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在机电专业中的应用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提出,是迎合行业发展与教育升级的重要策略,必须在执行过程中对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提高机电专业方向人才的质量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有效的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由此,本文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现状出发,对高职院校机电专业的适应性条件展开分析,并具体就该模式的执行应用策略进行讨论,为相关的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内容。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机电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08-0096-03
  0 引言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工业领域对于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人才的质量条件与实践性能力,甚至已经成为了决定行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以此,在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中,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十分必要,具有典型的应用优势价值。然而,为了更好的发展该模式的应用水平,必须从应用的现状条件出发,在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采取优化措施,从而提高执行策略的适应性水平。
  1“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现状
  1.1 政策内容不全面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模式的建设,离不开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撑,尤其在方向引导与内容支持的内容上,须由国家制定相关的执行标准,在充分参考权威条件的基础上,才能在统一化的发展进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在对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项目的国家性文件研究中,对于该模式理论支持的文件条款较多,在法律性说明与规定等刚性管理的建设中,却表现出明显的薄弱性水平。尤其在对校企双发所承担责任与义务的内容上,没有形成法制化、系统化的规定,使校企合作模式的内容,明显的滞后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因此,必须在深刻认识这一客观条件的基础上,将校企合作的责任内容,明确的设计在法律框架内,并通过硬性的法律手段对其进行保护,保证校企合作项目的发展。
  1.2 校方积极性降低
  开发校企合作项目的过程中,已经开发出了多种类型的课程模式,诸如学徒制、专业共建、订单班等内容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效果。在围绕机械机电专业的建设过程中,通过招生选择、课程设计、教学升级、实训管理、就业辅助这五个体系的建设与合作,在高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了深入的合作关系。然而,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校企合作的教学发展模式,在维护上表现出较高的成本条件,其单一化的收益水平无法满足高校与企业的客观条件,尤其是在企业减少成本投入的情况下,对于校方的积极性有明显的影响。
  1.3 行业发展阶段限制
  机电专业大多应用在工业制造行业中,是典型的技术型工种,在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向上,主要将人才塑造成具有应用能力的技术型人才。由于生源条件上的限制,高职院校毕业的机电专业学生,大多会在中小型企业中就职,鲜有能在大型企业中工作的人才[1]。在此客观条件下,势必会受到整体行业经济发展条件的影响。而我国当前的工业制造行业发展状态,正处在历史的转型期,通过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整合,完成行业结构的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由此,学校在进行联合办学的过程中就会受到行业发展状态的影响,在合作内容与质量条件上出现参差不齐的问题,并在市场优胜略汰的原则导向下,部分与学校进行合作的中小企业就会在此过程中被吞并与整合。因此,也导致产教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资源的整合期。
  1.4 运行中的矛盾体现
  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最明显的问题体现在運行中的矛盾状态上。首先,作为应用型人才,在生源选择上,就会与普通的高校产生一定程度的差距,使学生的质量条件无法得到保证,甚至会出现在生源不足的问题。同时,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学生在进行岗位就业后,由于社会地位上的缺失,也很难吸收到高质量的人才,这为教育质量的发挥形成了阻碍条件。
  其次,在进行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应用内容,尤其在对课程项目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企业的实践经验与教材大纲的知识内容存在明显的断层,从而产生了教学中“换汤不换药”的现实问题,没有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而为了实现课程内容的升级,企业需要在课程建设中投入大量的成本条件,并在一定时间的积累下才能全面的落实,这些矛盾内容都是营销校企合作深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第三,在实训与就业的环节中。企业虽为学生提供了岗位实训的机会,然而在岗位设计上,出于对生产质量与成本的考量,不能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一线的生产岗位中,这一条件也使得实训的效果被大打折扣,阻碍了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水平。另外,在进行就业选择的过程中,教育部门对于高职院校的考核方向,是学生就业率,校企合作虽在一定条件上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2]。然而,其整体的就业质量却无法得到保障,虽有少部分学生获得了较好的就业岗位,但大多数学生的就业层次并不高端,从而削弱教育就业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部分高校基本停止了对于产教结合校企合作项目的执行。
  2 高职院校机械机电专业中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策略
  2.1 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其能力培养与就业条件,是反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成败与否的关键指标,因此,高职院校的机电专业中,务必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核心的指标与具体的方向,从而有效的提升该教学模式下的教育质量条件。在此方法下,必须明确的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义为学生的职业能力条件与终身发展指标,在实际的发展条件下,对长远发展方向进行合理的规划。
  首先,在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塑造,将机电专业的专业课程改革内容,贯穿到整体的教学过程中,并使一切的教学手段,全部围绕这一方向展开,在调动起学生积极性水平的同时,使其自主的投身到课程实践学习的项目中,积极的为自身的职业发展水平创造条件。   其次,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明确自身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并注重学生终身发展能力的锻炼[3]。终身性的发展能力,是现代教育思想下的主要特征与关键内容。尤其在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活动中,开发产业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模式,必须将学生的终身职业能力发展作为管理的目标,不仅保证学生的就业率条件,也注重维护学生的就业质量,并在岗位工作中,使其始终保持发展的热情与动力,持续性的发挥出能力优势条件。
