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产教融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今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所在。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是服务产业发展的教育,高职教育更是直接为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人才支撑。专业与产业之间存在紧密关联,这种关联既是内容的又是方法的,内容指向高职教育的专业要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人,包括专业建设的理念、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专业的课程等等;方法指向如何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人,包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的师资水平、专业的基地建设等等。这就需要专业建设融入产业发展的现代教学理念、产业发展的前沿知识、产业发展的先进技术、产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素质等要素,解码这些要素与产业的关系和融入机制,是高职教育产教融合落地的具体体现。
一、解码专业设置的产教融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指出:“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专业目录根据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不断更新专业或专业方向,专业目录的变化是高职专业产教融合从应然到实然的必然趋向。但同时,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1]。这对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如何实现产教融合提出了新要求。
(一)行业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
《2017中國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以下简称《质量年报》):高职院校积极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开设新专业,服务“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战略的新装备、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物联网、移动互联、智能家居的专业点数达到9544个;服务民生需求、新兴产业的康复护理、健康养老、公共事业、休闲农业等专业点数达到2559个,为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和民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2]。显然,行业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具有显著优势,专业的产教融合已经有了良好开端。
行业高职院校由政府产业主管部门指导,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往往具有产业的明显特征和专业的领先地位,具有特定产业人才培养基础和较为雄厚的师资与设备,形成了专业的标杆。如2017年浙江省遴选的20所优质暨重点建设高职院校中行业性院校有15所。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的产教融合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要分析产业结构演变升级与高职专业提升耦合适配性,瞄准产业链上延伸的新兴产业、高端产业和人才紧缺产业。同时,要建立产业主管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审定新专业设置或专业调整机制,确保专业与产业的同步。二是对于特殊行业院校,如民政、影视、家政等专门化、具有鲜明行业特征的高职院校,要紧扣产业发展的特色设置专业,形成特色专业培养特色产业人才的专业布局。三是民办高职院校大部分由产业的骨干企业(集团)主办,这些企业在产业中具有主导地位,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产教共同体。相对政府主办的高职院校而言,无论是行业特色、企业需求,还是毕业生就业,都更具产教融合的优势,在专业人才培养上更易产教融合。
(二)地方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
地方性高职院校通常是指由地级市及以下政府举办的职业院校,这些院校具有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特殊功能,专业对接产业和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具有显著优势。如2016年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地市级高职院校占24所,沿海经济发达省份院校的集中度较高,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和福建5个省有36所院校入围[3],体现了经济发达地区服务地方产业的强大功能。每一个地市或区域,经济开发区、产业集聚区都具有鲜明的产业特征,产业的特征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由此,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也是地方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地方高职院校专业的产教融合需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一是政府层面,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统筹教育与产业的协调发展,协同创新,规划专业布局,以产业群带动专业群建设,这是专业设置的导向。二是学校层面,研究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升级发展过程中人才需求的变化,与行业合作建立产教联盟,组织调研,细分产业的结构、人才需求、产业的主流技术和设备条件等,这是专业设置的前提。三是专业层面,研究分析师资的专业方向、专业条件、专业前期积淀等,这是专业设置的基础。地方高职院校多数具有专业综合性的特点,大部分学校有若干个不同学科、不同大类的专业群,每个专业群又有优势、特色专业。在专业产教融合中更要关注专业的跨界融合,与行业高职院校实施错位发展,充分发挥不同专业的优势,促进专业的交叉融合,开设跨界的、符合区域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
