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为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以深厚的校企合作基础为积淀,以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合作为载体,积极构建校企联合的协同创新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在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的建设中,积极探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充分利用专业实训实验室、校内工程实践中心、校企协同创新实验室和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提高了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9-0027-02
高等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获得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为此,专业必须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探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构建校企联合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一、构建“校企联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必要性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综合利用高校、合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种教育教学资源,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将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工程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和造就有学识、能做事、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基础是构建具有高质量、高度融合,可操作性强的“校企联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高校和企业积极合作,共同参与组建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既能够帮助高校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在理论教学上能够以企业应用需求为导向,提高理论教学的质量,又能够帮助企业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资源,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同时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优化企业人力资源。依托“校企联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就业竞争力[1-3]。
二、专业在构建“校企联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探索
(一)校企双向互聘机制,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本专业与企业开展了校企双向互聘机制,有2名专业教师分别被聘为辽阳康达塑胶树脂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和技术负责人,2017年,李凤红等3名专业教师被聘为辽阳市深入企业协同创新的科技特派员并与企业进行了科研合作,已经建立了“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室”“工业用水性涂料研究室”“复合材料制备研究室”研发平台。同时在师资队伍上实行“双导师”制。“双导师”是指在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为学生配备校内理论导师和校外技术实践导师[4]。本专业引进1名企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到专业做客座教授,聘请12名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加课程教学、生产实习、指导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来自企业的指导教师全部题目来源于实际课题,提高企业导师的理论教学能力和学生培养能力。培养专业主干课教师的企业一线生产研发经验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一批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
(二)以科研项目合作为载体,提升平台的建设水平
专业与合作企业在研讨交流、学校沟通的过程中,逐渐地建立了“了解相互需求,发挥各自优势,寻求契合点,实现合作共赢”[5]的科研合作模式。近年来,接受企业技术委托项目8项,通过校企合作共同申报,于2016年获批1项辽宁省“八大产业产学研”对接合作项目,2017年获批1项国家级青年基金,2017年获批1项“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重点项目”,2017年获批1项“辽宁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一般项目”。通过校企的产学研合作,学校的研发队伍与企业的技术骨干建立了密切合作,促进双方在技术上的交流与探讨。同时,可以让学生参与项目研发,带着任务,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教学,不仅进一步培养提供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还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研发项目,也潜在的为企业培养后备研发力量。
(三)基地建设和产教融合工作
本专业已经与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中国石化辽阳石油化纤公司、中国石油辽阳机电仪研修中心、辽阳石化分公司研究院等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2016年,专业教师与辽阳辽化奇达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盘锦海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辽宁金兴汽车内饰有限公司、辽阳亿邦隆建材有限公司、辽阳康达塑胶树脂有限公司、辽阳同丰化工有限公司在共建研发平台、共建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师资培训、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以及学术交流等多方面开展了深入的产学研合作。专业所属的高分子材料制备及性能分析测试中心,拥有大型仪器设备如螺桿挤出机、注射机、平板硫化机、吹膜机、GSH-5L酯化缩聚反应釜、常压聚合反应釜、先进的材料结构和性能测试仪器,中心面向企业开放。这些合作基础加强了专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促使专业和企业相互了解,深入合作,也为建设“校企联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依托创新创业基地开展校企合作取得的成效
依托学校的创新创业基地,本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在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创业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近四年,多人次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项目”“化工设计大赛”并获得奖项。有30余名学生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名学生参与教师申请专利7项、20名学生参与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20余篇。在2017年第十三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三等奖2项。2013—2018年获批5项国家级和7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其中4项国家级项目已获结题证书。
通过“校企联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提高了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质量,同时也带动了校企的产学研合作,提高了学生的一次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
参考文献:
[1]法文君,谷龙艳,武玺旺,钞春英,张艳鸽.“校企联合”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的构建实践分析[J].广东化工,2017,44(10):260-261.
[2]丛海林,于冰,翟峰,等.材料学科学生校企协同创新实训平台建设及其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进展,2016,6(3):115-119.
[3]法文君,谷龙艳,武玺旺,钞春英,张艳鸽.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62-65.
[4]步德胜.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4,(3):78-80.
[5]朱秀芳,张红霞,杨明,李建.校企合作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科教导刊:2016,(1):21-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75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