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如何加强高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言文作为古代书面语言,记载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古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技巧。当代青少年,只有既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又拥有现代科技知识,才能担当振兴中华、富国强民的重任。但是,文言文毕竟是一种历史的语言,与现代生活距离甚远。如何激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成为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2.027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言文作为书面语言,记录下了中华文化最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需要传承这份文化瑰宝,这就要求我们学好文言文、用好文言文。而高中的语文教学采用普通的逐字逐句的教授方法,枯燥无味,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造成文言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改变高中文言文教学势在必行,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如何更好地记忆文言文
   我们经常说的三七分的原理用在学生记忆文言文上也是适用的:三分靠老师,七分靠学生。不少学生抱怨老师在教授文言文时没有讲清楚,不理解背不过。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起到的最大的作用就是引导,老师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授课的内容和参考文献让学生最大限度的理解文章后,最关键的就是靠学生自己来将文章记住并且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印在脑子里。那如何记忆文言文呢?文言文的背诵和白话文相比最大的不同便是我们有的时候不理解文言文到底在讲什么,所以记不住,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内容。这其实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也是高中文言文记忆的关键。其次,分段落记忆。一篇长篇的文言文包含的内容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化整为零,逐字逐句的理解分析,然后把整篇文章作者要表达的主旨和作者的思路理解透彻后分段落记忆,这样上下连贯,背诵起来负担不会太重也更能轻松。再次,就是抄写。不少人在阅读一段文章时只是眼睛看到了,但并没有过大脑,根本不知道这句话是讲了什么,而书写能够加深学生对这句话的印象,边写边记忆边理解,在把文章写一遍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就对通篇文章有了一个大体的印象,文中著名的句子还能背诵下来,这样反复练习不仅掌握了词语的书写还记住了文章可谓一举多得。最后,边理解边背诵,这也是很多学生采用的方法。因为很多文言文晦涩难懂,但是翻译到白话文的话就很简单,很容易理解作者要讲的事情是什么,学生可以逐句翻译后再将文言文与白话文互相对比记忆,这样不容易忘记还可以关联记忆,也是不错的方法。
   二、引导学生动口多读、多背
   古人写文章注重音律,文言文中骈句居多,骈散结合,长短句交错,平仄错落有致,强烈的节奏感和富于乐感的音韵构筑了文言文独特的语言环境。许多文章读起来,都给人一种琅琅上口,如同行云流水的感觉。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感目标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目标,语感的生成离不开体察入微的朗读,在文本信息的输入过程中,通过人的口、耳、脑等多种器官的综合作用,将文章的音、形、义、情点点滴滴渗透到阅读者的思维容器中,经过编码、排列、组合,形成可以随时取用的语言材料,然后才可以由此及彼、触类旁通。要多读,才能形成语感;多背,才能积累语言素材。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背诵一定量的古典诗文经典作品。
   如《诗经》《离骚》《汉魏晋诗三首》《阿房宫赋》《赤壁赋》《琵琶行》《游褒禅山记》《报任安书》《陈情表》等这些作品都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一定要要求学生按课文的要求背诵。表面看来,背诵似乎只是积累了一些语言材料,其实,这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们既是古人的生活经验材料,也是思想情感材料,当然又是鲜活的文学形象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学生的大脑,渗透到认知结构和情感经验之中,就会成为终生的营养,也就是人的精神世界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既然背诵古诗文对学生来说好处多多,那么背诵古诗文不应该成为学生的负担而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在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绝不能死记硬背。
   三、改讲授为互动,创设活泼的教学环境
   高中语文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讲授法,但这种方法在文言文教学中不大适合。文言文教学最大的障碍就是学生对文本的陌生,对古汉语的难以理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疏通字、词、句。而传统的教学只会造成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缺乏新意。
   语文教学,特别是文言文教学要提升课堂质量和教学效果,应该变讲授为互动教学。首先,教师应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制作课件,播放课文朗读,通过视听感受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认识。其次,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活泼的教学环境,例如当教授较有情节性的作品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验文章情感特色,感受文言文特有的韵律美。再次,古今结合,文言文与现代文语言结构虽有差异,但是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历史是会重演的,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身边的例子讲解,更利于学生理解。最后,典故故事化,文言文的学习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典故的学习,这时教师应该化艰涩的文言典故为生动的古代故事,带学生进入当时的情境,加深对文言知识的认识,让学生明确文言知识的使用。
   四、如何理解文言文要表达的意境
   有人说:理解古文,意境第一。且不说这句话是不是完全正确,但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理解作者的意境对全文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一篇文章的意境充分展示了这一时期作者的思想和心路历程,而且从文章的意境中也可以窥见作者的艺术涵养,对于理解文章要表达的意思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人称道的表达文章意境的文字大概就是《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提出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理解了作者的意境才算是真正了解了作者的一部分,对文章的理解才不会浮于表面。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文章的时代背景很重要,像宋末元初很多文人墨客的写作风格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
   总之,要“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做指导,真正充分发挥学生在文言文阅读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真正从语文学科的根本特性出发,真正把“古”文变新,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古文素养,让文言文教学也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亮点。
  参考文献
   [1]王志平.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赜[J].成才之路,2018(26):5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329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