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新教材:爱你真的不容易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张兰芬

   众所周知,语文教材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的主要源泉,培养语文能力的必要阶梯,开发智力的最佳依凭,陶冶情操的重要园地。教材改革是完善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对教材功能完善程度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语文教材建设也呈现了“一纲多本”、“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
   但是,新课标指导下的新语文教材又怎么样呢?是不是真正体现了语文教材是“知识、文化”的载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我看来,新教材力求体现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优点是明显的,但是,仍然有很多缺陷,急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本文主要结合《江苏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来谈新教材编写的失误与对策。
  
   一、文本架构:少有文化的“多样性”
  
   人教版的教材,有一个单元编选得比较好,把诗歌《枫桥夜泊》和《不朽的失眠》等文章组合在一起,将诗歌文学、文学鉴赏、人生况味、生命价值展示出来,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学美、文化美以至人性美。但是,为什么就不能选一篇质疑“夜半钟声”的文章?如果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新课标),则更好了。怎么做到这一点呢?
   例如,苏教版八年级(上)的第一单元“长征组歌”编选了诗歌、歌词、小说、剧本等各种文体的作品,琳琅满目,很好。可是,为什么只编选“红一方面军”事迹的文章?为什么不能选编介绍“红四方面军”长征的文章?
   再如苏教版八年级(上)的第三单元“至爱亲情”,收入了五篇“血浓于水”的好文章,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为什么就不能结合现代的社会情况,选一篇反传统的教材呢?大义灭亲,是不是一种“至爱亲情”中的“大爱”?
   90年代初高中语文教材选了白居易的词《忆江南》和赏析文章,都是一片喝彩。我却从一本词典中选了一篇唱反调的赏析文章给学生看,学生非常感兴趣,“是啊,‘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到江西、到湖南、到广东、到广西……都能够看到”。名家的作品也可以并且也应该反思。
   我们的教育,如果一味地完美至上,怎么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呢?又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笔者认为语文教材应该注意“多样性和批判性结合”。
  
  二、文本内涵:疏于现代文明追踪
  
   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写道:“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我们的教材却不尽如人意。
   苏教版七年级(上)的第一单元编选了《“诺曼底”号遇难记》。小说中有个感人的场面:“哈威尔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深渊……”对此有一段精辟的议论:“他一生都要求自己终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小说中这种英雄主义情节的确感人至深。但是,政治课本却正在讲“珍爱生命”的专题。学生据此提出异议:哈威尔船长“珍爱生命”吗?哈威尔船长可不可以不“殉职”?哈威尔船长可不可以运用活着的权利,去做更多更好的事情?是的,“英雄主义”是时代的需要,“珍爱生命”也是时代的进步啊。当二者冲突矛盾时,教材的编写能不能借助课后练习来化解之?
  再如,《幼时记趣》中有段文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现代文明要求我们人类必须与动物和谐相处,与环境和谐相处。那么,这是不是符合现代文明呢?有没有“现代意识”?这篇文章又在告诉我们什么呢?更想问问教参的编写者,癞虾蟆是恃强凌弱,“我”是不是也在“恃强凌弱”?那怎么就写成了“驱除强暴,同情弱小”呢?
   如果要选编这类文章,是不是也应该增加相关的练习题,来讨论这类问题呢?并且培养学生的现代文明意识呢?
  
