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源思流远 固本求木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北京八中面对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一直坚持本真致美地做教育,围绕教书育人进行学校各方面创新改革。“三线两全”治理结构创新,“分类分层”新课程体系建设,“注重体验”教育教学方式探索等一系列举措,致力于“着眼于未来,着力于素养”教育理念的落实,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质高效实施。
“三线两全”管理机制的创新
学校立足实际,结合学校发展策略,创新实践、认真设计,并逐步构建起“三线两全”的管理机制。
“三线”是指党组织的引领保障线,行政的统筹实现线,教代会的民主评议线。
党的引领保障线——骨干堡垒、模范带头、督促保障。充分發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支部建在年级和基层部门,结合日常事务开展工作。每月进行“我们做得怎么样,我们该怎样做”的思考活动。
行政的统筹实现线——计划布置、落实完成、管理评价。学校设置“六个中心、三个委员会”的扁平化管理构架,打通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的快速通道,追求科学管理、高效生成、优质发展的目标。
教代会的民主评议线——信息反馈、参议审核、完善评价。年级和基层实体工作部门设工会小组长,开展工作评议,讨论学校重大事项,记录上报教职工的日常需求,组织教职工活动。
“两全”是指“全过程和全方位管理评价”。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工作从计划、实施到总结、评价,都努力实现全过程关注与落实,对各相关要素进行科学评价和积极促进,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一是部署督促,执行落实。无论是学校决策层、执行层,还是引领保障层,每个环节都重视效率规范,时时、事事有计划、布置、执行、总结、评价,做到日清、周结、月促。
二是建章立制,制约平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通过工会系统反馈评议,真正实现制度的落实和制衡,确保不出现大的偏差。
三是对照结果,依规奖惩。依据过程记录,严格量化考核和奖惩,注重过程,保证效果,强化教职工主人翁意识,保证群治公正。
“三位一体”课程类别的建构
北京八中落实国家新课程改革理念,结合学校实际,建设起包括“德行类课程”“学术类课程”“综合类课程”三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的课程序列,初步形成北京八中“发展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1.“德行类”课程序列化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除按国家规定开好思想政治课程外,将学校各类德育实践、德育活动梳理综合,使它课程化、规范化实施。形成了包括德育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校内学科导师及校外导师在内的全员德育队伍,建立起与思想品德课程相呼应的“学校特色德育课程”“生涯规划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志愿服务”等德行类课程序列。学校特色德育课程包括“三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三仪式(中学时代第一次铃声仪式、18岁成人仪式、中学时代最后一次铃声仪式)”、新年“致美音乐会”和暑假“仲夏音乐会”等;生涯规划课程进入课表,聘请专业心理导师与学校心理教师进行授课;社会实践课程与研学游学综合学习紧密结合,形成“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红色传统”“社会热点”等模块,在不同年级结合学业、心理、志趣等内容实施;志愿服务课程分类分级分等,由学生必修、选修和自修构成。
2.“学术类”课程层次化
学术类课程是学生学习的核心内容,也有人称之为“学科类”课程,一般指通过考试可对其学习程度进行数量化评定的学科,如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学术类课程实施的最有效策略是分层。北京八中综合学生基础、学生志趣、学科特点等因素,采取综合分层与单项分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层教学。
综合分层。北京八中根据学生入学学业发展情况,将学生分为普通班、理科实验班、科技实验班、素质直升班四个层次,组成四种类型行政班。综合分层,保证了各学科行政班课程实施的基准要求。
单项分层。根据学生各学科学业发展水平的差异,将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根据学生考试情况进行分层,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后根据成绩进行初步分层,各学科分为A、B两层。A层是领域基础课程,为毕业准备;B层是领域研究课程,为学生升学选考准备。
3.“综合类”课程项目化
随着社会和教育形势的发展,跨越多个学科的综合类课程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北京八中自2017年秋季开始,将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整合为技术,将音乐和美术整合为艺术,并将体育的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整合。三类课程都以具体项目为载体,实施项目式课程教学,旨在让学生开展以问题解决为基础的项目式学习,将科学知识学习与动手体验结合起来。
