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析德国大学的“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谢绪磊 李智

  摘 要:德国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整个社会都为各类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开绿灯。通过介绍“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内涵引入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和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企业主导型”教育特色,更好的阐明德国大学的“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并从中汲取值得我们借鉴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双元制 应用科技大学
  
  人们都知道历史上德国的崛起是由于这个民族重视教育,其实更重要的是他们及其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整个社会都为各类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开绿灯,这与中国重视应试教育的传统有本质的不同。在德国,政府制定法令要求所有的企业必须接收实习生,并且要为顶岗工作的实习生发工资,同时政府也为企业制定了减免税的政策以鼓励企业投入教育。这样的教育使他们拥有大量的各级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即懂理工又懂工程实际,这是德国工业发达、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德国的工程职业教育是以工业界为主体的。学生要先在公司找到工作并实践一段时间,然后由公司联系学校边学习边实践。德国独特的历史背景与社会传统,形成了德国企业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加上政府的重视与协调、企业有利可图,德国企业与学校自然而然地走向合作。
  
  一 、“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内涵
  (一)“工学结合”的内涵
  “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主要特点、难点和重点是“工”,是提高职业技能。所谓“工”,即指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中的“工作学期”,及其“合作企业、车间、岗位、工作台 + 车间师傅技术指导 + 学生岗位工作”这一系统。以“学”为根本。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改变了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实践性教学过程,其实都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到能够应对人才市场变化、经济增长方式变化的真知识、真本领提供了条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针对某一类或某一种岗位能力、职业资格证书能力设计的专业教育和课程。要使学生真正掌握这些上岗、就业的实际本领,就必须“真刀真枪”地到实际生产和经营岗位顶岗工作。参加“工学结合”合作教育的学生,在企业工作期间应该是一种有薪金的实习劳动。合作企业或公司,要根据顶岗实习学生付出的劳动及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行情,均应付给学生相应的合理报酬。
  (二)“校企合作”的内涵
  高等教育具有教学、服务和科研三大功能。校企合作体现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服务和科研活动各方面。但是高职院校最主要的功能是教学,我们将校企合作中与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必然和直接联系的内容剔除后,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的结合,仍然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校企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可以清晰地构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每一个层次相对独立且联系紧密,在每一个层次上又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校企合作体系。校企合作的外延极其广泛,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来审视校企合作,可以看到校企合作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办学模式,中观层面上表现为人才培养模式,微观层面上表现为教学模式。
  (三)“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关系
  1、校企合作是实施工学结合的基础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的表现形式之一,以工学结合的形式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可以形成符合高职培养目标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根据教学需要,在整个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在课堂与不同的生产现场之间进行合理转换,教学过程从教师主导的课堂讲授,到学生自主动手从事生产或生产模拟活动,教师或师傅给予学生适当的辅导。教学场所由教室和工作场地共同组成。只有通过工学结合,才能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紧密结合。工学结合涉及的过程有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工作过程要求在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中实现,同时,必须与学习过程相结合。
  2、工学结合是校企合作的核心
  课程教学与生产活动相结合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教学环节与生产活动紧密联系,在真实的或模拟的生产过程中进行,使工学结合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模式。促进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核心,离开了这一核心,离开了对人才的培养,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工作就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难以在各个层面形成特色,但是,必须充分使校企合作工作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在合作办学方面、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在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加强与企业、与生产活动的密切合作。
  