   三、文本语言:悖离“文质兼美”的原则
  
   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写道:“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我们不妨来看几篇教材。
  记者廖文根先生采写的《“神舟”五号飞船航天员出征记》选入苏教版七年级(下)的教材,其中有一个地方表述很不严密。“从加加林第一次太空飞行到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从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到多种空间站问鼎苍穹,40多年时间,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已先后进行240次载人飞行,把数百名航天员的身影印在浩瀚太空。今天,中国人也将飞向太空,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那么试问:苏联、俄罗斯和美国,这是几个国家?“苏联”不等于“俄罗斯”,这应该是常识。因为1991年苏联解体分解成十几个加盟共和国,其中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这是两个版图、人口、社会制度都不同的国家。那么文章中的“苏联、俄罗斯和美国”应该是三个不同的国家才对。而文中写了“中国将成为世界载人航天俱乐部的第三个成员”,难道要把苏联和俄罗斯等同于一个国家?否则的话,中国怎么能成为“第三个成员”?何况,“真实、准确,是消息写作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
  再如《蓝蓝的威尼斯》中有一个关键的句子不够连贯。“威尼斯人民和中国人民有着深厚的友谊,亚得里亚海水和太平洋的怒潮是相通的。”这个句子主要是谈“深厚的友谊”,那么后面的文字应该是褒义的才对,用“亚得里亚海水”这个中性词语对应“深厚的友谊”已经比较勉强了;而用“太平洋的怒潮”则是彻底的错误。在我看来,“怒潮”是很难对应“深厚的友谊”。
  再就是《从小就要爱科学》一文也有很多错误。“这些新成就,既为广大少年朋友提供了奔向新世纪的理想翅膀,也为他们拓宽了眼界和思路”,句中既然是“翅膀”,前面搭配的就不应该是“奔向”。改成“飞向”是否好些?还有一句:“值得庆幸的是,一批热心少年科学普及工作的专家和学者,放眼祖国的未来,从加强和发展科技教育事业需要出发,投注了许多精力和心血……”句子搭配也不好。“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是通顺的,“加强……科技教育事业”,恐怕就说不过去了吧。这是句子杂糅的毛病。
  以上例子还很多,这都不失为培养学生语言严密的很好的反面教材,也不失为培养学生胆识的好教材。只不过需要在相应的课文后增加一个思考练习。
  
  四、文本注释:缺失“启发性”准则
  
   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说:“语文知识、语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可是,语文教材又如何呢?以苏教版实验教材为例,课本中文言文注释重复很多,更没有“启发性”。第一例,7册(上)《刻舟求剑》“是吾剑之所从坠”中的“是”,注释为“这儿”。《论语》(P172)中“是知也”的“是”注释成“指示代词,这”。第二例,《论语》(P172)中“是以谓之文也”中的“是以”注释成“即以是,因此”。8册(上)《治水必躬亲》中“是以必得躬历山川”的“是以”注释为“因此,所以”。第三例,《论语》(P172)中“何以谓之”的“何以”注释成“何以即以何”。8册(上)《晏子使楚》中的“何以”也注释成“何以即以何”。例子很多,恕不一一例举。还有重复注释,如7册(上)《梵天寺木塔》注释8“但,只”。注释9再解释一次,“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好木版……”这两个注释能不能放在一起?
   我们的教材不仅“少而不精”,而且是“多而不精”,更谈不上“启发性”。很多注释都很容易在词典中查到,可是偏偏还要注释。比如,苏教版实验教材8册(上)第一单元总共是45个注释,其中就有26个注释是《现代汉语词典》中很容易查到的,几乎达到58%的比例。有的词语,在小学课本中已经注释了,到中学课本再注释一次,还可能到高中课本继续注释同一个词语。有的甚至是上册注释了的词语,下册再来一次。“多而不精又没有启发性”,干脆删除。
  关于注释的启发性,我们是不是可采用“提示法”。例如,《小石潭记》中注释了“斗折蛇行”,能不能提示学生联系上面的注释再结合已经学习的“参差”的解释,来理解“犬牙参互”?或者采用参证比照。例如,注释《三峡》的“素湍”,就可以参证比照《“诺曼底”号遇难记》“湍急”的注释“水流急”和《幼时记趣》中“素帐”的注释“白色蚊帐”。
   语文教材,爱你真的不容易。教材应该如何编写,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我只想再说一句话,如果我们的编者和出版社都能够把学生读者真正看成是自己的儿女,能够从一点一滴的小处做起,我们一定能编写出高质量的课本来;语文教材,也必将是“爱你没商量”。
  (作者单位:梁丰高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12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