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教师的科研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因此教师只有具备创新意识,才能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地探索和超越,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探求。作为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和积累,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新课改下的教学是全面创新的教学,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各自基础上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性和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只有对传统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的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为此,我们必须改革语文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一、磨砺创新思维,为创新创造生机。
  创新思维是一种具有主动性、独创性的思维方式。“宝剑锋从磨砺出”,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在必要的时刻点石成金。
  (一)质疑驳问是创新思维的“活水”。
  一直以来教师主宰课堂,教师的“权威”不容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导致学时的思维方式千篇一律,成为教师的“复制品”。为此,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质疑或让学生互相质疑,疑问是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创设好情境,通过提问或者引导学生自主发问,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学生试图保持认知平衡的张力下渴求解答疑问,处于一种“心欲求而未得”的状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教《愚公移山》,我在引导学生了解这个经典故事和寓公的精神之后,又鼓励学生逆向思维,学生对愚公的做法提出质疑,并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学生通向创新之路。
  (二)联想想象是创新思维的“翅膀”。
  创新思维源于学生兴趣之上的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和分析,产生联想、想象,改变视野,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产生新的看法和思维,从而获得新的收获和成功。我们要竭力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开展创新思维活动,让学生通过奇思妙想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拥有知识和思想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强化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培养创新思维。如学习《桃花源记》,我先让学生讲自己了解的世外桃园的故事,然后让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的训练。朗读后提问:“陶渊明所讲的世外桃园是怎样的?”学生概括文本的主要内容后,我又引导学生想象、联想:“到桃花园的先民们刚来到桃花源时是一番什么情景?”从而让学生明白了陶渊明编织这个故事所寄托的自己的社会理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胞弟”。
  语文学科是一种美学,内容上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形式上则有结构美、节奏美、语言美。所以教师可以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欣赏、体味这种种美,使学生获得身心的陶冶和情趣的升华;使学生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课文内容上,而且可以拓宽到课文的深处。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结合一些恰当的问题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例如,在《天上的街市》一课中,我主要让学生读,然后提出问题:应该怎样读?你的体会是什么?最后结合教师讲评,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与诗人的感情是如何完美的融合在一起的。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也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感受。
  二、与时俱进,转变教育思想,为创新供给“新鲜空气”。
  传统的语文教学彰显的是教师的地位,教师是“眉飞色舞”,学生却“雾里看花”;临考搞题海大战:日光+灯光、时间+汗水,很难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已经走向僵化,与时俱进,转变教育思想,提高创新能力,成为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要改变传统的接受型教学为研究型教学,把“灌输式”、“知识型”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智能型”教学;要让师生互动中的每时每刻成为创新教育的过程,教师的提问应是富有启发性的,学生的回答应是打破思维惯势的;教师的评价有时应是有弹性的,学生的练习是要能够迁移运用的;要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注重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在“大语文”中激活学生潜在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一)注重研究,树立新型师生关系。
  “研究性学习”是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研究性学习在师生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破除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改变以传授和灌输为主要方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置身于参与者位置,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在自由自在、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挑战的研究学习中得到发展,实实在在地在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中相互探讨,学生在课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拘泥于一种成型的看法,思考多琢磨多,激起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二)注重互动,构建师生之间的“桥梁”。
  师生互动,不是通常所说的老师问学生答的双边活动,而是教师主体作用淡化,以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主源,活动内容为载体,学生主体完成活动为方式,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身互动的教学关系。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挖掘课文隐含的创新价值,引导学生努力去发现,教师带着创新的设想,学生带着创新的渴望,共同进入“大语文”境界。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启迪,相互交流,相互点拨,共同切磋、共同提高。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会形成相互辐射式的信息交流,思维碰撞,从而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灵感,提高创新能力。
  (三)注重评价,给学生架起进步的“阶梯”。
  创新教育,要有相应的评价方法,改革目前“一卷定分数”做法中存在的不足,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性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卷面性的考核,侧重灵活性和综合性,不追求答案的惟一性,注重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性的考核,要设计灵活多变的考核方法,来检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性的考核,更要注重平时考察,把学生日常的创新表现,获取的创新成果,个人的创新思维与专项考核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及时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做出评价,相互鉴赏活动成果;或者老师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对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要加以保护;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要给予重视。教师肯定的评价,对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信心,提高创新能力,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
  三、巧设创新氛围,为创新提供生发的“土壤”。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一)巧设悬念,抛砖引玉。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如教《大自然的语言》,开篇我就问学生:大自然会说话吗?大自然如果有语言,它如何与人交流?同学们讨论热烈,各抒己见,兴趣油然而生。
  (二)巧创情境,渐入佳境。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教师要善于设法创设情境,善于使学生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进入“共鸣”的境界。《安塞腰鼓》一文,西北汉子的安塞腰鼓,忘情地奔放,狂野地倾泻,带给我们力量的奔腾。教学中,我使用多媒体,将声音与激情的画面展现给学生,将学生一下带入了激情的西北黄土高原。文本中的生活是写在纸上的人生旅途,静静的文字中裹着一个情感荡漾、思想澎湃、充满哲理、诗情画意、美不胜收的世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感情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在科研活动中,敢于创新,精于创新,乐于创新,才能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德伟.《教师校本研究与专业成长》北京出版社,2005.
  [2] 张德伟.何晓芳,《新课程与教学改革》北京出版社,2005.
  [3] 孔锴.《当代教育新理念》北京出版社,200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14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