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研究生流动工作站的构想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本文打破以学校为主体的传统校企合作模式,提出设立研究生流动工作站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想,以企业为流动工作站的实施主体,结合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要求,组织研究生轮流进驻,参与或承担企业技术研发,来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流动工作站;研究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4-0224-02
校企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是一种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养机制,主要是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使双方的有利资源达到合理的共享,达到共利的局面。这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可以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有效结合,它不是简单的岗位技能培养,而应认为是高等学校研究生培养的一种特殊模式[1-3]。
研究生培养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关键在于研究生学习研究的主动性思想培养。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积极的研究和探索,关于“校企合作”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较多。国外发达国家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告诉我们,依托“产学研”相结合、建立“校企合作”交流平台,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最佳突破口[4-6]。一方面让研究生导师直接从生产第一线获取企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更好更快地建立一支适应研究生培养目标需要的研究团队,为培养高素质研究生的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由合作企业负责推荐专家到高等院校做学术报告,让研究生更多地了解企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等,为今后的研究方案制定更好的开拓思路。国内已有学者对研究生培养的校企“产学研”结合进行了研究,并且认为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是以学校为主体,内培外引相结合的模式[7-9]。这种模式不能激发企业参与积极性,校企间无法形成有效的研究生培養平台,高校教师和研究生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企业生产现状、得到企业的实践锻炼,也不能有效利用理论知识服务企业。
本文力求探寻破解这一难题的解决方法及途径,借鉴博士后流动站培养机制,提出校企共建研究生流动工作站的设想,通过在企业建站试点的研究与实践,为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新思路,对校企间真正实现“双赢”具有切实而重要的意义,为摸索出可借鉴、可推广的高校研究生培养成功模式奠定基础。
一、流动工作站的建设目标
1.搭建研究生培养发展平台,为研究生培养模式寻求新途经。制订并不断完善研究生在流动站工作期间的培养计划及机制,让研究生在企业研发部门突显才干、发挥特长,提高科研攻关能力,同时,挖掘校企双方蕴含的潜在资源,促成研究生能力评价等标准达成校企共识,逐步培养形成有利于专业发展,集教学、科研、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科研团队。
2.拓宽就业渠道,架设校企交流桥梁,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流动工作站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是研究生理想的就业去向。另外,学校对研究生培养的责任还应包括毕业离校后的工作和生活状况,通过工作站的桥梁,可使学校与校友保持密切联系,促进校友所在企业与母校的合作,建立校企稳固的合作关系,以求共同促进和提高。
二、流动工作站建设内容的构想
1.探索研究生流动工作站运行模式及机制。首先,研究生流动工作站在企业的作用与地位,关系到进站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影响着进站研究生对企业作用的发挥;其次,研究生流动工作站运行模式及机制,关系到流动站的生命力及其对企业的影响力。因此,为保障研究生流动站的正常运行,研究生流动工作站运行模式应包括管理体制、运行成本、学校和企业各自对流动站的权利与义务。
(1)探索流动工作站的管理模式
建立流动工作站,需要对进站研究生的管理模式进行探索研究,包括进驻工作站研究生的管理制度与考核评价等。成立校企流动工作站领导小组,负责决策与协调流动工作站的各项工作事宜,同时设立校企流动工作站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制订校企流动工作站的建设规划、管理制度与考核评价等相关工作以及对流动工作站的管理。研究生导师定期或不定期地到流动工作站进行走访,对在站研究生的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协同企业导师督促研究生做好实践研究,同时,及时解决在站研究生学习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探索流动工作站进驻研究生绩效考核奖惩机制
研究生进站后,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包括考核的内容、方式、标准及奖惩办法等,对进站研究生进行量化考核,真正发挥考核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
(3)探索流动工作站所在企业与学校及进驻研究生双向服务运行机制
研究生进站前,企业与学校双方共同制定进站方案、计划和制度,并签订相应的合作文件。进站研究生主动接受企业管理,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要提供必要的实践研究条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探索流动工作站对研究生培养机制。为了确保研究生在校企流动工作站的培养质量,对进站研究生可采用“分段培养+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首先,将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培养计划的制定由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制定,理论课程学习部分在校内由高校导师指导完成;校企双方导师相互沟通确定研究生论文选题,并制定研究计划,课题研究与学位论文部分在企业内完成;学位论文完成后,高校导师负责研究生的学术指导和课题答辩等工作。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校企导师要及时交流,解决研究生在流动工作站中遇到的科研及生活问题,确保研究生在流动工作站中的培养目标。
三、结语
研究生在校企流动工作站开展科学研究,不仅使进站研究生获得了实践锻炼,还可以完成研究生培养阶段的课题研究和学位论文,既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知识,又使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有效对接。校企流动工作站的建立,只是一个新的尝试,在今后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需要不断总结和不断完善,为提高高校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进一步探索新的模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晓红,肖罡,潘钟键.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教师流动工作站的构想与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139-140.
[2]唐广军,郭文莉.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12):22-26.
[3]杨柳.我国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7,(6):13-17.
[4]翁凌燕.试论高校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与创新研究[J].时代教育,2016,(12):104-105.
[5]杨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及评价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6,(6):98-101.
[6]徐少川,刘东昆,陈雪波.基于实践基地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J].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5,(8):31-32.
[7]李照奎,范纯龙,王微微,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7,34(3):135-139.
[8]王新荣,王冬,王俊发,等.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控索[J].经济师,2017,(6):215-216.
[9]邓姝皓,蒋莉华,邓小铁.校企合作的研究生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21):48-5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271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