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化难为易 增进互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国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为10个一级标准的第一个主题,并有许多活动建议,教材中也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目的是倡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然而,经过几年的课程改革,我们发现:在大部分农村初中学校很多探究活动是很少或难于实施的,这严重地影响了探究教学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①有些课程安排的探究活动较多,不能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如:在《其他生物的生殖》(北师大版)一节中有“植物的营养繁殖”和“观察酵母菌的出芽生殖”两个活动,造成教学时间不够,无法完成;②有的探究活动与生活联系不大,学生的探究兴趣低。如:在“编写检索表”的活动中,学生难以理解什么是检索表以及检索表在生活中的用处,也就没有兴趣参与;③有的探究活动所需的仪器、用具、药品难于备齐,操作性难度较大。如:“观察水蚤的心脏搏动”和“酒精浓度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在显微镜下,水蚤四处游动,难于看到水蚤的心跳,实验就难以完成;④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于所需时间较长,需要课外完成的探究难以延续。如:“观察种子萌发时的形态结构变化”的活动需要时间为12天左右,教师布置学生课余自主观察,刚开始学生积极性还好,但几天后绝大部分学生就兴趣索然,没有几个能完成该实验。
  一、准确定位探究活动的教学目标
  “科学定位探究活动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活动的指南,没有目标的探究教学是盲目的,随意的,是注定不能成功的。”定位探究活动的教学目标时,除了要设计完整的探究活动,更要从不同侧面,针对不同环节进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解读数据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能较全面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过程和技能。一节好的探究活动课,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课标、课参、学情,设计好本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是可以量化的显性目标,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隐性的,需要在生物学的教学活动中体验、内化才能形成。这种养成教育靠的就是在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中点点滴滴的积累,因此,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是上好生物探究活动课的前提。如: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要先观察、发现在花盆、石块下阴暗、潮湿的地方容易找到鼠妇,而在光亮、干燥的地方却找不到鼠妇。当我们把花盆、石块搬走,鼠妇很快就爬走了。根据以上现象,引导同学们作出假设“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确立了探究的目标,从而为后面的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确定变量、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指明了方向。
  二、巧妙创设情景,善于提出适合学生实际的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意识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被动的思维。”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提出适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探究活动中,通过直观观察、社会调查、收集资料、实施实验、分析数据、积极思考等活动,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怎样的生物学探究问题才是切合学生实际的、有效的问题呢?我们认为它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情境具有新颖性、并具有良好的问题结构和恰当的认知冲突。这样的问题才能够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中的困惑和解决问题后的兴奋,才能够让学生认为这是值得探究的,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如: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时,可以提出:“为什么不直接引用萨克斯的实验呢?本实验与萨克斯的实验比较,改进了什么呢?”这样的问题需要学生思考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对比观察两个实验后才能得出答案。这样设计问题对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启迪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让学生能完成科学探究
  生物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具体化,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基础。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新课标和教材中出现的探究性实验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尽量给学生提供仪器和药品,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实验探究(包括设计和评价实验方案,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和解读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等)。如:“观察鸡小肠的结构”的活动中,教师只需要给学生提供一段鸡小肠、培养皿、解剖剪、放大镜,学生就会很快地从简单的实验中掌握小肠内表面的结构,从而知道了小肠作为消化和吸收主要器官的结构特点。
  另外,对教材中几个需要时间较长的、不能在一节课内完成的探究活动,在设计方案时也可以拆分成几部分后插入几节课中,从而真正落实探究活动。如:“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时,培养微生物的时间很长,课内无法完成。教师可把该探究实验拆分成三部分,在还没上微生物教学内容之前,提前两节课,第一节课先用10分钟左右让学生讨论微生物的生活环境并制作琼脂培养基;第二节课也用10分钟左右设计并实施实验方案(培养细菌);第三节课探究的结果出来了(培养基上有很多细菌),这节课刚好要进行微生物的教学,学生对探究结果的讨论和交流正好为有关微生物内容的学习创设了很好的情境。
  四、在课外的生活中开展探究活动,辅助课内探究教学
  生物教学源于生活,所以生物探究教学应将课内和课外、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和寻找实验素材,开发和设计出一些有创意的课外小实验或家庭小实验。课外开展小组实验、微型实验、趣味实验等,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在完成“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活动后,针对活动中出现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很多学生还是搞不懂吸水、失水与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教师就布置这样一个家庭小实验:要求每个学生在家中找一个新鲜的萝卜和一块萝卜干,然后把新鲜的萝卜用盐腌制起来;把萝卜干泡在清水中。学生观察腌制的萝卜周围出现的“水”和泡水胀大的萝卜干后,很容易就理解清水浓度<细胞液浓度<浓盐水浓度,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教师课堂上反复讲述学生仍懵懵懂懂的原理,通过课外的一个简单实验,学生即刻明白了。
  学生在课外开展探究活动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适时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课外资料、上网查找、社会调查等多种手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探究学习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对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知识经验进行构建,充分发挥出学习潜能。
  五、增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
  只有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在探究实验课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小组学习或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使学生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进行亲身的体验,逐渐形成敢于怀疑、勇于探究、勤于思考、爱于动手的科学品质,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策略和基本方法,逐渐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和浓厚的探究兴趣,当学习的主人。在课堂进行的探究活动中,教师的作用是营造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设置疑问、激发兴趣、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创新立异地进行探究,所以,增强师生之间互动和学生之间互动交流是有效进行探究教学的必要手段。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一课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各自设计实验方案,这些方案五花八门,在实验器材的设计上,就有把大豆种子放在碗里、盆里、杯里、锥形瓶里等;在实验环境中,大豆种子放在低温、室温、高温、冰箱、开水、用湿棉花捂住种子、把种子种在沙子中的等等。当学生设计出多种实验方案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发言,说说自己方案和别人方案的优劣和异同。这样教师就通过创设一种让学生展示的平台以及解决问题的的良好氛围,鼓励每个学生通过讨论,积极参与了“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的实验设计过程,使科学探究因为学生之间互动的交流进入了高潮;接着,教师应选择几套有代表性的方案,并由学生比较它们优缺点;最后由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对各方案的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和完善,根据各方案的优缺点共同确定探究方案,让学生亲自动手实施,使学生通过实施操作获得成功的喜悦。
  由于,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有充分施展其创造潜能的空间,因此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常会提出教师在备课时考虑不到的甚至是一些稀奇古怪、不着边际一些问题,教师要积极面对这些问题,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热情而妥善地鼓励和引导学生,及时适度地指导,把他们活跃的思维引导到本次探究活动的具体内容上来。教师只有处理好教学预设和教学动态生成的关系,才能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我们认为,教师只要积极创设良好的探究环境,适时适当的合理引导,让学生在课堂及课后动起来,让智慧的灵光在探究中闪烁,让思维的火花在实验中迸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生物探究性学习就一定会结出累累硕果。
  (责任编辑:陈欣)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551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