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内容丰富多彩,为情感教育提供了广泛的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是新课程赋予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使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以言激情、以境生情、以情动情,多方面唤起学生的积极情感,从而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渗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情感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每一篇文章均为文质兼美的佳作,无论就文字的锤炼,内容的表达,情感的抒发都表现出一种至高的审美。特别是在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情感,是作者对社会和生活真实的体验,闪烁着圣洁的人性美。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运用情感教育,引导学生用心审视文章的内在情感,让学生情动于衷,发之于外,导之以行,使学生在“情感”的熏陶下,完美自己的人生。那么如何对语文作品中的情感内涵进行“挖掘”呢?
一、精心钻研教材,把语文课讲“透”
教师要精心钻研教材,深刻地了解作者的思想和作品所流露的情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深入钻研作品,多方面收集相关资料,挖掘出作品所蕴涵的真实情感,探求作者的创作动机和情感倾向,这样才能把作者的博大情怀,细腻情感,忧愤之思,贴切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以感情真挚自然见长,文中表现的父子情深令人感动,叙写的“父子情”反映了中国的伦理道德内涵,伦理情态的文化意味,文中所流露出的淡淡哀伤使多少中华儿女魂牵梦萦。教学中要仔细钻研,抓住散文中情感教育的契机,紧扣文中的父亲的“背影”、分析四次“流泪”、对比父亲“服装”,更好的指引学生领悟文中渗透的父慈子孝的真情。因此,教师只有精研教材,准确地掌握作品的内涵,形象生动地展现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才能使学生从字里行间感受,领悟到作品的艺术魅力,陶冶于作品丰富的情感海洋之中,感知作品人物的心灵体验。
二、创设情感渗透氛围,把语文课讲“活”
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都饱含丰富的情感,如果学生对这些作品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情感共鸣。创设情感渗透的氛围是指通过创设与文章内容接近的情境,能有效地营造出浓郁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可以准确地把握文章情感。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安排几个同学通过表演展示作品内容,让学生亲身体验作者想要表达的某种情感。比如在教学《孔乙己》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将课文改编为剧本,自编自演,体会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体会旧社会的世态炎凉,从而让学生更加珍惜时光,热爱现有的生活环境,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再比如笔者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先不急于要求学生读课文、分层次、概括层意等,而是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描绘春天来临、大地万物复苏的录像,让学生观察后,复述见到的情境。学生对录像片中的优美图景、动植物的勃勃生机,充满了新奇感,观后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畅谈看到的景象。在此基础上,引出课文,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有关春天来临之后的景物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它们运用了什么手法。通过寻找和分析,学生明白了朱自清先生主要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景物描写生动、传神,充满了情趣和美感。同学们从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了创造的快乐,课堂上学生带着这样的情感再进行学习和思考,主动性大大加强了,学习兴趣也深厚了,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深情朗读,以情感人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从朗读中领悟作品的内在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情感的基本途径”。在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的朗读信心,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通过朗读把作品中所蕴涵的无形情感转化为学生内心的真实体验,使抽象和空洞的文理,生动形象地跃然纸上,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的心灵感受相联接,更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心声。通过有感情地范读,齐读,分角色读等方式,让学生心随作品中的情感变化而怦然心动,体会作品中的苦与乐,忧与喜,思与怨。例如,我在教学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时就要求学生深情的朗读,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使学生感悟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感受到作者那种天地间舍我其谁的博大情怀和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体会到无产阶级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才是祖国大好河山当之无愧的主人。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学生在朗读中很自然进入了作者的思维空间,为进一步渗透情感教育打下基础。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得到升华,为进一步体悟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
四、引导品读感悟,陶冶学生情感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需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品读,帮助学生进行感悟。每一篇文章都饱含作者丰富的情感,作者将自己的情感隐含在作品的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仔細品味。多读可以让人安静下来,可以让人的思绪飞扬,从读中感悟,从读中升华情感。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读,大声读,读出感情,读出感悟,教师要从语音语调、动作、神情等方面进行指导示范。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无论是朗读的节奏、语音、语调、语速等,都会使人产生美的感受,在朗读时注意朗读节奏的轻重缓急,在朗读中感受文章的优美意境,享受文言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
情感教育是引导学生打开语文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学会用心灵触摸大千世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有利于美化和完善人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073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