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化学探究式课堂教学之我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孙继德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历程,有利于学生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逐步养成科学态度。下面我就探究式课堂教学谈几点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在课堂授课时就应该捕捉学生的这种感觉,适时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老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或者说把质疑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每天都在课堂上充满好奇心,将思维进行到底,给学习生活注入不竭的动力。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利用身边的生活和生产实例、演示实验、前沿科技、化学奇趣、视频短片等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以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唤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例如在学习蒸发结晶时,我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播放故事片《闪闪的红星》片段,潘东子下山搞到盐后为了顺利通过敌人的关卡,他跑道河边把盐藏了起来,结果顺利通过关卡。此时暂停播放,请问同学们,潘东子用什么方法把盐藏起来了?回去后又怎样获得盐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立即引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探究深化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人,使其有足够的自主性、独立性。探究过程的独立性越强,探究价值就体现越充分,教学效果也就越明显。学生蕴藏着巨大的学习和发展的潜能,而新教材又为开发学生的潜能提供了空间。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关注和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如在进行氢气制取教学时,在实验室里,我把仪器的组装、药品的选择、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全交给学生来完成。学生通过亲手组装仪器,总结出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装置的依据;通过控制条件进行锌、铁、镁、铝分别与酸反应的对比实验,选择出实验室制氢气的最佳药品。通过自主探究,学生很顺利地归纳出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俗话说,“眼见不如手经”,即通过看到或听到获得的知识远不如亲手经历的印象深。让学生亲历实验,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不仅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会获得终生的收益。
  
  三、体验成功喜悦,彰显探究个性
  
  大量的实践证明,良好的情感可激发人的想象力,使人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反之则会压抑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尊重学生的探究成果,相信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由于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的不同及思维能力上的差异,往往对某一问题的探究会有不同的认识和解决方法。每次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并不过早定论,而是视其“发现”与“创造”为最有价值的劳动成果,加以鼓励和尊重,与学生共同分析、感悟,允许不同层次的 学生发表见解,提倡思考的个性化,并适时地鼓励和点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倡导合作交流,提升探究效果
  
  学生的探究活动是多种行为的整合,未来的社会也需要多人的合作。因此,在课堂的探究活动中,我注意倡导学生的合作交流。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学生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使不同的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共同探究,均有所得。例如:在探究金属冶炼原理活动中,通过对实验原理、药品选择、装置仪器、实验步骤等的探究,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提高彼此沟通、相处交流的能力。教会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从讨论中捕捉有效信息,学会对交流内容进行整理、归纳、提炼和升华,提高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参与意识。
  探究式教学,重在探究,贵在引导。学生是探究的主体,要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为学生创造一个动手动脑、探索研究的平台,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探究过程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使化学教学充满活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41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