二、解码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核心,也是专业与产业融合成效、需求侧与供给侧适配的具体体现。理念、定位、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三者的产教融合应从以下几方面落实。
(一)培养理念的持久性
理念是一种思想上的追求,也是实践中的导向。从近代到现代,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理念始终贯穿于职业教育发展中。陶行知早年就提出“教育要与农工商金融等百业携手”[4]。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提出了“建教合作”的思想,其宗旨是把国家建设与职业教育融合一体。建国后,职业教育重振旗鼓,围绕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为实现每一个“五年计划”目标培养了大批人才。计划经济年代,由产业行业部门举办职业学校,形成了行业办职教的主流,产教融合培养人才顺理成章。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要求。1996年,“产教结合”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5],并以立法形式规范职业教育。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产教融合、特色办学”。从“结合”到“融合”,更是一种理念的升华和完善,成为当今职业教育学校办学、专业建设、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的核心思想。无论是国家建设与教育合作,还是产业与教育结合,无不贯穿了产教融合的理念。这种理性化的思想,和思维活动模式或者说前人对职业教育的观念和见解,既符合职教原型的特征,也是客观事实的本质性反映。 (二)目标定位的精准性
人才培养精准性就是学校供给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产业需求侧的人才要求保持一致状态。从定位的战略高度分析,“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总体要求,高职教育为产业发展升级提供技术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的责任和使命。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就业导向”的引导下,更为注重毕业生的“就业率”,甚至把“就业率”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现实中的“复合型”“宽口径”人才培养,实际上是“就业导向”的产物。这种“复合型”“宽口径”人才培养势必削弱“精湛技术”的培养质量。在我国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促进学生就业确实是其目的之一,但不是主要目的。从总体上看,类似于其他国家的青年高失业率问题在我国并不明显[6]。2016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达到91.5%[7]。如何解决就业与专业“学非所用”,教育资源浪费、教育投入乏值等现象;如何解决供给侧和需求侧不适性问题;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专业的相关度,等等。这都需要产教深度融合。在产业链中寻求人才培养的定位点,在行业人才结构链中寻求人才培养的定位点,在企业岗位技术链上寻求定位点,应对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高匹配就业。如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中车共建高速动车组技术专业,与企业合作制定国际化人才培养标准,培养高速铁路技术与售后服务国际化人才,毕业生连续4年100%就业于轨道交通企业[8]。这种定位将是今后高职人才培养的方向。同时,相同专业要根据区域或地方产业发展的不同类型区分人才培养定位,实施产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发展。
(三)方案制定的适配性
所谓“适配性”是指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适应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教育是服务经济发展,产业是支撑经济发展,人才是促进产业發展,这种应然的逻辑关系反映了教育与产业的必然联系。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施工图”,其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与质量。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学校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实际、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等适当扩充人才培养方案要素”。这些要素可理解为区域产业的特征、企业紧缺人才特定的职业岗位、需要强化的新技术技能、产业发展的文化要素等等。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参照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开展代表产业行业发展的骨干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专业面向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找准培养目标、规格标准、课程体系、教学路径与产业链的适配点。在培养目标上,要有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的前瞻性,围绕区域产业发展和专业特色,确定培养目标。在培养规格上,参照《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既要对接国家职业标准,也要根据产业发展超前国家标准,建立人才培养标准。同时,建议国家行业部门根据产业发展制定周期性职业标准修订制度和出台新产业相关的职业标准。在课程建设上,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的前沿知识同步,与新技术同步,与企业适应新产业转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同步。在资源建设上,引入企业岗位工作案例,开发新技术教学项目,校企合作共建教学资源库,开发课程标准与教材。在教学路径上,要以企业典型的生产流程、技术流程、工艺流程、服务流程等,应用信息化技术设计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改革传统学校教学为主的模式,探索现代学徒制,开发学徒标准,实现“双主体”人才培养。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既要做好行业企业论证,也要建立人才培养方案与产业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
