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动态生成中的资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真实的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课堂,在动态的课堂上,教师随时都有可能邂逅各种生成资源。在教学中,当生成资源出现时,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些转瞬即逝的教学资源呢?教师要能够及时挖掘问题资源,捕捉错误资源,拓展预设资源,善待意外资源,活用学生资源,开发对话资源,从而在动态生成中让课堂焕发活力,让教学走向高效。
  没有明确的方向,也不必遵循固定的路线,随时都有可能邂逅美丽的图景。真实而有效的课堂,必定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高课堂应变的能力,充分利用各种生成资源,把师生互动学习探究活动引向纵深,让教学活动充满活力,使学生获得发展和成长。
  一、挖掘问题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搭建一个能够促使课堂精彩生成的问题平台,从而激活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在对问题的研究中,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引导他们将生成的结论表达出来,达到思维碰撞,认识共享。
  在《圆的认识》教学中,在学生知道了圆的各部分名称以后,教师放手让学生研究圆的一些特点。在交流环节中,教师发现学生生成的结论非常丰富,认识也非常深刻。
  学生1说:“我发现圓的半径有无数条。”教师趁机提问:“你是怎么发现的?”立刻就有学生作出回应,有折圆片的,有画出半径的,也有借助半径的定义直接想的。学生2认为:“所有的半径或直径长度都相等。”教师依然针对这个结论询问学生发现的过程。学生不仅通过折、量、观察思考说明自己的想法,而且一位学生还准确地指出“在同一个圆或大小相等的圆内”,这一发现才更可靠。还有的学生提出了: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圆的大小和它的半径有关,圆的位置和圆心有关;圆是世界上最美的图形。教师在对这些已有结论的质疑中,让学生想方设法作出解释,不断引导学生在自我展示中,生成充满智慧的创见,深化形成正确的认知。
  二、捕捉错误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出错是难免的,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的错误,那么学生的知识建构就会产生困难。因此,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抓住并利用学生的错误,深入分析错误的根源,生成正确的认识。
  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180÷2.5+180÷7.5,一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认为:180÷2.5+180÷7.5可以简便计算为180÷(2.5+7.5)。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错误的原因,教师借助生活化的实际问题:师徒两人各做180个零件,师傅要用2.5小时,徒弟要用7.5小时,师徒两人每小时一共做多少个零件?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80÷2.5+180÷7.5。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是否可以列式为180÷(2.5+7.5)?学生通过比较辨析,发现后者的列式,不仅根本没有道理,而且180÷(2.5+7.5)=18,要比180÷2.5+180÷7.5=96的结果小得多。因此,逐渐认识到:180÷2.5+180÷7.5≠180÷(2.5+7.5)。教学时,如果教师能利用学生的偶发错误,生成有效的教学资源,作为发展学生思维的切入点,学生的错误一定会给他们带来发展的机遇。
  三、拓展预设资源
  真正而精彩的课堂是无法预设的,也是不可复制的,它是预设和生成和谐统一的过程。当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认知超出教师的预设时,教师要能及时接纳这种不协调的想法。根据具体的学情,教师应做出教学调整,拓展预设资源,让学生的智慧生成充分得到展示。
  在教学《平均分》一课中,在学生理解了平均分的意义后,有位教师抛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现在老师有10颗糖,想把它进行平均分,你会分吗?学生先操作,然后交流,多数学生把这些糖平均分成了2份和5份。正当教师准备进入下一个环节教学时,有一位学生却提出了自己的分法,他介绍说:“我把这些糖平均分成了3份,这样每份先平均分得3颗,再把剩下的1颗糖平均分到每一份里,这样每一份糖是3颗多一点。”当然,对于这种分法,有些学生表示反对,有些学生表示支持。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辩论,让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一位学生说:“老师,这种分法符合平均分。平均分是要把10颗糖分完,每份糖都一样多,现在每份糖虽然是3颗多一点,不是整颗数,但是每份是同样多啊。所以,这种分法是正确的。”道理越辩越清,绝大多数学生都同意了这种分法。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师对预设资源的及时拓展,才让师生看到学生创造出了新的分法,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分数知识建立了生长点。
  四、善待意外资源
  真实的课堂是动态和富于变化的,在教学中,不时会产生出人意料的特别情况。当课堂意外发生时,教师要有选择地利用意外资源,挖掘意外之中有用的教学信息。教师善待意外,就可能因为意外而演绎出别样的精彩。