  二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
  (一)德国“双元制”产生的历史背景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根植于中世纪德国手工业行会的学徒制,即几百年前的师傅带徒弟的培训形式。尽管当时德国的政治生活长期处于分裂状态,但行会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师傅带徒弟的培训形式从对新学徒的要求、师傅的要求到学徒期的长短、学徒期满考试都作了明确规定,奠定了德国学徒培训企业负责制的传统基础。19世纪70年代,德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工业的迅速发展,机器的广泛使用,对劳动力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分散的行业学徒培训已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对技术工人的需求。此时,“双元制”的另一元---职业学校便应运而生,它由工业革命前城市手工业及其子弟的学习场所演变而来,成为与企业学徒培训相匹配的义务教育学校。1938年,德国正式实行普通义务职业教育制度。至此,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初步形成。二战后,面对德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求,“双元制”职业教育得到国家和政府的资助,长足发展,为德国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使德国经济在二战后的废墟中迅速崛起,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由此备受瞩目,并于1948年由德国教育委员会正式确定“双元制”的称谓,标志着“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正式形成。
  20世纪初,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提出“劳作教育”主张,建议把公立学校办成劳作学校,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并从道德教育角度进行职业教育。具体方法是让学生参加劳作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具体基本劳动技能,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职业技能并为国家服务的劳动者。要求在劳作学校中设立手工场、实验室等,由师生共同组成劳作小组,进行教学。他的教育思想和模式,在本世纪初曾对德国、日本和欧美一些国家产生较大影响,形成一场“劳作教育运动”。
  (二)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内涵
  所谓“双元制”是企业和学校共同承担职业教育的任务,学生既是企业的一名雇员,又是学校的一名学生。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产学结合的典范,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发展是部分州举办的双元制职业学院。学校的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生,在入学资格上虽无专业基础或“预实习”的要求,但学生入学前必须与有关企业签订雇佣合同,成为企业的雇员,使企业在法律上承担起员工培养、培训的责任,企业凭借合同可以在学生毕业后优先录(续)用,从而保证企业有适需对路的专业技术人员。企业高度参与学校的办学,在整个学程中,学生有一半时间在企业培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但全部课程内容不少于专业学院。学生的毕业论文也由企业选定,并在企业完成,学生可从企业获得薪水甚至获得顶岗工资。该模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即培养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就业、适应、竞争和发展的能力;在工作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特点
  1、同生产紧密结合
  “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学校敞开大门开放办学,学生走向社会实践,密切与社会、与企业的联系,与企业或用人单位协同完成教学及实践过程,使学生既学到基础理论知识,又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这样,既能培训出合乎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又节约教育资源,避免了人才浪费。
  2、企业的广泛参与
  德国高等职业学校基本上都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办学关系。企业资助学校实验室建设,向学校提供毕业设计选题,指导学生毕业实习,接受教师到企业承担应用技术开发项目。学校与企业进行技术和知识转让合作。促进企业生产与操作过程的革新。同时,学校还为企业传授新技术发展所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已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主要体现为:一是企业为职业训练提供场所,大企业都建有专门教学训练车间;二是企业承担了部分课堂教学任务,以衔接理论与实践操作;三是企业为职业训练提供详细的实习教学计划,以便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培养;四是企业为职业训练提供具有工程师水平的、受过良好的职业技能训练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指导教师。
  3、以市场为导向,灵活设置课程
  虽然德国的各类职业都有全国统一的教学大纲,但却没有全国统一的课程设置。只要符合教学大纲的难易程度,学校和企业有权根据市场变化设置和选用自己需要的课程和教材。其主导思想是把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及时引进培训计划,以适应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德国职业教育研究所不仅跟踪形势变化,而且还负责公布人才市场信息。因此,即使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社会培训需求急剧变化之时,德国企业所提供的培训岗位与申请培训者人数也基本持平。据统计, 1976年德国社会培训岗位的需求是523000个,而至1984年则猛增至746000个,其后又持续减少,1990年降至559000个。令人惊奇的是,在此期间,尽管偶有经济困难发生,但由企业提供的培训岗位却几乎一直随社会对培训岗位的需求而上下波动。如,1976年,德国社会上只有514000个培训岗位,1984年则增至727000个;此后当社会需求降低时,培训岗位也相应有所减少,到1990年降至659000个。由于他们的职业训练与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大生产密切结合,所以对经济部门需要的反应十分敏感,能够及时估计到职业结构的变动和劳动市场的需要,并相应地不断抛弃过时的或显得多余的训练职业和训练章程。就这一点而言,它是一个十分灵活和高效能的训练体系。
  
