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课堂设问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数学课堂提问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广泛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是符合初中生年龄特征的学习方式。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已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中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提问方式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越高,教学的效果就越好?教师应该如何利用提问来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使其应用意识、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得到发展?师生如何问答才有利于问题的深化?这些问题构成了数学教学课堂提问中需要思考的内容。
【关键词】思维导向 初中数学 教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9.051
华罗庚教授在《大哉数学之为用》一文中精彩地叙述了数学的各种应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个方面,可见数学的应用无处不在。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基于“思维导向”的初中数学课堂设问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如何让思维导向的思想充分融入到初中数学课堂设问中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一、目前课堂设问的现状
目前专家学者对于教师设问的研究理论较多,大多集中在对提问本身的分类上。最早由Barns(1969)基于课堂教学观察,将教师提问分为事实性问题、推理性问题、开放性问题、交际性问题等四类。对推理性问题Barns又进一步划分为封闭式和开放式两种;Long和Sato(1983)将教师提问分为回声式和认知式问题两大类;Koivukari(1987)从问题难易度分为低水平的记忆性问题和高水平的理解性问题;张孔义(1998)指出Brum又从认知角度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种类型。但当时教师设问的问题整体水平较低,主要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开放性、创造性问题较少。这也表明目前课堂设问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增强。
(一)设问随意性较大
设问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知识点掌握的现状以及引导学生去思考、理解、消化所学的知识点。设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设问往往随意性比较大,带有盲目性。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的设问难以捕捉到学生真实的思维信息,学生主观因素占比比较多,反馈给教师的信息不够准确、参考价值也不高。
(二)设问关联度不高
提出的问题与主要目标问题解决间关联度不高,关系不明显。有些教师在设问时仅考虑设问的问题本身,为了设问而设问,没有注重设问后问题能否顺利解决。问题不能太过宽泛,有时应该加上必要的辅助条件。
(三)设问技巧性不强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些数学教师在课堂设问中只注重设问的数量,而忽视了设问的质量。教学的设问形式也比较单一,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和对学生的鼓励。同时在设问后,有些教师给予学生消极的反馈。尽量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给予正面的评价与回应,使学生得到积极的心理暗示,以后愿意配合教师主动深入思考。
二、如何将思维导向融入中学数学课堂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想将思维导向融入初中数学教学课堂设问过程,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下讲台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其次,教师要精心设问,激发兴趣。要尊重学生的经验与认知水平,设计有针对性、技巧性的问题,甚至让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最后,注重建立互动型师生关系,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注重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营造民主性和愉悦性的教学氛围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一些学生之所以对学习不感兴趣,逃避学习、厌恶学习,有时是受到了教师的冷嘲热讽、苛刻严惩等。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敢于和教师沟通,敢于和教师交流,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学习空间,能让学生增强自信心,以形成心理完善的自我。教师还要善于组织课堂教学,把一堂课的学习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绝大部分学生有表现欲望,还能让学习过程中的动脑、动手、动口等活动交替进行。置身于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一般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
(二)注重创设合理的课堂设问
课堂设问不能也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同样的设问,因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效果可能完全两样,设问要因人、因时而异,要灵活运用“思维导向”策略,设置合理的课堂设问,优化课堂设问,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要依據教材的内容特点,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精心设计问题情景,从而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设问若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会大增,学习将会变被动为主动。
(三)注重建立互动型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只要建立平等、协作、和谐的情感氛围,学生就会将知识的渴求和探索融于简朴、真实的教学情境之中,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丰富的客观事物为载体,切身体验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教师对课堂提问的功能认识不够,问题设计不科学,提问技巧不高超,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提问的功能、把握提问的原则,掌握数学课堂提问的几种方法,最大化地提高提问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尤其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从如何提升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入手,在提高课堂设问有效性的方法策略和如何激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粗浅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参考文献
[1]高艳文.浅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中国人,2017,0(4Z).
[2]王中仙.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与思考[J].教育观察,2015,0(18):108.
[3]孙先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开放题教学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5,0(2Z).
[4]高晓峰.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探究[J].科学中国人,2017,0(4X).
[5]巫光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学习月刊,2015,0(1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50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