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这是一则来自“玉兔二号”的播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大家好,我是你们关注已久的那只小兔子——“玉兔二号”巡视器。我知道因为我和“嫦娥四号”着陆器开创先河地跑到了月球背面,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大家牵挂。在顺利出发、按时抵达、成功着陆之后,我们又做了不少事情。下面,就由我作为代表给你们播报一下,这段时间我们在月球上又干了点啥。
  努力工作的第一个月昼
  虽然我们“跋山涉水”飞了好久,才在月球背面的南极一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落了脚,但想到人们对我们的期待,我们可是一点都没闲着,在落月的第一个月昼就做了不少工作。比如,我和“嫦娥四号”着陆器成功打开了携带的设备,让各种科学探测任务都顺利开展起来;我们不仅完成了互拍,还对周围的月形月貌进行了环拍,在“鹊桥”的帮助下,科研人员已经根据我们传回的数据制作出了环拍影像图。据说,这张图对科研人员分析我们周围的月形月貌会有不小的帮助。对了,告诉你们,到这里的第一个月昼,我就为了工作走了40多米,千万别小看这个距离,要知道我的前辈“玉兔”号月球车一共才走了114.8米。怎么样,这么一比,是不是觉得我很敬业很厉害?
  睡觉也没闲着
  什么,你们说我不敬业,在中午偷偷睡觉?咳咳,你们知道的还真多。我确实睡午觉了,但这可不代表我偷懒。你们是不知道,这里没有大气层隔热,正午时的温度都达到三位数了,我的降温能力有限,在这样的环境下小憩一会儿是最好的选择。什么,你们说除了中午,晚上我和“嫦娥四号”还睡了一大觉。我觉得这很正常呀,月球和地球一样,也会进行自转运动,所以我们在月球上也会迎来没有太阳的黑夜。我们在夜里不工作倒不是因为夜晚黑,主要是没有太阳能,总不能让我们饿着肚子干活吧。再说, “嫦娥四号”探测器有效载荷分系统总设计师薛长斌都说了,暂时的休息是为了让我们更有效地工作,我们在月球上的目标就是要长期生存,用更长的时间做更多探测工作。在这NASA用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拍到了“嫦娥四号”样的情况下,通过适当的休息达到劳逸结合,让各种设备保持在一个最佳状态,本身就是一个很合理的选择。话说回来,夜里我们也没一直睡觉呀,我的伙伴“嫦娥四号”着陆器就当起了夜间天气“预报员”,利用月夜温度采集器成功获取了关于月夜月壤温度的第一手资料。我再补充一点,这月背的夜晚是真冷呀,夜间最低气温都达到-190℃了,要不是有“暖宝宝”(同位素热源)在,我们可能都要冻成“冰棍”了。
  说到睡觉,还有很多人对我的睡姿津津乐道。我承认我的睡姿确实比较独特,我找了一个“向阳坡”,头朝南稍稍偏东一点,还稍微抬了一点角度。不过,我这么睡觉并不是想“摆pose”,而是为了早早起床工作。说到这,还可以顺便回答大家关心的一个问题——我如何起床。答案是,靠阳光。当阳光照到我身上的时候,我自会从梦中醒来。所以,阳光就是叫我起床的“闹钟”,而我保持这个姿势睡觉就是为了接收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早点起床工作。怎么样,这回知道我有多敬业了吧。
  NASA发现了我们
  给大家插播一条小新闻,就在2019年1月30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用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拍摄到了我们,随着照片的发布,我们来到月球背面的事情再一次得到了证实。本来我一直担心这张照片没有把我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后来听说这个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是在距离我们的着陆点330多千米的地方拍摄的,相片中的“嫦娥四号”着陆器也只有大约2个像素那么大,想一想自己的体形,我觉得自己真是想多了。
  在度过寒冷而又漫长的夜晚之后,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天。这次我的前进方向是以相对平缓一些的西北方为主,在行走的同时,利用随身携带的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等设备继续探索月背的秘密。在我大踏步前进的时候,我的伙伴“嫦娥四号”着陆器根据中美两国的合作协议,和美国月球勘测轨道器在1月31日进行了一次重要会见,这个轨道器在我同伴的头顶上进行了高清拍摄,听说,这次我也上相了,但是依然找不到我!
  看看石头和车辙
  我还对月背上的石头和车辙做了些研究。研究石头主要是想探究一下它是月球上的“土著居民”还是“天外来客”、它的来源、它的形成过程等问题。不要以为这个工作很简单,我可是费了不少力气,经过反复的调整和移动才拍到满意的石块图片。另外,研究車辙主要是为了分析月尘,希望通过它们探测出一些关于月球成长的秘密。
  以上就是我们目前的发现,不知道大家看了是否满意。未来,我和我的同伴会继续努力,争取发现更多的月球秘密,大家就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 (责任编辑:司明婧 责任校对:曹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578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