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语文生本课堂构建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暴露出很多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学习自由性不明显,学生学什么、怎么学都是由教师决定的;课堂教学比较死板,教师为了更好地开展教学,不得不让学生非常投入地听教师讲课,这对拓展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阻碍性;由于学生学习的内容受到很大的限制,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开展任何创新性的研究。因此,教师应采用“生本教育”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一、兴趣激发
   教师应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主动教学”转变为“兴趣激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上。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一个即将学习的内容,如果学生对这些内容有较强学习兴趣的话,会更加愿意学习。这时教师只要稍微点拨一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就会更主动。因此,教师可以从兴趣激发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好奇”“有趣”的心理,随后教师只需要给学生制订对应的学习计划,就可以让学生自主展开学习活动。
   比如在讲授《劝学》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长期以来,学习是一个人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但由于学习这项工作比较艰苦,因此,很多同学都不喜欢学习。这时很多周边的人都会采用各种方式来劝导大家。也许我们都熟悉劝导我们学习的方式,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以前的人是如何劝导学生学习的?”学生听到教师的这句话后就会感到十分有趣、好奇,这时教师继续说道:“那你们的父母都是如何劝导你们好好学习的?”学生纷纷表示自己父母劝导自己时喜欢“长篇大论”,教师继续说道:“与现代人相比,过去的人劝导学生学习更加注重‘长篇大论’,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一个‘长篇大论’的典型案例。下面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并尝试比较古人与现代人在‘劝学’方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教师从一个“古代人劝学方式”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开展教学,让学生瞬间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
   二、师生互动
   教师在课堂上应多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动,努力让所有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加入到教师的互动主题之中,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实践的能力。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动力不强,其主要原因是教师上课过于强调“自我”,且对学生的表现十分苛刻。一方面,教师要求学生不得开展任何与课堂无关的活动,比如说话、交流和实践;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形式比较简单,一般以提问式互动和话题互动为主。
   比如在讲授课文《沁园春·雪》时,教师分别从两个角度引导学生展开互动。情境一:在上课前,教师创设了“冰天雪地”的东北风光,并与学生展开互动。教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不同位置的气候给人们带来的感受不一样,大家对北国的冬天有什么感受?”学生A:“到处白茫茫的一片,让人心旷神怡。”学生B:“下雪的时候是最安静的时候,可以让人们联想到很多东西。”情境二:当教师讲完课文后,教师再次组织学生展开互动。教师:“这首诗大家学完后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学生纷纷就这一问题又展开探讨,有的学生说:“‘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这句话就是我们现在真实的写照。”有的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是我们所向往的未来。”学生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深入的交流。
  三、趣味活动
   对于很多高中生来说,对课堂上的趣味性活动参与欲望是很强的。一方面,很多学生希望通过实践活动表现自己;另一方面,课堂活动本身具有很强的趣味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开展学习活动。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在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不同特点的同时,给学生设计一些不同形式的趣味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从而将原本枯燥死板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比如在讲授《我的四季》时,教师可以带学生玩这样一个游戏:“这篇课文有很多生字,请大家先自由分组,然后尝试记忆这些生字。一会我们开展‘汉字听写大赛’,由我做评委,每个组同学依次上台开展对决,写错字的学生直接下台,由小组的另外同学上台继续答题。最后哪個小组剩的同学最多,哪个小组就获得最后的胜利。”通过这种方式开展游戏,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在反复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对课文生词的把握度,也能调动全体同学的竞争意识,因此是很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生本教育课堂创建的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将学习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这一点是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存在的最大区别。开展生本教育,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思路开展学习,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反复的学习过程中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当各种学习活动都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反复体验和实践后才能掌握时,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势必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为此教师应尝试从兴趣激发、师生互动、趣味活动等角度开展教学,更好地促进生本教育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开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证大中学(2261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288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