  为了实现这两点目标,必须在进行机电专业教学的同时,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系统性的专业知识,以此作为学生走入职场的钥匙,并使牢固的知识水平,成为其终身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同时,必须以实践型教材内容的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有科学学习途径的基础上,不断的实现自我进修与学习,不断在岗位实践与工作中提升自身的知识深度,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条件。
  2.2 构建校企合作平台
  产业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不是单向的付出与索取,必须在高职院校与企业充分配合的基础上,构建起精准的人才培养平台,并在专业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完成理论知识内容与生产时时间项目的全面对接。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在以下五点内容中做好校企对接项目。
  第一,专业课程与行业需求的对接。高职院校在进行机电专业课程设计的工作中,务必要将专业的行业市场发展走向作为基础,有的放矢的提高专业课程的就业竞争力,并在企业的协助下,对专业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形成完整的动态调整机制,保证专业课程的灵活度水平。第二,教学与生产过程上的对接。在人才培训的过程中,以往的教育教材通常会使用经典的理论学术知识作为指导,在理论内容上虽具有明显的权威性,然而在实践指导意义上却存在着明显的缺失。因此高职院校在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升级的同时,需吸收企业在一线生产中的经验与知识,对内容进行调整与修改,使其行业适应性水平得到提升。第三,课程内容与职业化标准的对接,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时,可以将企业在生产经营与管理中的岗位要求加入到学习项目中,从而保证自身能力与企业需求的一致性。第四,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的对接[4]。在机电专业中,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会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校方为了保证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水平,可将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标准条件,从而提高学生知识结构的全面性。第五,职业教育与学习能力的对接,在校企合作的项目中,校方可以针对企业在人员素质上的需求,专门为企业开设相应的技能知识培训课程,从而提高企业一线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提高企业的人才竞争力条件。同时,通过这种办学模式,加快产业与知识的融合,真正意义上发挥出职业教育的优势特色,为机电专业以及与之相关的行业领域,在科技发展力上进行提升。
  2.3 优化学生课程结构
  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中,每一个独立的学科科目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这种联系随着科研水平的加深,也正在从隐形条件逐渐的进行转化。例如,在机电专业中,在对加工中心的设备进行管理的工作项目中,就会涉及到机车、磨钻、维修等多项技术内容,在知识结构上,需调动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才能完成此项操作。
  同时,这种专業知识与技能的融合,也体现在生产线的管理工作上,通过完成压力加工、金属加工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产品的生产,而这些操作项目都会应用到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并在CAD等功能软件的辅助作用下,形成一体化的技术体系。
  由此,高职院校的机电专业,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不断的优化自设课程设计的结构,将专业课程知识的实用性条件作为基础内容,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水平,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的实用性与合理性。尤其在对复合型课堂的设计中,必须增加其比重范围,在不断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的基础上,增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从而更好的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为学生的职业化发展创造条件。
  2.4 加深校企合作深度
  执行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虽在实际条件中受到了多种条件的限制与制约,但其作为科学的发展方向,必须在对现有问题进行优化与改良的同时,提高其适用范围与应用水平[5]。在此,加深校企合作的深度,就是最为有效的优化方法之一。在执行过程中,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的深入合作,来带动并优化教师队伍质量条件,在企业实践能力与生产经验的指导作用下,构建起拥有“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从而适应职业化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创造基础条件。
  打造“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同时,使每一名机电专业的教师都能做到车间与讲堂“两手抓”,可以将实践经验知识有效的转化与教学语言,并在实践生产操作中,指出具体技术环节上的理论知识。在方法上,高职院校可以将新入职的教师安置到企业进行岗位实训,从而在先进生产方式的指导下,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在学习技术知识的同时,将理论内容与科技知识充分的融合在一起。
  2.5 开展多元化的合作
  基于校企合作实践中的种种问题,可以通过优化合作模式的方法,对其中存在的局限性条件进行升级管理[6]。首先,鉴于校企合作周期长、收益低、投资高的特点,可以尝试应用短周期的合作项目,控制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项目中的成本投入。同时,在加快周期运行的过程中,提高合作办学的效率,并有效的增加双方的粘性,在多元化的合作项目中,建立长远的战略合作关系。其次,在对项目进行维护的过程中,也必须有校企双方共同努力,在保证共同受益的基础上,为合作的深入与长久创造条件,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学生能力与就业质量的提升,从而使整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乃至行业的发展进入健康轨道。
  3 结语
  知识经济的新常态下,落实“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是提高人才岗位适应性条件,也是加深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相结合的重要手段。尤其在高职院校的机电专业中,为了落实教育目标,并为行业输送专业化的技术型人才,必须在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的基础上,推进产教融合的进程,从而在深度合作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在岗位工作中的适应性。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将学校科研与企业的技术发展联系在一起,从而加快行业的转型升级速率。
  参考文献
  [1]赵新伟,刘丽坤,刘曼曼,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现“三赢”的路径研究[J].大众文艺,2018(18):190-191.
  [2]贺书霞.产教融合与多元参与:职教共同体融合关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27):51-57.
  [3]丁怀民.校企深度合作 产教全程融合——创新高职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由之路[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03):1-4+13.
  [4]王秋玉.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08):144-145.
  [5]赵东明.产教融合驱动下“1+N”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16(06):57-61.
  [6]吴兆明,冯臻,衣鹁.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信任机制构建[J].江苏科技信息,2017(35):69-7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57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