  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在学生掌握了量角的方法后,教师让学生练习量角,在课堂巡视时,教师发现了一件意外的事情。有一位学生的量角器断了,但他还有一个钝角没有量,急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的难题,问学生:“请大家仔细看一下,这位学生的量角器断成了两部分,他想测量一个钝角,能办到吗?”学生1说:“那一小半量角器肯定不能使用了,因为它缺少了中心点。”学生2认为:“另外那大半块的量角器,它的上面中心点和刻度都有,也许可以进行测量。”教师又及时追问:“可他要测量的是一个钝角,我们能不能用那大半块量出来呢?”经过一阵讨论后,学生3说:“我先把这个钝角分成了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只要量出这个锐角的度数,就能算出钝角的度数。”学生4说:“我是把这个钝角分成任意的两个锐角,然后分别测量出这两个锐角的度数,就能得到钝角的度数了。”学生5说:“我想到把这个钝角补成一个平角,先量出所补的锐角度数,再用180°减去锐角度数,就能算出钝角的度数。”多么精彩的生成啊!如果面对教学中出现的这一意外,教师只进行了简单的处理,学生这种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认识就不会得到展现,恐怕这一好的有效资源,因为没有得到重视,就会悄悄地溜走。   五、活用学生资源
  在教学中,教师和教材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然而有一点,教师也不要忽视来自学生的学习资源。因为学生呈现的学习素材,有时候恰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活用学生资源,拓展教材的空间,既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在开放的教学中又能生成意料之外的精彩。
  在《长度的测量》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了厘米这一长度单位后,教师要求学生用直尺测量一条线段的长度。有一位学生对教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我的尺子磨损了,零刻度没有了,我该怎样量这条线段的长度呢?”教师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个问题,向全班学生征求意见。过了片刻,学生1說:“可以从1量。左边和1对齐,看右边和6对齐,那就是5厘米。”教师及时追问原因,这位学生补充说:“因为从1到6有5个大格,所以是5厘米。”受这位学生的启发,学生2说:“也可以从2开始量,右边到7,所以是5厘米。”这时,学生举手更加踊跃。学生3说:“从5开始量,右边到10,所以这条线段长是5厘米。”在师生交流中,学生的思维渐渐开阔起来了,一起解决了直尺没有刻度“0”的问题。在这里,教师充分意识到现实生活中量物体长度时,常会出现不从0刻度测量的现实需要,选取来源于学生的教学资源,把平面的教材和学生的思维教活了。
  六、开发对话资源
  巴西教育家弗莱雷曾认为:真正的教育,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课堂教学的实质就是师生对话的过程。作为教师,要创造师生对话的氛围,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在师生有效对话中,实现学生情感的交融,思维的碰撞,知识的生成。
  在教学《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时,如何让学生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展开了积极的对话。在一番操作之后,学生进行了汇报。学生1说:“我们组用了7cm、5cm、5cm的小棒,摆成了一个三角形。”学生2说:“我们组是用7cm、5cm、2cm的小棒,也摆成了一个三角形。”学生3说:“我们组用的是7cm、5cm、15cm的小棒,没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因为15cm太长了。”针对学生2的说法,有一组立刻提出反对意见:“我们组也用了7cm、5cm、2cm的小棒,但发现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教师及时质疑:“为什么两个小组都使用了同样长的三根小棒摆三角形,结论却不一样呢?”经过大家认真的操作研究,一位学生提出:“我认为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因为5和2合起来是7,这就成了两条平行线了。”教师相机追问:“此时,你认为三根小棒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有位学生马上说出:“如果两根小棒合起来后,和第三根小棒的长度相等,就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教师再引导学生回顾学生3的说法,学生发现:如果两根小棒合起来,还没有第三根小棒长,也不能摆成三角形。在对学生1说法的对话交流中,学生纷纷表示:要想摆成一个三角形,任意两根小棒合起来就必须比第三根小棒长。至此,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以与学生的对话作为思维发展的支撑点,在师生互动交流中,逐步排除错误的认识,生成新的正确的认知。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无法预测到课堂细节的情况下,教师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巧妙而毫无察觉地随机应变。基于此,当教师在课堂上邂逅各种生成资源时,要能够及时调整教学预设思路,抓住这些有效资源,巧妙运用生成,让课堂真正呈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7977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