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理趣诗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韩文峰
苏轼的诗,题材十分广泛,内容丰富多彩,笔力雄健,想象丰富,比喻新奇,风格多样,发展了以文为诗的宋诗特色,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时代生活。现存诗约二千七百多首,大致可分为:政治讽喻诗、景物诗、题画咏物诗、理趣诗。理趣诗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所谓理趣,即说理而有趣。理趣诗即蕴含哲理,给人以启迪的诗。宋诗讲究理趣,这与唐诗比是一种创新。宋诗运思造境,炼句琢字,皆剥去数层,透过数层,贵“奇”,故凡想落笔,为人意中所能到者,忌用,必出人意表,崛峭破空,不从人间来。又贵“清”,譬如治馔,凡肥
厨馔,忌用。宋诗既以清奇生新深隽瘦劲为尚,故最重功力,“月锻季炼,未尝轻发”盖此种种之美,皆由洗炼得来。东坡诗以理取胜的佳作不少,这是对宋诗的一种贡献。诗人在写景、状物、记事中,有意识地阐发某种生活哲理,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思索。下面仅从两个方面欣赏一下苏轼诗中采集的那些生活中迸发的火花。
一、就景入理,寓人事于实景之中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有人说,读了东坡的“横风”、“壮观”两句,觉得有些失望。他既然说“应须好句夸”,却不着一句,一转便入“雨过潮平”了。他岂不是大话说过,却没有下文?以东坡大才,何至于此?
这话虽不无道理,但东坡这样写,自另有原因。其一,他是要写一组望海楼晚景的诗,眼下还不想腾出笔墨来专写忽来忽去的横风横雨,所以只说“应须”;其二,既然说得上“壮观”,就需有相应的笔墨着力描写,若把它放在“晚景”组诗中是不太合适的。事情也确实如此。到了第二年,他游览有美堂适逢暴雨,就立即写了《有美堂暴雨》七律一篇,诗句惊人,堪称名作。真应了他那“壮观应须好句夸”的话了。
其实细读此诗,我们便会发现他的思想有过一段起伏变化。在开头,他看到一阵横风横雨,直扑进望海楼来,很有气势,使他陡然萌生要拿出好句来夸一夸这种“壮观”的想法。不料这场大雨来得急,但去得也快,一眨眼间,风已静了,雨也停了,就好像演戏拉开帷幕之时大锣大鼓敲得震天响,大家以为一定有一场好戏,谁知演员还没登场帷幕便又拉下,毫无声息了,弄得大家白喝了彩。东坡这开头两句,正是写出大家(包括诗人在内)白喝了一通彩的神情。雨过以后,向楼外一望,天色暗下来了,潮水稳定地慢慢向上涨,钱塘江浩阔如海,一望碧玉似的颜色。远处还有几阵雨云未散,不时闪出电光,在天空里划着,就像时隐时现的紫金蛇。
这首诗写的就是这一夜望海楼的晚景。开头时气势很猛,转眼间却是海阔天晴,变幻得使人目瞪口呆。其实不止自然界是这样,人世间的事情往往也如此。上了年纪的人,经历的事情多了,恐怕还不止一次看见过这种现象,读一读东坡这首诗,也许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吧!
二、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随手拈来皆有奇趣
如苏轼的《纵笔》一诗:“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这首诗讲到诗人一生道路坎坷不平,到了晚年还被当权者逐到当时最荒凉的地区惠洲。当时的诗人已满头白发,又有病缠身,处境非常艰难。照常情,诗的后半首一定会出现伤心落泪、悲愤欲绝之类的场景,然而诗人笔锋一转,竟以轻松、幽默的笔调表达了自己“春睡美”的乐趣,“无官一身轻”,乐得清闲,乐得自在,睡得非常甜美。言外之意是说:尽管我被当权者一贬再贬,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可是结果又能把我怎么样呢?我照样春睡美!这叫反话正说,即从字面看,只是病中求闲,睡得很好;实际上是让别人看到自己的存在。作者高超的手法,活化了一位飘逸旷达的诗人的自我形象,并蕴含着作者对权贵及其所造成的困境的蔑视。读者可从中感受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理趣。
又如苏轼的《纵笔》二诗:“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这首是诗人自嘲衰老。前两句是紧承第一首而来,继续以白描的手法描写自我的衰老形象和寂寞处境,其中“白须萧散满霜风”与第一首的“白头萧散满霜风”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衰老之形象就更为鲜明了,因为胡须白比头发白是更进了一层的。后两句写得十分精彩,用错觉的手法反嘲自己的衰老,充满着情趣,令人读后禁不住捧腹大笑。这是苏东坡善用谐谑笔法带来的艺术效果。“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这是对前人白居易诗的活用:“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醉中对红叶》)白诗直接指出不是真红,而苏东坡先写小儿的肯定,然后写自己的否定,充满着谐趣,显得洒脱、豁达。
再如:“谁使爱官轻去国,此身无计老渔樵。”(《题宝鸡县斯飞阁》)“已成归蜀计,谁借买山钱?”(《答任师中次韵》)“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宾客不入时。故做小桃红杏色,尚余秋后雪霜姿。”(《红梅》)诗人毫不掩饰地嘲笑自己自慕高洁却又贪恋仕途,不得不俯仰随人的尴尬处境。这是古往今来封建仕子的普遍矛盾,而苏轼却能以真率的态度言他人之不敢言,把自己不能舍弃功名,不得不“故做小桃红杏色”的一面光明磊落地摆出来,毫不隐讳,让人们从笑中玩味出辛酸的滋味。
综上所述,苏轼诗中所谈的“理”,不是玄思或吊诡,而是生活中随触而发的感想,在习以为常中给人以新的启迪,或一点即明,或耐人寻味。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362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