  三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企业主导型”教学特色
  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非常注重实践教学,其显著特点是以企业为主导,所以称之为“企业主导型”教学特色。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实施“3+1”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构架是本科理论教学3年+实践体验教学1年;课程体系特征是厚理论基础,宽实践口径;培养目标是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新生入学前一般要有约半年的企业内预实习,以便为理论学习打下基础。入学后有两个学期被专门安排在与学生今后将要从事的职业紧密相关的企业或管理部门实习(这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培养模式的精髓)。第一个实习安排在第三学期,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拓宽技能和能力,对未来的职业做初步的尝试。第二个实习学期安排在第七或第八学期,要求学生到企业从事本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顶岗实习,将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解决企业实践中的真实课题。所有实习的考核评价主要由企业负责,学生要完成一份详尽的、来自企业的实训和实习报告,企业指导人员为学生出具一份实训和实习工作鉴定。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长课程三种,顺序递进,层层深入。基础课程面向不同的专业开设相同的理论课,如数学、物理学等,特别注重基础理论的应用;专业课程设置根据不同的专业各有侧重;专长课程是在各专业课程基础开设的专门化课程,主要进行专业深化和拓宽的教学,一般安排在第七、第八学期。通常,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占30%,人文、经济、管理类课程占20%,专业深化课程占20%。还有一些侧重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如电子印刷技术、电脑设计技术等。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学全过程中十分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即便是校内的理论课内容、实践性环节也非常强调与企业密切关联。理论课的内容大多要联系企业案例,强调实践性和实用性;校内实训课也多采用跨学科式,以解决企业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专业课教学中,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更广泛采用“应用性项目教学法”。同时,德国应用大学也与企业合作进行一些应用性科研,如新产品开发、工艺改革及技术难题攻关等。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师资队伍特点是以大量“双师型”教师为主体,兼有一部分理论研究型教师和高级工程师,以保证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和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教授必须同时具备教师素质和工程师素质。一般要求符合五项基本条件:综合性大学毕业;具有相应专业的博士学位;五年以上的专业工作经验,其中至少三年在企业;具有将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成实际应用的能力;发表相应的专业学术论著或专利。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成功是得益于高校能够以高度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为目标,企业能够将给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学生无偿提供的一些实习和实训支援作为“企业行为”来看待,政府积极给予立法上的支持。
  当下,我国许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高校借鉴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实践教学模式,都在积极探索有效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寻求现代企业在技术、人才、师资、信息和教学实践等多方面的教学资源支持,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 德国大学“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中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政府重视,加强立法,约束与激励相结合
  只有而要改变企业的态度,只有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政府应建立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要有完善的职业教育的法律体系,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学校、企业或科研机构各方在实施职业教育中的责任与义务。立法应强调约束与激励相结合,在明确责任、义务的同时,可制定相关的激励与惩罚措施,如对为学校提供校外实训基地、参与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计划制定等的企业可适当地减免税收,反之适当地加重税收。
  (二)学校主动配合,保障企业利益
  在校企合作双方中,企业是一个特殊的主体,要追求自己的利益。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实习、实训生,很重要的原因是干扰了其正常的生产秩序,影响其生产效益。所以,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过程中,学校应主动配合企业的需求,在安排学生实习、实训时,要与企业合作,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尽量在时间与地点上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同时,要求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应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能通过自身的劳动,尽量为企业创造价值。
  (三)加强宣传,更新企业观念
  德国企业对参与职业教育的巨大热情表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并非是百弊而无一利的事情。至少可以通过参与职业教育,扩大企业知名度,树立企业关心地方教育的良好形象;企业在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过程中,还可物色企业需要的人才,而无须广告及各种招聘费用,也无须适应期。不仅在国外,我国一些校企合作的成功范例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我国,学生实习、实训的费用都是由学校承担,企业并未因此而增加经济负担。对此,我国政府、学校、媒体都应加强宣传,更新企业观念,让企业意识到参与职业教育不仅是义务。
  
  参考文献:
  [1]查建中,何永汕.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三大战略[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96.
  [2]薛志红.“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民营科技,2009,(12).
  [3]韩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校企合作[J].教育与职业,2010,(1).
  [4]易峥英.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的成功因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17).
  [5]刘平,张炼.产学研合作教育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24.
  [6]魏所康.培养模式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345―346.
  [7]贾刚涛,潘建红.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双元制”模式的特点与启示[J].科技创业月刊,2006,(3).
  [8]李其龙,孙祖复.战后德国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168.
  [9]胡璋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47―2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297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