三、解码师资队伍的产教融合
高校教师承担着教育、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产教融合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产业技术教学能力、科技创新应用能力、社会服务专业能力,通过以下途径破解师资队伍产教融合的难题。
(一)促进教师下企业成效
“职业教师既要有产业界技术技能杰出人物之经验,又要有普通教育之学术,再拥有实用技术之教法。”[9]这是陶行知的生利主义职业教育师资观,也是当前师资队伍建设如何融入产业的关键。笔者统计了浙江省45所高职院校《2017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院校年度报告》中的“双师素质占专任教师比例”和“专任教师人均企业实践天数”两项数据,20所重点优质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双师素质占比平均数为86.26%,企业实践人均35.34日/人;16所公办非优质高职院校分别为72.66%和43.45日/人;9所民办高职院校分别为69.52%和28.26日/人。虽然不同类型的院校略有差异,但在整体上双师素质占比已经达到较高标准,专业教师下企业已经超过或接近教育部规定的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每5年到企业顶岗实践不少于6个月(平均每年36天)的要求。专业教师下企业似乎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师资培养的一种普遍制度,但“师资队伍仍然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问题。教师专业能力与水平不适应产业升级、技术发展的要求,尚不能有效支撑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10]。新的产业或是产业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具有普遍性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获取途径主要还是学校职业教育。为此,教师更应成为掌握这些知识与技术技能的先行者。专业教师下企业也成为国家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振兴行动的导向。在企业的选择上,要结合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与时俱进,选择具有产业发展和转型经验的代表性企业,在企业实践中获取“产业界技术技能杰出人物之经验”;在内容上,需要结合企业岗位实践,跟随产业发展,了解产业动态,掌握企业转型升级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和企业文化,把岗位实践要素转化为实际经验融入教育教学;在方法上,通过挂职、担任企业技术顾问、与企业技术骨干结对等多种形式,合作开展工作研究和项目研究等,提升专业能力。
(二)提升教师科技创新能力
研究是提升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成长之路,结合产业发展的应用研究更是高职教师专业成长方向。据《质量年报》统计:“发明、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三种专利获得数由2012年的5984项增加到2016年的21867项”[11];2016年,高职院校研发服务到款额大于500万元以上的学校数达到146家[12]。说明教师的应用研究和服务企业能力在不断提升。但是,2016年进入高职服务贡献50强前5名与后5名在技术交易到款额平均值上的差异达到73倍[13]。高职院校的科研服务和技术转化还非常不平衡,产教融合深度还不够,教师的科技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为此,要从以下四方面来提升专业教师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在政策导向上高职院校要加强技术应用型研究。专业教师对接产业创新链,研究是创新的基础,这是高职院校教师今后发展的方向,也是高职教育高等属性的充分体现。二是要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平台,诸如科技项目申报信息平台、教师发展中心、工程技术应用中心、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等。这些平台的建设,要结合产业企业发展的技术需求,提供适应专业教师研究的课题、项目,鼓励教师围绕产业发展开展新技术应用和创新研究,与企业合作进行横向课题研究,将技术创新成果应用于企业发展,解决企业技术难题,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服务。三是优化科研考核激励制度,实施教师分类评价考核,把专业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列入常规考核。优化科研经费使用,部分经费转化为智力劳动费。建立科研成果奖励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科研动力。四是在教师个体上,规划专业能力提升计划,设计成长路径,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专业成长方向。加强与技术链上游企业群的产业界之杰出人物合作,提高应用研究的水平和质量,深化与技术链下游企业群企业的技术人员合作,提升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三)建设混合式师资专业团队
高职院校与大中型企业共建共享师资,这是《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的要求。对专业师资团队的产教融合更是要注重产业师资融入。建立校企专业双带头人培养机制,做好师资团队建设规划,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学校专业带头人;探索产业导师特色岗位计划[14],聘请产业界领军人物,企业的工匠大师、技术能手、能工巧匠等,在学校建立企业大师工作室,领衔师资团队建设。建立高层次专业教师“双岗双薪”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博士、教授的作用,在完成学校教学科研工作量的同时,充分发挥他们的技术与研究特长,授聘企业从事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新工艺设计等,在企业岗位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提升技术应用的研究能力,反哺学校教育教学和团队建设。实现教育部对“激发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创新创业活力”的要求。
