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我们屯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九年级(下册·部编版)
第一单元:脚踏一方土
土地,代表着什么?是故乡,是归宿,是耕耘,是收获,还是贫困、无助……脚踏一方土,让真情实感“开枝散叶”。下笔写作此题可有三个角度:土地的昨天、土地的今天和土地的明天。一、了解土地的昨天,搜集相关的历史故事。比如,土地与人始终有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一切文明便诞生于此,尼罗河两岸的古埃及文明,恒河平原的古印度文明……一个个璀璨而辉煌的文明在土地上成长。二、土地的今天。科技与文明发展的同时,地球向无知的人发出了警告:沙漠化和地表水土流失正威胁着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土地。据统计,全世界有15亿公顷的牧场和耕地已变成了沙漠,有35亿公顷的土地正面临着沙漠化的危机。三、土地的明天。树立科學发展观,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让土地也能休养生息,可持续地哺育人类,呼吁人们珍惜土地、保护土地、热爱土地、开发土地……
“我的故乡并不美,低矮的草房苦涩的井水,一条时常干涸的小河,依恋在小村周围……”以前听《我热恋的故乡》这首歌,不觉得怎样,直到今天我才理解歌词中蕴含的恋乡之情,而且我还有点慌:我们屯儿要没了。
因为村屯改造,我们屯儿整体动迁,所有住户将在半个月内彻底搬离这个地方。虽然新建的住宅小区距离这儿不远,但与生我养我的村庄告别,仍旧动用了我所有的力气。妈妈也是,故里难舍,心有千千结。
新的小区还没有建设好,地上满是碎石子,踩上去特别不舒服,我和妈妈心中怀念的还是乡间小路的松软。抬眼望去,刚刚装修好的房间,是崭新的,一尘不染的,也是极陌生的。
再回我们的屯儿看看,哪儿都亲切。走过一个个熟悉的老地方,我和妈妈心中的不舍便加重了。大部分人已经喜迁新居,各家的旧宅也随之被拆掉了。可我依然能清楚地说出哪块空地上建过谁的房子,哪间空房子是谁的家,哦,应该是谁住过的房子。没有了人,房子还是有温度的家吗?装满记忆的老房子就要消失,再也没有机会回到从前了。一砖一瓦搭建出的家,藏着几辈人生活的点点滴滴。有些人来过这里,又走了;有些事发生在这里,快忘了。
左邻右舍的老房子已被“格式化”。门口的池塘成了垃圾回收站,屋檐下的燕窝也等不到“故人”了。房前屋后的李子树,满枝的花蕾含苞待放,花开时节满院芬芳,年年岁岁花相似。可惜,今年等不到花开花落李子满枝了,因为这个小院即将被夷为平地。
而我心疼的,又岂止是满树又甜又脆的李子?村中那条小河,村姑曾在河边青石上洗衣,我也曾在河中洗土豆。我把刚出土的土豆装在土篮里,然后光着脚丫踹两下,薄薄的土豆皮就脱得干干净净。最美的回忆是跟小伙伴们下河捞鱼,每次去,家里的晚餐就会有一道红烧鱼,香气满屋满口满心……
生在这个屯儿,长在这个屯儿,从这个屯儿走出去。每次回到这里,一花一草都那么亲切,总会不经意地撩起我心中一串串美好的回忆。唉,现在,要生生地“删除”它,心好痛好痛……
狐死首丘,没有了我们屯儿,落叶归根,我要飘向何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唯有故乡的土地,人走得越远越魂牵梦萦。这篇文章抒写了村屯改造过程中,作者告别故乡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新建的小区与老屯儿对比,一个陌生一个熟悉。熟悉的老屋、燕窝、李子树、小河,这些都是作者乡愁的鲜活元素,因而在描写之中饱含着浓浓的依恋之情。文中引用诗句增添文采,狐死首丘的典故丰富了意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349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