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乾坤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菜根谭》中,洪应明说:“我果为洪炉大冶,何患顽金钝铁之不可陶熔。”从这句话中,有人读出了气概,我却独看出了心量。心如同能装下洪荒乾坤的熔炉一般,可纳一生之烦恼忧愁,人便能一刀劈开万里尘土,回眸遇见花开千树。
人生中有很多愿景,无论大或小,一旦未能实现,烦恼便会接踵而来。而面对这样的情况,心量的大小便决定了烦恼的程度。“心大了,事就小了;心小了,事就大了。”先人的诫言不无道理。洪应明以“平常之心”应对著书立说过程中的不顺,王阳明以“光明之心”格物致知,李笠翁以“闲情之心”书写人世百态。于是,《菜根谭》《阳明先生集要》《闲情偶寄》因他们广阔无垠的心量而成为经典。也正是由于拥有这种心境,他们方能经得住沧海巨浪,在谈笑之间达成他人所无法达成的成就。
人生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正因如此,承受不起太多的我們应学会放下,努力去抚平自己心中的沟壑,让心灵的净水冲淡烦恼忧愁的苦楚。
尽管过去值得感怀,未来值得期待,但我们能够把握的只有当下。有些人总喜欢追怀那些已经过去的事,于是喧喧复嚣嚣,停停又走走。其实一步一回首的意义并不大,如此,只能让“现在”又变成另一段令人烦恼的“过去”。走过了就别再回首,大千世界只在前方,若司马子长放不下以前的屈辱烦恼,如何能成就《史记》这一皇皇巨著?若昭君纠缠于宫廷的争斗烦恼,如何能成为民族友好的使者?若青莲居士无法忘记仕途不顺的烦恼,如何能遨游四海扬名天下?没有谁能一世无垢,不如将过往的名利拿来奉酒,深谙声色不过皮毛骨肉,过去的事早已灰飞烟灭,悔恨与烦恼不值得铭记。将过往云烟埋入心底,心量会随之变大,我们便会发现往事皆会散于晨雾中。
苏轼有云:“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是苏轼的心量,在被贬黄州后,他不怨朝廷,不愤世嫉俗,而是“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是心量的至高境界。因为他能够随遇而安,居庙堂忧民,处江湖忧君,将人生百态、世间冷暖纳入心中的“乾坤一草亭”,故而能做到“隐逸林中无荣辱,道义路上无炎凉”。
我们创造心量,心量成就我们。心有乾坤一芥,不论红尘三千,我独舞这月色,任他烦恼三万,独倚高楼,总有人高歌相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135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