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提升学习力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该文主要论述在信息技术提升学习力这一目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首先解释概念并说明研究它的原因。其次介绍“双主合作研讨教学模式”和“自主学习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教学流程、信息技术环境和适用的教学课型,并举例说明不同教学模式的操作和教学功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习力;教学模式;双主合作研讨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探究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缩写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是当今教育必须面对的外在环境。学习力从其构成要素看,是指一个人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創新力的总和。语文学习力即一个人学习语文的综合素质、学习效率和学习品质。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语文)课程目标的设定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可见,初中阶段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当今,课堂仍是教学主阵地,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教学环境发生变化,从幻灯投影到听录音看视频再到电脑抢答、交互软件的使用、网络学习等,它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异彩纷呈。
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新问题,有些先进的教学设备仅限于显示信息,学生的兴趣因一时新鲜而产生,学习动力不足;“人灌”变成了“机灌”,学生的兴趣泯灭,学习毅力不济;学生大多是被动接受测试,学习能力不高;学生较少主动地质疑问难,学习创新力不强。
到底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能在语文教学上真正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呢?这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
现在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提升学习力目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谈一些认识和思考。
一、 双主合作研讨教学模式
从建构主义理论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体,何克抗教授曾提出过“双主教学模式”。我认为用“双主合作研讨教学模式”来概括更准确。
二十世纪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倡活动学习和活动教学,认为共同活动使智力得到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情景,努力激发学生的求索精神,引导学生在共同活动中,合作探究,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这就是“双主合作研讨教学模式”。
“双主合作研讨教学模式”的流程如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前教师提供学习资源,学生预习检测,教师了解学情、设计教学方案;课上教师创设学习情境,师生共同质疑,学生合作研讨、随堂测试,师生共同评价;课后教师分层次布置作业、个性化辅导,学生完成作业、总结反思。
其中信息技术环境有班级语文学习的QQ群、微信群,希沃课件制作与播放、希沃白板和希沃助手,易教云平台的“导学本”“网络作业”“随手拍”,班级优化大师,Hiteach智慧教室等。
这一教学模式适合“教读课文”的教学。在2016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中写到“教读课文,由教师带着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或阅读方案,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达成相应的阅读目标,目的是学‘法’”。如2016部编教材七上鲁迅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历来有不同看法:一是“批判说”,一是“对比说”,一是“儿童心理说”。探究本文主题,如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无法自主地赏析这篇课文,采用了“双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就不一样了。首先课前检测,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必然,也能真正发现学生的疑难。其次教师围绕着学生疑难展开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如创建一个主页,链接相关内容,提出探讨主题的活动方案。活动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再次生生之间,互动交流,可以帮学生在自身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内化新的知识;教师适时质疑,如文章为什么要写读书的场景,在学生读书时为什么不加标点,你觉得归纳文章主题的方法是什么等,这会引导学生更加深入讨论,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想认识,归纳出自己的学习方法。最后教师布置学生阅读《朝花夕拾》,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写出理解到的文章主题和理由,将作业推送网络平台,以便教师个别辅导。这是学以致用,在教师的辅导下,学生的能力和思维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信息技术应用下的“双主合作研讨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而且始终贯彻“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从而使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目标得以实现,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二、 自主学习探究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探究教学模式”即在网络教室,学生以团队为单位,使用信息技术,自发探究问题,教师只从旁辅助、适时引导的教学模式。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学习是自我发起的,学习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乃至个性都产生变化,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时“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自主学习探究教学模式”是贯彻这些理论的最优途径。
“自主学习探究教学模式”的流程如下:教师向学生提供问题的有关线索,学生自组团队,自主选题,合作探究,教师适时引导纠正,学生自己总结反馈。
支持这种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环境,模仿聊天室的互动交流程序,学生学习探究的资料库等。
这一教学模式适用于“自读课文”的教学,在2016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七年级上册》中写到“自读课文,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自主阅读的阅读能力”。 “自主学习探究教学模式”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自选疑点、自获信息和资料、自主归纳总结的能力。如教2017部编教材八上《美丽的颜色》时,教师在课件中设置一个教材疑点的界面,让学生自选疑点或自己提出问题进行探究。由于重视个体需求,学生会主动选择疑难问题,循序渐进地探究。学困生会探讨难度较低的问题,如“居里夫人有怎样的品质”,能力强的学生则联系本单元的其他课文,自己提出探究问题“本课题目为什么不用《居里夫人》,《美丽的颜色》有什么含义和作用”,当学生能自己提出问题时,学习创新力的火光开始闪现。解决问题时,有的学生求助老师,有的学生会上网搜索需要的资料,有的学生会给名师专家发电子邮件求教,这不但开阔学生的眼界,更培养他人际交往能力。教师还要根据信息技术即时性交互性的特点,要求学生总结探究的成果并反馈到网络平台上,这样可以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训练表达能力,建构新知,体会成功的快乐,进而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如有的用思维导图列出常见的标题含义和作用,有的设计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展示居里夫人的精神品质,有的制作有声有色的音频视频表达敬意等。
“自主学习探究教学模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展开个性化学习,较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以上是笔者对信息技术提升学习力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的粗浅认识,在课堂教学中,何时、何地、以何方式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深度融合,还是我们要继续探究的问题。但我坚信,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利用好信息技术的优势,语文教学必将彰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
参考文献:
[1]霍翠荣.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三个注重[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6(1):43.
[2]程忠兰.浅谈语文教师如何运用教学模式[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3,34(9):29,30.
[3]陈有志.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善“双主”教学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25-26.
[4]陈永志.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J].学生周报(教师版),2015(42).
[5]刘美材.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及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21世纪:理论实践探索,2010(6):228-229.
[6]张俊.阅读教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J].语文天地,2017(14):67-68.
作者簡介:
王榕滨,福建省福州市,福州第十六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123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