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实施精准教学 落实单元目标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要充分发挥古诗在单元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可立足单元目标,深入分析教材,巧妙组合教学内容,精心选择古诗意象,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引导他们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展开学习,让古诗教学既能观照单元整体目标,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古诗教学;单元目标;意象
  古诗文体特殊,教师往往容易忽略其在落实单元目标时固有的价值。为了充分发挥古诗在单元教学中的作用,笔者在执教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时,尝试组合其中的《望天门山》《望洞庭》这两首诗,通过找准教学起始点,引导学生学习围绕关键词展开描写的方法,深刻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一、显山露水:找准教学起始点
  《望天门山》由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全诗通过描述天门山的景象,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经过洞庭湖时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分析以上两首诗,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相似之处(图1)。
  这些相似之处成为这两首古诗的教学基本要素。为此,教师设计预习作业单,让学生提前找一找两首诗的相似点。根据学生预习单的反馈(图2),学生对这两首诗的相似点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发现两首诗的作者同是唐朝诗人的人数最多,发现都是七言绝句和题目中有“望”的次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发现两首诗都是写景诗以及景物中有山有水的人数相对较少也是正常的。因为第2、3、4三个要素在文本中是显性的,只要反复诵读、仔细观察就可发现。但是第1、5两个要素考验的是学生多角度的思维能力。如果对诗意不理解,就很难概括出两首诗都是写景诗。景物中有山有水这一特点更是隐性的,不仅要理解诗意,而且还涉及意象的把握,如果缺乏这方面的意识,找相似根本无从谈起。
  鉴于学生赏析古诗词时认知上的难点,结合单元“祖国山河”的主题,教学时教师将“找出诗中的山与水”作为教学的起始点,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契合单元的人文主题,为落实单元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依山傍水:找准教学侧重点
  山水诗中的山与水就是古诗中的意象。意象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只有准确把握诗中的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意,感悟诗情。
  《望天门山》《望洞庭》这两首诗中既有山又有水,依山傍水,山水相依。《望天门山》中“天门、楚江、碧水、两岸青山”指的是天门山和楚江。《望洞庭》中“湖光、潭面、洞庭、山水、白银盘、青螺”指的是洞庭湖和君山。每一句都显性或隐性地藏着山与水。教学时,教师可以发挥发现“有山有水”特点的这12名学生的作用,通过生教生、生促生,引导全班学生逐一找寻诗句中的山和水。这个过程不仅清晰了诗中的山水意象,而且还有效疏通了诗意。两首诗虽然都是山水诗,但是对于景物的描写,侧重点还是不同的。李白的《望天门山》侧重写山的壮观,而刘禹锡的《望洞庭》则侧重写水的秀美。“壮观”“秀美”分别是两首诗的侧重点,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单元目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引导学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学习诗人描写的方法。
  在找准了“依山傍水”的侧重点之后,对诗中所呈现出来的其他景物,教师可以进行弱化处理,如《望天门山》中的“孤帆、红日”,《望洞庭》中的“秋月”,等等。理由有三:一是时间问题。一堂课学习两首诗,量已经很足了,与其面面俱到,不如突出重点,聚焦核心目标,一课一得。二是从学生认知能力考虑。本课教学时采用了比较学习策略,这种方式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相对抽象、理性,难度比较大,只有聚焦重点,化繁为简,才能化难为易。三是源于古诗词本身的特点。既然两首诗都是山水诗,就不必“顾左右而言他”了,将学习内容重点聚焦在山水意象,有效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更能服务于单元目标的落实。
  三、观山亲水:找准教学共情点
  李白的《望天门山》大气磅礴,善用想象,一连串的动词让山和水有了生命,有了气势;刘禹锡的《望洞庭》则用化大为小的神奇比喻,勾勒出八百里洞庭宁静秀美的风姿。两首诗紧扣山和水,采用了不同的描写方法。那在古诗组读教学中,该如何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呢?
  第一步,整体感知,提拎山水特点。
  教学时,教师用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一是“读了这两首诗以后,它们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感受”,二是“同样是写山写水,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不同的感受呢”。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学生认为天门山壮观、雄奇,洞庭湖宁静、秀美。有了学生的充分感知,教师即可围绕“壮观”“秀美”两个关键词展开教学流程。
  第二步,立足语用,还原诗歌意境。
  在学习第一首诗时,教师让学生立足动词,感受“壮观”。首先,围绕“断、回”展开教学,引导学生从分析字理入手,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想象说话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长江水就像刀斧一样,把天门山从中间硬生生地给劈开了,江水拍打着悬崖峭壁,激起千层浪,还发出阵阵轰鸣声的壮观景象。两句诗相辅相成,第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第二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接着,教师紧扣一个“出”字,通过播放视频,再现小舟顺流而下的情景,让学生说说感受。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小船顺流而下,两岸的青山似乎迎面扑来的感觉,明白诗人采用擬人的修辞手法,把原本静立不动的山给写活了,山的壮观气势自然产生了。
  在学习第二首诗时,首先,请学生紧扣诗句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山水画。重点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不按常理写景,要把此时的洞庭湖比喻成未打磨过的镜子?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发现,此时已是夜晚,天色暗了,月光洒在湖面上,湖面朦朦胧胧、模模糊糊的,让人看不清,这种感觉就像是“镜未磨”。如此贴切的比喻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秀美意境,更是成为学生习作时精准表达的典范。其次,让学生找一找诗中其他的比喻句。为了帮助学生体会文字背后诗人的情感,教师适时补充:洞庭湖的面积约为2579.2平方千米,号称“八百里洞庭”,约等于130个西湖这么大。君山面积约为0.96平方千米,而普通教室才60平方米,可见它有多大。这么大的湖,这么大的山,为什么在诗人的笔下却被比喻成两件精美的工艺品呢?陌生的意象和熟悉的事物一经勾连,强烈的认知反差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样比喻的原委。在联系了诗人的创作背景以后,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正是因为诗人有宽广的胸襟,采用了“化大为小”的神奇的比喻,所以才会带给人们如此宁静、秀美的感受。至此,关键词的全面解读水到渠成,教学显示出了无限的张力。
  第三步,情感升华,回归情景交融。
  两首诗虽然都有山有水,但是诗人分别抓住“壮观”和“秀美”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特点。诗仙李白运用一系列的动词,让他笔下的山高大巍峨,水气势磅礴。诗豪刘禹锡有豁达的气度、开阔的胸襟,通过神奇的比喻让八百里洞庭在他的眼里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明确“壮观”“秀美”这两个关键词,不仅写出了山与水的特点,同时还蕴含着诗人深厚的情感。他们真正感受到了词语背后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怀。
  品读、赏析是古诗教学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巧妙组合两首古诗,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立足单元目标,精心选择意象,通过山水共情,让古诗教学既能观照单元整体目标,又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浙江省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   310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58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