迹、造型特点等具体形式及由此产生的审美趣味、气质等抽象形式,是后人对画作欣赏、甄别的一个根据。作品鉴定单靠从物理性角度,在某种程度上根本无法解答、证明作品真伪。物理性研究,只能证明作品的时间及材质的组成成分,⑤却无法证明是否是画家本人所作或是同期模仿者所为。
三、对作者艺术追求的经验投射
在欣赏过程中,专业受众更关心的是媒材本身的材质美,及绘制方式和形成的系统产生出来的艺术追求与气质。这更能使专业受众产生共鸣。艺术欣赏从不回避其操作、过程的主观性,尊重直觉,也就是巴克森达尔(Baxandall)在《15世纪意大利的绘画和经验》(Painting and Experience in 15th Century Italy)一文中所提到的“品味”(taste),在很大程度上是筑建在对画作所必需的鉴赏力和受众所掌握的技巧之间的一致性上。若画作赋予受众运用被人们所珍视的技巧的机会,使之得以洞见画家的巧思,其好奇心会因为理解这一洞见感到愉悦的报偿,满足一定的心理需要,乐在其中。⑥正因主观性存在,使不同受众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理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看门道”更多地发生在专业受众身上,受众有着在痕迹、造型上的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去投射、体会作者的感受。对于未受训练的受众,有时则未然。受众欣赏的不同,在于他们的理解及需求,相比之下,专业受众会更沉醉于画面的艺术语言本身的欣赏,反之,则可能更关心画面之外能使其产生经验投射的因素。
四、素描作品与作者的解读
解读材质及绘制方式后,画家审美趣味、气质同它们与所表达主题内容相适应程度,以及这种出现的缘由和作品叙事性,及背后的故事,更受普通受众所关注,欣赏提升到对作者进行人文的解读。有时借助受众已有的其他经验进行鉴赏引导,很有可能更容易理解,更易产生生活常识般的共鸣。如孙过庭《书谱》中以人间百事百态之扣人心弦,使人领略书法意境的高妙之处。普通受众有时毫不在乎画家是否有着高超驾驭表达手段的能力,而更喜欢讨论画面画的是什么。更有甚者,也许在某一程度上还希望在抽象画面中一定要发现具体形象,喜欢去发掘画面叙事性及背后的故事,这使他们津津乐道,觉得看懂了画。有时他们看懂了的比画家本人表达的还多。
结语
欣赏方式的差别,说明受众层次在欣赏上的区别。层次只有差异没有好坏之分。通过作品,受众自我经验投射的欣赏行为在某一程度、某一层次上与画家相遇。画家本身的才情不必细说,对画家表示敬意的同时,鉴于素描自身特性,及受众受专业训练程度和欣赏主观性,也理应对能以职业素养的欣赏目光和礼貌,并能理解真正艺术的受众表达深深敬意,因为他们同样都展示了艺术家般的才情。
注释:
①②丹尼尔・M・尔曼德洛维兹,杜安・威克姆,大卫・L・费伯.素描指南(第六版)[M].徐迪彦译.刘书民校.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346.176―358.
③李霖灿.中国美术史讲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4.
④大卫・罗桑德.素描精义[M].徐彬,吴林,王军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103―132.
⑤邵宏.美术史的观念[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191―194.
⑥Baxandall. Painting and Experience in 15th Century Italy .2nd ed. 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34.
参考文献:
[1]姜斐德.宋代诗画中的政治隐情[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伯纳德・切特.素描教程(第三版)[M].徐梅,秦雯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3]内森・戈尔茨坦.美国人物素描完全教材[M].李亮之,皮永生,夏琳等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作者单位:广州美术学院
(责任编辑:贺秀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08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