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语文教师如何在引议联结型作文教学中指导“议”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在新高考制度下,教师十分看重高中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议论能力,将“议”看成是任务型作文教学的关键与中心。教师可以从明辨是非对错,确定“议”的角度;分析问题影响,深化“议”的程度;追根究底,展示学生理性思维这三个角度引导高中生完善自己的议论文写作水平。
  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使得高中语文教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越来越看重学生自己的思想与学习效果,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语文思维与人生观点。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语文的落脚点是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顺应“以学生为本”的改革要求,将命题作文转化为任务型作文,鼓励学生从阅读材料分析写作角度,确定作文立意,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社会经验阐述客观事实,展示思维能力,所以,形成了引议联结型作文教学法。在任务型作文教学中,引、议、联、结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也是独立存在的写作任务,需要高中生逐步攻克。值得一提的是,引议联结型作文教学法下的“议”更加看重的是学生就事论事和从现象挖掘本质的议论能力,对学生的理性思维要求较高,所以需要教师重点指导。
  一、明辨是非对错,确定“议”的角度
  在任务型作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出示作文写作背景,引导学生分析作文材料中所记录的社会问题,使其明辨是非对错,确定“议”的重点与角度。但是,如果高中生所持立场不同,那么他们分析问题的结论也就不同,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认真思考,尝试换位思考,从开放性作文材料中确定自己的议论方向。
  如在“1元钱背后的‘真相’”这篇新材料作文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全面探讨陈小姐、司机、其他乘客与警察的所作所为。在分析陈小姐的行为做法时,有的学生认为,陈小姐过于自私,只考虑自己与宝宝的利益,违反了交通规则,却吝啬一块钱,还影响了其他乘客的正常出行;但是,有的学生则认为陈小姐的做法虽然过于自我,但是却反映了人性需求,即凡事总有例外,不应该完全按照规则要求每一个人。每个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理由,且能在材料中找出有力论据。所以,笔者便鼓励本班学生从陈小姐的角度确定自己的议论角度,即保护自己与宝宝的合法利益是必要的,但是应该考虑其他乘客的合法权益,遵守公共交通秩序。然后,高中生可沿着这种议论思维分析司机、其他乘客与警察的行为问题。
  二、分析问题影响,深化“议”的程度
  待确定了议论方向之后,高中生便需深究出题者的意图与本质目的,学会从现象挖掘问题本质,分析问题现象的具体影响,深化议论深度与广度,大胆想象,以危害或利益拓展任务型作文的研究深度,突出作文写作意图与文本主旨,让学生作文看起来有一定的思维深度,给阅卷老师带来一个好印象。
  如在“打破‘有偿替课’利益链需要多方努力”作文写作中,笔者展示了高校学生花钱雇人替自己上课这一现象所带来的具体影响,鼓励本班学生从各个角度分析事件危害。有的学生认为,“有偿替课”会让高校学生放纵自我,十分懒散,违反学校纪律;有的学生指出,选择“有偿替课”的学生会自食恶果,因为虽然旁人替课可以避免自己被扣学分,却并不会帮助学生习得专业知识与技能,所以,他们在考试以及未来的工作中会自己承受不良后果;有的学生则认为,“有偿替课”会让高校教师失去教育自信与职业信仰,因为“有偿替课”这种行为会大大打击教师的教学激情,让老师也变得应付差事,所以,对我国高校教学的整体发展不利,等等。
  三、追根究底,展示学生理性思维
  追根究底是要求高中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角度展开全面分析,充分展示自己的理性思维与生活阅历,使整篇作文充满个人特色。许多高中生所写的作文得分只能徘徊在及格线的直接原因是他们所写的作文内容不深入、不透彻,虽然紧扣作文材料,但是过于肤浅,没有体现学生自己对某个问题的判断。对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追根究底地分析作文材料,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就如在“1元钱背后的‘真相’”的作文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从“1元钱背后的‘真相’”是什么、为什么会因为一元钱出现这个新闻、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同样的情况三个角度刨根问底,分析产生这一社会现象的根源。大多数学生认为,司机的不变通、陈小姐的自私、其他乘客的冷漠都是促使“1元钱背后的‘真相’”这个新闻出现的根源,需要我們从灵活处理社会规则、自主承担公民责任与义务等方面优化国民素质,杜绝同类现象的再次出现。
  总而言之,任务驱动型作文是近两年高考语文在作文教学改革中所做出的变革,综合考查了高中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体现的是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思维方式,有利于使高中生形成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语言能力。但是,要想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师必须教给高中生“议”的方法与重点,鼓励高中生以“议”展示自己的人生智慧与观点,优化学生作文内容,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田家炳实验中学(51700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9/view-14877805.htm