高职院校企业兼职教师已经成为专业教学的有生力量,企业界教师有着丰富的实践技能和产业技术经验,而缺乏技术技能之教法;学校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缺少企业的实践经验。按照技术链校企共同组建专业师资团队,共融产教信息,这种机制落地的有效措施是建立学校教师与企业教师结对制度,推行企业兼职教师职称和学校教师高水平职业资格评定制度,两者的结对、交流、互融,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又能够弥补双方的弱势。
四、解码基地建设的产教融合
(一)校内基地的产教融合
传统的高职院校校内基地通常定位在学生的技术技能训练上,基地命名也是“实训基地”。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建设校内基地要有新的认识,基地的功能、项目、设备是建设的核心要素。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产教融合,在功能上要担负起实训教学、应用研究、职业鉴定、社会培训等职能,这种职能既要体现在产业发展中,也要落实在企业需求上。功能的落地和实现关键在于结合专业开发、设计产教融合的系列可操作性项目,这种项目要求高技术含量,与产业的主流技术同步。功能与项目决定了基地的设施设备,设施设备是项目技术要求的跟进,表现出相应的技术追随性。无论是训练学生技术技能和教师开展应用研究,还是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服务,都应把握技术的超前性原则,在设施设备整体上与行业企业的主流技术设备配套,保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行业企业的技术发展接轨。同时,基地建设也要考虑职场环境、企业文化、生产安全等要素。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应用,基地建设既要考虑真实项目的实现,也要考虑模拟项目的跟进。“模拟”项目又包含了“实拟”和“虚拟”两大类,如城建专业引进隧道盾构机教学设备,学生在“实拟”中操作掌握盾构机的使用技术,解决了大型、昂贵设备难以进学校的难题。
(二)校外基地的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基地,这种理念已经在高职院校达成共识。职业教育提了几十年的校企合作为什么重新呈现在“十九大”报告中,这就需要重新思考“校企合作”的新内涵。合作是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上,所谓“双赢”就是学校能够为企业输出什么?企业能够在合作中得到什么?反之,学校又能在合作中促进什么?校企合作正是要找准企业需要但又是企业不能做的结合点。一方面,企业基地承担着共同培养人才的任务,在今后的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本的积累更是企业越来越重视的问题,通过建立基地,企业可以优先挑选优秀的学生充实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学生也通过企业的实习和顶岗提升技术技能。高职高专网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年度报告统计显示,2016年企业年报273家,2017年扩展到469家,2018年达到806家,这也充分证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在逐步提高。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学校能够为他们提供学科前沿信息,需要设计、研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高水平的员工培训等。这正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中的优势。只有与企业形成优势互补,给予企业实际帮助,才能对企业有吸引力。从高职院校现状而言,如何改变学校人才培养滞后产业发展,改变教师科研能力不强的现状,已经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时代呼唤。因此,高职院校在基地选择的定位上,要坚持融入产业、协同发展,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基地选择的类型上,要选择产业发展的典型企业,产业转型的代表性企业,推进产教融合;在基地合作的内容上,企业生产技术与学校的专业实践核心内容相匹配,促进产业、企业、专业技术的同步;在基地合作的运作上,要使“服务换资源,资源促发展”成为常规模式。学校为企业培养人才、技术应用研究、开展员工培训等,换取企业技术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工作项目资源等等,这些资源帮助学校扩充来源企业一线的师资,完善教学实训条件,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提供实习岗位,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师资培养、科研服务水平。
参 考 文 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Z].国办发[2017]95号,2017-12-19.
[2][3][7][8][10][11][12][13]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1.52.11.19.22.27.16.69-70.52.
[4]儲朝晖.多维陶行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226.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Z].1996-09-01.
[6]徐国庆.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构建中的关键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1):30-38.
[9]胡晓风,等.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1:31.
[14]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Z].教师[2018]2号,2018-02-1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306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