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信息技术教学开拓德育新天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吕庭娟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这就说明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有机地和德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所以,作为21世纪的信息技术教师,不但要对当前的计算机技术和使用情况要有较全面的了解,更应该有意识地将德育自然地渗透于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之中,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激发爱国热情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可以将中国古代、现代有关信息技术的发明及重要成就及时融入日常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要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计算机的应用遍及世界的各个角落,但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薄弱,很多的技术和操作系统还得依赖于外国,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水平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信息技术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主要靠他们努力学习,将来发愤图强,振兴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让学生正视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现状,激发学生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爱国热情。
  
  2 以教师示范为指导,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应该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位教师,不管是否自觉,本身就是学生的一本活的德育教材。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即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也应有良好的习惯。比如,把用户文件建立在所用系统软件的子目录下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因此,教师在课堂演示的时候,特别是在保存或另存为文件的时候,要注意这个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的良好习惯。反之,如果教师不注意这个问题,由于学生的模仿心理很强,他们就会照猫画虎,影响良好习惯的养成,甚至可能也养成类似的不良习惯。所以,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3 以合作探索为途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社会发展到今天,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对交际能力的要求更是有增无减。要想获得成功,不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运用联合效应,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因此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比如,在教学内容告一段落时,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可以是收集有关计算机发展、应用的资料,总结某一软件的使用方法,编排一份班级小报,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等。任务应该有趣味性,难度适宜,有利于计算机的学习使用。当然,有的活动可由教师根据学生掌握计算机的程度搭配分组,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4 以制作、展示作品为平台,建立自信,激发创新精神
  
  电子作品是学生通过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通过自主研究创作出来的,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在创作的过程中,那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现了学生美好的心灵。展示欣赏学生的作品并组织学生互评,可以使学生通过角色变换获得自尊感的满足,提高比较鉴别、评判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站在他人而不是自己的立场上看待环境和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换位思考能力。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证学生学习行为的合理性。
  在这里学生自我表现、自我管理,实现师生、生生思想、情感的平等交流。每一幅作品都展示张扬的个性、积极向上的精神,网络在这里不再只是用来娱乐,而成了展现自我、相互学习、受德育教育的平台。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锻炼自己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同时通过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成功中培养自信心和审美能力。这些活动的开展其实就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新阵地,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对美的判断力。
  
  5 以实事求是为重点,培养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信息技术也不例外。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学习态度。例如,在测试学生打字速度和正确率时,要求学生将测试的结果实事求是地汇报给教师,反对为完成任务而弄虚作假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来不得半点虚假,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电脑是非常精确的机器,不会作假,只会如实地反映学习的情况。
  另外,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辨证思维能力。例如,组织学生讨论“上网该不该提倡”的问题,学生思想活跃,各抒己见,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最后大家通过讨论一致认为:学生可以上网,可以从网上获得丰富的资料,但必须加强管理,不能沉湎于其中,更不能浏览不健康的网页和做一些违法的事情。
  此外,培养方法也要得当,即要注意常规与有意识训练相结合。良好的习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也可以靠有意识的训练来培养。同时,根据习惯形成的特点,既要注意从早抓起,防微杜渐,高度警惕任何不良习惯的滋长,把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又要注意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坚持到底。■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第三实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0419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