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的选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叶青虹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师德、渊博的知识,还应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教学中,教师要个性解读文本,重构文本,以独特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就要找准文本的切入点。下面就以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为例,浅析这一问题。
  
  一、标题质疑法
  
  标题质疑法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章题目进行质疑,帮助学生解读题目,并形成问题,选择最重要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对文章内容进行重构。文章的标题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包含写作内容,如《谈读书》,有的更侧重读文章主旨,如《热爱生命》。有的含义明显,通俗易懂,如《阿长与山海经》;有的含蓄庄重,意蕴丰富,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有的直接,有的艺术化,如《第一次真好》和《听听那冷雨》。对于不同的标题,教学中要区别对待。《土地的誓言》一文的标题,作者进行了角色的换位,化作者的口吻为土地,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一般来说,对标题的质疑是问题式的。问题可以是“是什么或什么是”“怎样的”“为什么”三个最常见的,也可以是对内容细化的“哪些,哪几方面”,对难懂词的解释“××是什么含义”,还可以从技巧上分析,认识标题的妙处。如《土地的誓言》就可以设计“誓言是什么含义”“人才能发出誓言,土地怎么会发出呢”“为什么要发出誓言”“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用一两个问题切入,三四个或更多的问题作为解读文章的必需问题,重组文章是可行的。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这几个问题在标题的基础上补充一定的成分,对原有标题起到补充、修饰、说明或突出重点的作用,使题目的含义、文章的内容、主题更加明确化。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质疑,培养学生不仅从正面进行常规化质疑,还能从反面或歪曲的理解来对课文进行质疑补充,让学生自己学会重构文本,真的做到个性化阅读。
  
  二、情境切入法
  
  情境切入法,是分析课文时抓住课文内容某一特定的情境进行再现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融入情境,实现与作者感情上的共鸣。情境的选择,可以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某一点,也可以是作者写作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使用这一切入法,教师的教学设计不能只在切入点处营造气氛,要在任何一个板块都与它一致,保持学生的情感兴奋中心,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更能达到心灵的启迪与震撼。正如赞科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土地的誓言》一文,写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纪念日,作者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是九・一八事变的亲历者,也是九・一八事变的受害者。教学抓住这一背景,再现九・一八事变前后东三省完全不同情形,学生的愤慨之情油然而生,也就很快理解到作者炽痛的内心、复杂的感情、铿锵的誓言。教学把出色的描写、完美的语言、多样的技法都融在这一情境中,教师辅之激情、真情去撞击学生的心灵,让师生在整节课中接受洗礼,与作者同憎同爱。
  
  三、文眼切入法
  
  文眼,是文章艺术构思,思想精神的凝聚点,在内容上常常表现为外景和内情的交融处,在形式上制约着全篇内容,是内容的提挈点。抓住了文眼进行切入对文章进行分析,就等于抓住了理解全文的钥匙。使分析课文达到治繁从简,制杂从约的效果。它在课文中外化为关键的某词(句、段落),难懂句等。教师解读文本中,准确找到文眼,然后以文眼为分析课文的线索,围绕文眼对课文进行重构,往往可以收到耳目一新的效果。《土地的誓言》开头的第一句是“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炽痛的热爱”就是文章的文眼之一,“热爱祖国怎么会痛?”教学设计就可以围绕“爱”与“痛”,抓住爱土地的一切,痛土地遭受的蹂躏,恨日本惨无人道的侵略,两条主线下来,一气呵成。
  当然,采用文眼切入法,要求教师必须要反复地吃透课文,要具有高度的发现能力和概括能力。只有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在教学中找出一个课文中的最佳文眼。如果教师对课文的文眼都找不准,则有可能起到误导学生的作用,其教学适得其反。我们的教学效果就很难取得较大的突破。
  
  四、作者切入法
  
  作者切入法是指分析课文时选择以作者为突破口,这是一种非常直接的切入法。对于一个熟悉的作者,除了解他的基本常识外,还应从学生不了解的一面出发,激发学生课后延伸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作者,教师就是引领者,留出空白让学生去充实。如果是一个陌生而又重要的作家,他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教师应吊足学生的胃口,为解读服务。《土地的誓言》的作者端木蕻良,学生陌生又会好奇,会认为他不是一个中国人,更像日本人名字,以此为契机,推入文本解读与重构,也能达到新颖别致的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典故、故事等方面切入,解读文本、重构文本。但不管使用哪一种方法,阅读教学的实质不能变,三维目标的落实不能少,我们寻找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就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让语文课堂更生动,让语文教学充满师生的个性与灵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62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