“五点突破”促成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
北京八中借鉴外地选课走班的经验,结合自主课程实验做法,新课程方案采取“考试科目重视基础、分步推进,非考试科目尊重个性、分类选择,学生管理‘行政班与教学班结合’”的设计原则。
1.“六选四”到“六选三”
为了给学生更多自我认知和尝试选择的机会,北京八中新课程方案创造性地设计了“两步走到位”的稳妥方案,即高一“六选四”,高二“六选三”方案。
高一学年,学生除学习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外,还要学习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必修内容,参加北京市统一组织的合格性考试,获得规定学分毕业。同时,每个学生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选考科目中,任选四个自己最可能选考的学科,每周增加一节课进行强化学习,学习内容和进度与必修内容和进度相适应,但难度、深度和宽度有所加强,为将来选考做准备。高一学年结束,完成必修内容学习并参加合格性考试后,学生从四个学科中再选择三个学科。
2.“个性课程”寻求课堂教学突围
北京八中从高一开始,每周增加1节语文课、1节数学课,设立“个性课程”,作为学科教师的“自留地”,供教师实验探究,以探索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数学教学的新路径、新策略。个性课程不进行传统内容和形式的教学,没有硬性课堂教学任务,教师根据新课程和新高考的要求,基于自身专业研究与特长,由教研组研究设定方向,提出要求,各任课教师自主备课、上课、评价,给任课教师以充分的学术自由,较好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3.从“班级授课”到“项目选择”
2017年秋季学期开始,北京八中在高中艺术、技术和体育课程中实施“项目式教学”。艺术课程整合美术和音乐课程,每学期开发10门左右艺术项目课程,供学生选择修习。学校整体设计课程实施方案,教研组和任课教师共同编制教學方案用以实施教学。技术课程类整合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以“技术设计”为主题,以技能掌握为途径,体验艺术表现、文化内涵、科学知识等在技术设计过程中的作用,促使学生在体验“将创意变成作品”的过程中学会技术设计,提升“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的技术核心素养。体育类课程根据每位教师专业特长、学校场地及学生需求,每学期开发与建设20门左右体育项目课程,供学生选择修习。
4.从“教导团队”到“广泛导师制”
教导团队制。教导团队建立在行政班和教学班两种管理体制下,设首席导师和导师,行政班班主任为教导团队首席导师,负责组织协调,行政班语文、数学、外语任课教师为团队导师,归首席导师负责;固定教学班和混合教学班建立教导团队,确立首席导师和导师。制定教导团队“导师职责”“团队协作制度”等工作制度。
广泛导师制。“广泛导师制”旨在突破学校教育的天花板和围墙,充分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学校教育资源供给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学校聘请知名校友、社会贤达、大学教授、学生家长作为学生的导师,进行单项指导和综合引领。
5.从“课堂评价”到“360分综合素质评价”
课堂管理评价。新课程综合素质评价改变了过去单纯重分数、重测试、重结果评价的弊端,重视多元评价、过程性评价、质性评价,要求将课堂出勤和表现作为评价的内容,以记录学习过程。北京八中开发使用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三项内容的“课堂管理评价软件”,与电子班牌结合使用,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实时评价,极大地提升了课堂管理的实效性。
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北京八中探索新形势下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和评价的新途径,研制“北京八中学生360分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规律与实施策略。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评价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人文素养评价,包含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的评价,占150分。第二部分为学科素养评价,包含学生智能素质、劳技素质等方面的评价,占150分。第三部分为发展素养评价,包含学生个性发展、合作发展及创新发展方面的评价,占60分。学生综合素质量化评分的最高分为360分,旨在促进学生全面且富有个性地发展。
高效的管理体制、科学的课程体系、智慧的教育教学策略,发展了素质教育传统,丰富了学校教育教学内涵。“本真致美”“守正创新”让北京八中在新时代又站在新的领跑位置,让八中师生呈现出特有的“志向高远”又“朴实踏实”的气质与风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5204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