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与管理体系构建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校企合作是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为研究目的,企业为主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和基于产业集群理念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是在当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机遇和调整下的一种有益尝试,通过依托“项目教学中心”的进行项目制教学的具体探索与实践,实现校内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建课程,进行专业化和职业化改革,以人才、技术、效益为结合点,深化开展产学研合作,为高职院校突出自身特色和专业教学提供思路。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项目制;校企合作
中国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6-0048-02
1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存问题
1.1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化和人们生活水平及要求的提高,艺术设计在我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高职院校中艺术設计教育起步较晚,同时更多依赖于对本科类高等学府的相关专业的借鉴,高职类艺术设计教育的特色并不鲜明,竞争优势低落。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培养的差异化特色不明显;(2)仍以封闭式课堂教学为主,脱离市场和行业真实环境;(3)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的有效性不够;(4)教师队伍中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缺乏,结构不够完善。
1.2 高职院校现存问题分析
学院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职权明确,互惠双赢”为原则,建立适应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吸引企业主动参与专业建设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学校以“场地换资源”,在引进企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引进企业场所共建共享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已建成的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从现有的运行情况来看,在校内共建实训基地这种模式为学生的在校见习、实训教学、顶岗实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也给学院推进相关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动力,但是还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包括:(1)国家在相关制度法规缺失,有些政策难以得到较好落实。缺乏可操作性,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差。(2)三方管理和利益关系未能理顺,机制建设和制度支撑缺失。学院是校企合作的主要行动者,与企业开展的合作主要解决了部分学生就业、见习或专项实践的问题,对进一步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还未开发。(3)以二级系部、学院为主导的“项目教学中心”实体运作仍然不够成熟,有待深入研究。
围绕着以上问题,为探索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建立校企紧密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增强办学活力;推动实践教学的开展、促进产学研结合,提升学生的岗位核心能力,高职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多年来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实践,筹备建立以校企合作的环境艺术设计“项目教学中心”。校企合作实质上是双方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开展的一项实践活动,合作主要包括参与高校发展的战略定位,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优化专业课程。
2 校企合作的基本模式
校企合作是基于实现企业和学习常态化的合作,通过实现合作目标而选择的一种有效途径,依据不同的合作内容,整合内外部环境针对性选择有利于促进校企双方合作的模式,一方面,可以有效整合现有团队资源、学校研发骨干力量、外在技术资源等方面,通过对合作中的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④,使得资源效能更大的发挥和高效运行,促进合作目标的实现。通过分析整理相关研究综述,目前,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
2.1 以高校为主体的合作模式
该合作模式是当下最为普遍的一种合作方式,项目由高校作为发起方,内容多以联合培养人才为主。学校通过一些企业适用的专业,与企业开展联合委培的合作教育模式,将课堂转移到企业的生产、实践和经营。学校基于这种合作模式,培养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此,诸多高校都采用和推荐这种合作模式①。高校为主体的合作模式,既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促进了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全面发展,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体系。
2.2 以企业为主的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以企业为主体,为促进企业的综合发展,以实现利益最大化,企业力图寻求在内部完成项目。在这种模式下,企业是校企合作的牵头方和主动发起者方,通过高校的知识资源、数字资源和数育资源来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实现和达到预期的生产利润目标。通常,企业寻求合作的主要需求包括培训员工以达到增强企业文化理念、创新技能以促进企业生产力创新发展,以及研发先进技术以实现企业战略规划和获得市场优势。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与大学合作的必要性,高校科技园区和企业投资的研发中心是实现合作方式对接的部门。
3 基于“项目教学中心”平台的校企合作模式
3.1 建设“项目教学中心”平台
构建利益驱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首先,由课题组为核心成员,以艺术设计学院环艺学部为主,与设计院、设计公司合作,在校内创意工厂搭建“项目教学中心”实体平台。由项目开发中心负责教学项目的开发和管理,同时负责项目的筛选和统筹;项目覆盖最大程度地选取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和职业核心能力要求,并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执行保持协调。
3.2 建设项目导入机制
在研究项目制教学的教学流程设计中,教学设计是项目制教学课程实施的蓝图。项目教学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以项目实施的流程为载体,依托“项目教学中心”下的项目设计中心进行。教学流程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和实践主线,通过项目的计划、实施、评价等多个环节来合理选择教学策略和优化教学过程②。
3.3 建设项目教学案例库
研究企业项目向教学案例转换方法。目前本专业在对从校内或校外企业项目到教学案例转换的方法研究还不够深入,在资源的教学中适用环境和条件、教学应用模式和方法等面均不够明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有必要对一线的项目转换为项目教学案例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一套完整的项目化教学案例资源体系,从而清晰地表现其项目背景、成果形式、项目核心技术、适用教学对象、与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联系等。 3.4 制定“项目制”教学的课程管理和评价体系
对应新的教学模式,制定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创设职业教育特色的多元学习评价机制。基于学生在工作过程的表现,把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评价与职业岗位能力评价相结合,实施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的“双考核”制③。
4 校企合作模式下构建艺术设计专业管理体系
4.1 建立共建模式
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下,建立合作机制,形成良好的合作运行机制,是建立高校与企业长期稳定的新型合作的核心和关键。为了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高校应在高校合作运行机制中发挥主导作用。高校應以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为主导,按照教育理念改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企业也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参与作用,根据学校的环境和条件,紧密地完成高校人才的培养。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健全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和监督评价机制。
4.2 保障机制的建立
政府颁布了相应的校企合作政策,这是进一步发展校企合作的关键,对政府起到了指导作用,明确了合作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政府通过立法,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并将扶持政策制度化。从大局出发,协调校企合作各方面,形成互动、高效、互利共赢的政策保障体系。政府应在促进校企合作进一步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要从法律层面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监督和限制合作伙伴的权利义务,维护合作伙伴的合法权益。
4.3 激励机制的建立
激励机制促进了企业与高校之间的积极合作。高校是合作的动力。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就业竞争力,高校将积极寻求合作企业。企业缺乏教学资源,与高校合作。合作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各方的积极性。这种激励机制首先体现在政府对企业的充分政策支持、适当的税收减免和财政激励等方面。其次,这种激励机制应该是一个双赢的环境,逐步提高高等教育的合理性,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最后,激励机制最重要的部分是参与资源共享,增强自身优势,相互促进。高等学校应按M设置专业。
4.4 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
经济效益是以企业参与合作、改变教学结构、推进科研型大学为主要目的。企业主要与培训基地或资本投资合作,学校主要与设备和管理人员合作。双方合作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深入沟通的基础上。校企合作对企业影响较小。为了避免企业追求直接利益,高校应控制合作的主动性。企业还应认识到长期发展战略的合作效益。此外,还存在与知识产权相关的风险,如专利和大学利益分配。因此,高校应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建立合理的合作目标体系,有效控制合作过程和环境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校企合作的价值,防范潜在风险。
5 结论
校企合作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结果。深化校企合作,对于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高校与企业合作的系统性和实践性研究还相对不足,特别是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的实际发展来看。
注释:
①刘扬.zw大学校企合作模式完善研究.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20140501.
②王超英.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后期制作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计算机时代, 201205-15.
③李剑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教学中心运营模式的实践研究——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环艺学部“创意工场”为例.求知导刊, 201604-14.
参考文献
[1]齐艳苓.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J].教育探索,2009, (05).
[2]周之良.当前校企合作办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
[3]徐建平.创新体制建立机制优化管理——高等教育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途径探析[J],芜湖职业学院学报,2010, (02).
[4]戴裕崴,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探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5):3840.
[5]张茂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7):89 9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9105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